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言說,有人只看《新聞聯播》一檔節目,就能發家致富。雖然傳言不能當真,但也可見政策對產業影響之大。從今天開始,創頭條小編定期為廣大小伙伴梳理全國各地重要的雙創政策,讓創頭條的小伙伴們不再錯過適合自己的利好政策。下面是近一周左右的最新雙創政策:
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騙補”問題嚴重,但國家并不會因噎費食,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推動持續繼續。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7日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促進電動汽車發展,2020年充電設施將可滿足全國超過50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
小編表示,500萬輛,這個數字可真不小。500萬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分布在一線城市。小編還得知,從2018年起,北京小客車指標將繼續減少5萬,每年變為10萬個指標。這種縮水狀態將持續到2020年,本市小客車總量控制在630萬輛以內。同時,控制小客車使用強度已經進入立法程序。
這種情況下,小客車中簽率恐怕更難,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持續看好。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其中指出,允許科研人員和教師依法依規適度兼職兼薪,包括允許科研人員從事兼職工作獲得合法收入和允許高校教師從事多點教學獲得合法收入。
意見明確,科研人員在履行好崗位職責、完成本職工作的前提下,經所在單位同意,可以到企業和其他科研機構、高校、社會組織等兼職并取得合法報酬。鼓勵科研人員公益性兼職,積極參與決策咨詢、扶貧濟困、科學普及、法律援助和學術組織等活動。
小編表示,雖然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兼職是大家都默認的事,但這次國家公開允許這一點,還是很讓人驚訝的。看來為了雙創,國家準備充分利用起一切可用的智力資源了。
雙創進行一年多來,小編見過無數人看衰大學生創業,包括高校創業指導老師也是,而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確實相對更低,但國家在促進大學生創業力度上,卻是一直持續走高。
人社部、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的通知》,要求各地把有就業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把鼓勵創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方向。
?“通知”中表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創業培訓,落實好支持創業的便利化措施,拓寬多元化資金支持渠道,提供創業經營場所支持,加強創業公共服務,進一步擴大高校畢業生創業規模。
可以想像,下一步,全國各個高校將陸續普及創業教育,并且不是從大四開始的,而是從入學就開始了,“把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貫穿于整個人才培養體系”。平心而論,這實在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之前多少人曾經抱怨現在大學學習和社會脫節,現在國家終于行動了。
機關事關單位干部的做事風格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寧可不做,也不出錯”,這和單位性質有一定關系,但這種風格在雙創大刀闊斧的時代肯定不行,所以天津濱海新區近日正式出臺《濱海新區激勵干部改革開放創新勇于擔當容錯免責實施辦法(試行)》和《濱海新區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試行)》兩個文件。
文件表示“對探索先行先試改革創新舉措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或為搶抓重大發展機遇而作出臨時性決策推進工作,或因歷史原因、突發事件、特殊情況等不可抗力因素而采取應急性舉措,未造成重大損失和負面影響且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單位和個人,不作負面評價,在各類考核、評先評優、表彰獎勵、選拔任用時不受影響,不追究相關責任。”
國家的用意是好的,但任何政策自上而下徹底推動都不容易,尤其是這種沒有明確標準的政策,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目前眾創空間、孵化器遍地開花,有相當一部分就直說“是為了補貼”。他們這種行為顯然損害了真正的創業者的利益,而國家也不會坐視不管,近日,山東省財政廳發布消息,近日撥付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1.06億元,對2015-2016年認定的58家省級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創業示范園區給予獎補。與此同時,有1家省級創業園區被取消示范稱號,3家被責令整改,這意味著山東省省級創業園區“退出機制”啟動。
經過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相關部門對2015年認定的省級示范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新增創業實體數量、穩定就業人數等情況進行逐一核查。其中,使用省級獎補資金不規范的3家創業平臺,限期整改,暫緩撥付第二批獎補資金;對情節較重的1家創業園區,取消省級示范稱號,責令退回已撥付獎補資金。
近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建設楊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楊浦區區長謝堅鋼介紹了楊浦區全面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的整體目標、改革措施和重點項目,。
楊浦為全國首批17個區域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之一。國家提出,楊浦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有三階段目標:要力爭通過3-5年系統推進楊浦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并具體規定了2018年、2020年的實施目標。列明了具體任務和實施方式。
由此可見,國家推出聲勢如此浩大的雙創,絕不是拍腦袋的權宜之計,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長遠計劃,有人把本次雙創和上世紀80年代8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90年代“下海”經商的浪潮相提并論,如果這樣,那我們就像父輩那樣,趕緊抓住屬于自己的機遇吧。
誰失業了會主動想著動辦失業證明?恐怕很少。
以前,濟南市民如果要申請創業扶持資金,需要先做失業或者就業轉移登記之后,才能辦理創業扶持資金。但一般人創業之前都不知道還要做失業登記。去做失業登記的時候又說往年沒登記,要登記只能登記現在的。但是申請補貼的條款,必須創辦企業之前是失業的狀態。
這種規定,曾使不少小微企業得不到創業扶持資金。不光濟南,全國許多城市都是。
而近日政策變了,濟南人社局表示,現在“失業人員又再創業的,只要他能提供以前的解除勞動合同的證明就可以。”
除了“失業證明”,行政部門還有許多微小但頭痛的規定,比如某些機關單位要求,離職后不買房提取公積金,也需要“失業證滿一年”,沒有失業證,需要等一才才能提。國家對雙創提出了減精簡證照辦理手續的要求,真正關鍵的是要落在實處。?
目前山西經濟面臨多年少有的困難,早在今年7月時,山西省委書記駱惠寧就強調,山西經濟一定要轉型升級、浴火重生,而雙創就成了一條最優的路子。
近日山西日報刊登,截至目前,太原市共撥付各類雙創公共服務資金高達4.79億元。實施了“萬人培訓計劃”、政府搭建了公共服務“超市”,已經有百余機構入駐。
因為雙創而打官司也有綠色通道了。近日,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依法積極服務創新型城市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實施方案》,《方案》表示,秦皇島市法院系統將建立涉雙創案件綠色司法通道,并且組織法官深入重點創新性企業,開展“大走訪”活動,促進雙創工作順利開展。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文章,本文作者李翹,聯系郵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