企鵝帝國“屹立多年的秘訣在哪里?近日出席眾安保險啟動儀式的馬化騰無疑透漏了玄機:危機意識。不過馬化騰僅僅表露了其危機意識的”2怕,其實騰訊之所以屹立不倒,馬化騰有5怕。

怕不知道年輕人喜歡什么
對于馬化騰來說,用戶無疑是最重要的,馬化騰第一怕當然跟用戶息息相關。
馬化騰近日出席眾安保險啟動儀式時表示:“年輕人在互聯網上喜歡的東西我越來越看不懂,這是我最大的擔憂。美國閱后即焚Snapchat非常火,我們自己用起來覺得沒什么意思,但發現12-18歲的女生特別喜歡玩。”
“在這個行業里久了后,不接地氣了,不知道現在年輕人喜歡什么,這是我覺得最可怕的。每天早上醒來最大的擔心是,不理解以后互聯網主流用戶使用習慣是什么。”
馬化騰認為,不管是QQ也好,微信也好,沒人保證一個服務是永久不變的,他以Facebook舉例說,人性就是喜歡更新,即使你什么錯都沒有,但就錯在你太老了,一定得換了。“你用常理很難和他解釋,不是人越多越好嗎?但年輕人就是要個性。這種思想,和常理的商業想法不一樣,這可能就是以后年輕人的思維。”
怕團隊內部有惰性
也是在眾安保險啟動儀式上,在討論“競爭”話題時馬化騰表露其第二怕來自團隊。以下是馬化騰現場討論的節選。
馬云講的非常好,我很認同,其實在互聯網行業十幾年,競爭無處不在,都是家常便飯,所以我們也是抱著一種平常心態看這個問題,之前也溝通過,其實我們最怕的是團隊內部有惰性,包括微信本身也是我們內部競爭的一個結果,它并沒有誕生在原來的QQ團隊里面。
當時QQ用戶已經很大了,直到今天日活躍用戶還是很多,但是它有危機,可你不知道從哪里來,你不是跟別人競爭,你就是跟自己競爭。所以我們要找到差異化,找到學習前進的動力,所以我們一直抱著平常心來看待競爭,我覺得是好事情,的確可以促進用戶體驗,整個行業的進步。否則你在一個市場太舒服了,一定會失敗的,所以我們歡迎競爭,而且一定是大家找到各自不同的位置,當年在QQ和旺旺競爭的時候,最后大家也找到競爭的位置。

怕被人說壟斷
了解用戶、團隊ok,馬化騰還怕什么?在著名的“3Q大戰”時馬化騰接受媒體采訪被媒體戳著第三怕:被說壟斷。下面是采訪節選:
媒體:你怕不怕別人說騰訊壟斷?
馬化騰:也怕。但騰訊要證明自己不是壟斷,騰訊在很多領域并不是最大的,例如搜索、電子商務,在IM上只是份額大而已。但是市場份額大并不代表壟斷,壟斷是你不給用戶其他的選擇,但是現在用戶有的選擇。
誰會用傷害用戶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壟斷?難道我自己的用戶我不心疼,360倒比我還心疼?這是有原因的嘛,而且這個原因就是旁邊那個人(注:指360)造成的。
媒體:騰訊的形象給人感覺就是很強大,很壟斷。
馬化騰:唉,競爭對手當然希望的就是競爭,不希望你強大。你做的任何事都會被放大。競爭對手主要講的就是騰訊不能什么都做對吧?但市場上有那么多家都在做的產品,我們有的時候是市場上第六家做的廠商,為什么別人都能做,就騰訊不能做?也不公平。
怕接受采訪
作為科技界的名人,利用自身的光環宣傳企業和產品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馬化騰很少這么做,這其實涉及馬化騰的第四怕:接受采訪。
即便是在坐擁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的今天,面對相機焦距鎖定時,馬化騰依然有些本能的“鏡頭恐懼感”,手指緊緊貼住褲子口袋,神情略為緊張地盯著鏡頭。也許是因為他直面媒體的機會不多,缺乏經驗,而網友們對于他“宅男”的印象,便來源于媒體上那些略顯拘謹的相片。
幾乎所有采訪過馬化騰的記者都會感嘆其不善言辭,難以挖出語驚四座的“妙論”,有時甚至直率得令人“可氣”。
騰訊市場部的職員曾經想將自己的老板包裝成興趣愛好廣泛,有著文人雅氣的成功人士,以貼近QQ人群心目中的經典英雄形象。但當記者問及平時愛好時,馬化騰總是簡單地回答“上網”。在記者的再三逼問之下,他便又說出一個最普通不過的愛好:“K歌吧!”而對于時下企業老板和文人雅士們最為流行的“看書”說法,他不但沒有附和,而且給予了否定。“我基本沒有時間閱讀,如果閱讀信息也是從網上。”
但一旦離開鏡頭,他便漸漸放松地侃侃而談,話語犀利、精確而到位,而且不時蹦出很多新想法。神情從一開頭的冷峻繼而變得有些眉飛色舞,而說到興奮之時,他甚至出人意料地“啪”地一拍大腿:“哎呀,那次真的是好險啊!”那神情就像一個經常發現好東西,并樂意向周圍的人起勁推銷的大男孩。

怕輸
相比以上四怕,第五怕“怕輸”多少有點強加于馬化騰的意味。
媒體曾于12年8月刊登過一封YY創始人兼CEO李學凌對馬化騰的一封信,李學凌直言騰訊“怕輸”,以下是節選:
今天,大家都有“恐騰癥”。騰訊帝國是這樣的,最核心的是IM即時通訊系統,周圍有很多附屬國。空間跟51打,安全跟360打,下載跟迅雷打,但是所有人跟騰訊的作戰都從來沒有打到過騰訊的主場,都是跟騰訊的附屬國在打。這樣就算贏了也沒用,就算贏了,你也不可能動搖整個騰訊帝國。我希望,我們能夠最終成為馬化騰會看重的競爭對手。
其實騰訊骨子里是有怕輸情結的。騰訊每看到一個競爭對手,都會覺得這個人是要來顛覆我的,然后無論大小,就會傾力出戰。博客要傾力出戰、微信也要傾力出戰、微博也要傾力、拍拍也要打、搜索也要打……基本上,互聯網沒有騰訊不打的方向。這是不自信的表現。看一個人是不是真的自信,要看他不為的東西是什么,不要看他有為的東西是什么。他做的事情往往并不代表什么,他不做的事情才代表了他的思想。
雖然馬化騰最終沒有言語上回應李學凌的挑釁,但李學凌無疑點出了馬化騰危機意識的行動,這才是最關鍵的,如果沒有把危機意識轉化的行動,再強烈的危機意識,也將是空想,自然也不可能造就長盛不衰的“企業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