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創投圈,似乎創業者與投資者的感受的熱度是完全不一樣的。資本寒冬來臨,許多投資界的大佬借機紛紛休假,創業圈卻熱度不減,創客們仍忙于傳遞BP、融資、路演、搞創業沙龍。
聯創永宣董事長艾迪在這個最冷的投資季,卻成為創投圈里的熱點人物——內蒙古衛視策劃的《創客中國》欄目,艾迪應邀出席每周的創業路演,并作為嘉賓對創業項目進行點評,這一欄目,在創新創業、供給側改革的大潮背景下,成為時下備受關注的財經欄目,艾迪也成為創業者眼中的明星。
8月中旬的一天,我們趕到前門東大街23號聯創永宣北京辦公室時,艾迪剛剛結束了與投資團隊的項目討論會。艾迪說,創投圈里的人,有人太敏感,是由于沒有經歷過風浪,聯創創立17年了,經歷了中國經濟的多次轉型,見過投資界的大風大浪,所以雖然去年以來經濟形勢有些變化,但仍不會影響聯創日常的工作步伐。
雖然許多見過艾迪的人都驚嘆她靚麗優雅的外形,艾迪骨子里卻是一個非常理性和堅強的企業領導人,她坦陳,今年以來聯創永宣的投資確實比去年少了許多,但聯創在優秀的項目上仍舊沒有缺席,有一些優秀項目,在聯創的支持下,推進了下一輪融資。有一些則進入了投行視野,成為潛在的并購標的。
創業1.0:脫胎于中國最早一批創投
“我們一直是一家創業公司。”艾迪這樣定位聯創。1999年,在國家計委、經貿委、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經濟基金委員會和上海市政府聯合發起設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即是聯創永宣的前身,上海聯創成為中國最早從事創業投資、體制創新型的專業管理公司。艾迪說,那時是國家最早嘗試創投,邀請一批海歸職業經理人回國,以西方的創業風險投資模式,來發展中國經濟,那是聯創創業的1.0版。彼時,聯創團隊投資的東江環保、漢王科技、金風科技、亞信集團、新浪等項目,都成為資本市場上的佼佼者,也確立了聯創在創投圈的地位。
我們欣賞優秀的創業者,因為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自己。艾迪表示,聯創創始大股東馮總并不參與北京聯創永宣的運營,但他的文化氣質仍在影響新一代的投資者。業內人士都了解,聯創永宣的logo,起源于東晉書圣王羲之的《得示帖》。聯創北京的辦公室,會議室和合伙的辦公室都貼有這樣的書畫作品。聯創永宣的員工說,他們非常了解聯創的文化,王羲之的書法,代表歷史上最精妙的書法藝術所在,也代表聯創的員工,在工作中一絲不茍、追求卓越。
“中國風險投資發展的這十幾年也是房地產行業撈金的十幾年,有無數的賺錢的機會,唾手可得,但是我們的初心從來沒有動搖過,我們要做風險投資,做價值投資者,支持國家的創新創業。”
艾迪說,以奮斗者為本,是聯創永宣的企業文化,這體現我們的定位,我們自己就是創業者,我們希望用資本支持優秀創業者奮斗。
聯創2.0版

北京聯創成立于2011年,也是聯創2.0版理念的實踐載體。
投資行業每隔3-5年就會有一個波峰波谷,17年歷史的聯創不斷地自我更新,一直以來,奉行的是創業者的文化。
一次,聯創永宣投資了一個四川的創業公司,簽了意向書,創始人來公司談細節,正趕上聯創永宣幾位合伙人吃晚飯,一人一份外賣蒸餃,一份蘸醬菜,“我們幾個吃著覺得特香”,艾迪回憶,結果這位創業者后來講起這件事時說“我以為你們聯創的人多牛呢,以為你們投資人多高大上呢,你們這相當于我創業的前兩年。”其實加班吃盒飯甚至沒時間吃飯是聯創永宣的常態,“我們自上到下比創業者更拼。”艾迪說。
聯創永宣的合伙人一般都是從早上10:00開始干到半夜2點,“我7:50起床,半夜12點是常態,5+2、白加黑,周六周日不休息,這個行業拼智力拼體力,情商還得高,不然既拿不到錢又拿不到項目。”
在聯創永宣有兩種人,一種是超強的創業者,一種是超強的執行者。有一個詞叫“狼狽為奸”,狽是特別強的戰略者,狼是特別強的執行者,他們兩個在一起合作得特別好。同樣,聯創永宣投資時也更傾向這樣的團隊組合。
近年來,聯創永宣確立了新經濟的發展戰略,確立了“基于深度行業研究的產業鏈投資”“重點布局有巨大機會的創業方向”“關注有足夠高的核心技術壁壘的創業項目”的理念,確立了“科技、健康、消費升級、傳媒文化娛樂、機器人&智能硬件、節能環保新能源”六個戰略產業方向。
基于這樣的投資理念和投資策略,聯創近年來接連投資了“哈工大機器人”、“校內外”、“六度人和”、“云熵”、“一撕得”、“海灣環境”、“悅動圈”等多個在新經濟領域有代表性的項目。
物競天擇,創業維艱。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2萬戶。據在線創投平臺“天天投”統計的數據:1000個拿到種子輪的項目,有250個能到天使輪,50個到A輪,5個到B輪,2.5個到C輪。創業大軍中真正能夠活下來的企業少之又少。如何遴選出有潛力的創業項目?
艾迪表示, 聯創的理念中,不僅看中創業者的勤奮,還把項目是否有創新、形成足夠高的技術壁壘視為能否投資的重要指標。艾迪說,社會上流行提雙創,而我認為是“三創”:創新、創業、創投。沒有創新,企業走得不遠,沒有創業,企業無法自立,而沒有創投資本的支持,為企業輸血,則企業沒有辦法熬過冬季,走到快速發展軌道。艾迪說,三創是聯創永宣創業的2.0版。
經過幾年的培育,聯創投過的早期項目,目前已經有多家成長為估值10億以上的企業。她認為中國下一個階段的能夠出現獨角獸企業的機會在農村,而淘實惠這樣的初露崢嶸的企業,也走進艾迪的視野。
“看到有情懷,真正想要解決問題的項目,我們真的會去支持。”艾迪說,其實電商并不是聯創永宣近期的投資主題,但是看到這個電商項目立刻就投資了。這就是農村電商平臺淘實惠,淘實惠的創始人孫偉,浙江紹興人,他要做的事是改變中國農村的商業形態,解決假貨、次貨的問題。中國有2800多個縣,70多萬個行政村,200多萬個自然村,7.2億的農民,孫偉要做的是一個雙向交易的平臺,這跟所謂的零售有很大的區別,“一方面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無限的商品通過淘實惠這個載體帶入到農村去,另外一方面,把更多的農村好的農產品賣到城市里面來,這是一個雙向交易的平臺。”艾迪說,“其實他們的這個業務,一個村一個村做下去,很不容易,但是這個是解決民生的問題,我們愿意投。”
聯創永宣每年考察項目源超過4000個,但是僅投20-30個左右。聯創永宣挑選項目的標準很嚴格:候選企業細分行業龍頭或潛在的市場領導者,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35%,同時風險因素可量化、可預期、可控制。聯創永宣的戰略是基于深度行業研究和產業鏈投資、重點布局有巨大機會的創業方向、關注有足夠高的核心技術壁壘的創業項目。
艾迪如何選擇創業者?她的感受是看格局,戰略上要有大氣度,有較高的綜合素質,領導力和執行力是聯創非常看中的素質。而且在公司發展階段不同要有不同思維。第一階段是從技術到產品,要有用戶思維;第二階段從產品到利潤,要有商業思維;第三階段從利潤到企業,要有管理思維。
“現在大家都在說資本寒冬,其實沒有什么資本寒冬,”歷經17年投資行業寒暑的艾迪說,“今年的市場情況是,大項目成功的概率高,行業的細分龍頭,價格高一點也可以拿到融資,但是風險投資速度偏慢,我們都是趨于保守型投資,回歸本質。”
(來源:投資界 李梅)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