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6年,啟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逐漸迎來收獲期。
5月25日,甘李藥業發布上市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此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億元。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通過直接及間接持有合計控制公司44.46%股權;甘李員工持股的旭特宏達,持有甘李藥業9.4%股份;香港啟明創投以明華創新為名持有18.58%股份,是甘李藥業最大的機構股東,此外,天津啟明也位列十大股東之中,持股1.94%。
從2009年投資甘李起,這已是啟明創投持有甘李藥業股份的第7年。作為啟明醫療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首筆投資,投資甘李后,啟明創投在生物醫藥等醫療健康領域的全盤投資也大規模開啟,2006年至今的10年間已投資50+醫療健康領域的項目,而這背后的操盤人正是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梁穎宇。
重回創投路
2005年,前美國軟銀風險投資高管Gary Rieschel找到當年在思科相識、后任英特爾投資部中國區總監的鄺子平,在上海著手成立啟明創投。“Gary初到上海時,我跟他相約聚舊,知道他尚未找到落腳點,于是主動借出地方給他做臨時辦公室,并提供后勤支援,讓他們可以一邊籌組公司,一邊募集資金。”去年7月,梁穎宇撰寫的《奇遇——我在中國的創投日子》在港出版,這位經歷豐富的女投資家在書中將其在美國和中國的創業投資經驗娓娓道來,在講述與啟明創投相遇的機緣時,她這樣寫道。
很快,Gary便成功募集到首支基金,在正式宣布成立啟明創投之前,他再次找到了梁穎宇,邀她加入。“來做我們醫療方向的合伙人吧,這個領域現在還比較小,也就投兩三家。”“好啊,沒問題。”梁穎宇回憶說。但當時,梁穎宇只答應下做啟明創投的兼職合伙人,原因在于她創立的一家醫療公司還未找到合適的管理團隊,她不愿半途而廢。
梁穎宇,康奈爾大學管理學學士、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BA,曾就職于Mobius風險投資公司,后任美國加州風險投資公司PacRim Ventures投資合伙人。但2003年,她卻選擇回國,陸續創立了三家醫療健康領域的公司。
畢業于經管專業、從事多年風投業務的梁穎宇為何突然轉向醫療健康行業,并從此堅持了十幾年?梁穎宇解釋說,她的老家是廣東順德,當時聽到家里有位表叔提起,在順德沒有治療肝癌的有效方法,“我當時就想,那我就回來吧,引進一些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
2003年梁穎宇回港,先后成立三家分別從事腫瘤醫療耗材、醫院和專科藥公司。第一家是代理醫療器材的生原控股,目前已代理了100多個產品,有獨立廠房和自主研發的產品;第二家是位于上海的百瑞腫瘤醫院,2003年美國癌癥治愈率已達65%,而中國僅為24%,存在巨大差距,為了將當時市場上稀缺的癌癥治療藥物引入中國,梁穎宇與一位朋友共同成立了第三家公司諾凡麥,專門代理腫瘤專科藥。其后,諾凡麥賣給一家美國的上市公司,回報達20倍。
彼時Gary邀請她加入即將成立的啟明創投時,梁穎宇就正忙于管理多家企業,直到啟明第二支基金成立,她才從兼職合伙人轉為全職加入。
押注甘李藥業

而梁穎宇帶領啟明創投投資的首個生物醫藥類項目就是甘李藥業。
7年前,國家為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就醫難題大力投資扶持仿制藥的研究生產,國內90%以上的藥廠都聚集在仿制藥領域,而且,愈來愈多。競爭激烈程度不斷加大成為擺在所有仿制藥藥廠面前最大的問題。“市場上是不是不需要如此多的仿制藥,我們是不是不需要再投資仿制藥?”梁穎宇回憶著自己當初的想法。隨后,經過行業分析和調查,她將投資方向調轉,尋找生物藥領域的投資標的。而在當時,國內能生產生物藥的企業不過4家。
至今,梁穎宇仍記得當初與甘李藥業一行人見面的情形。那場會面,梁穎宇和甘李藥業創始人甘忠如和兩個同事約在了東方廣場后面的一家餐廳。“甘李的產品非常有趣,我們聊得非常興奮。以至于點了一桌菜,我們四個人基本還沒來得及吃,便又匆忙趕去參加下一會議。”梁穎宇還補充說,讓她選擇投資甘李的另一個因素是,甘李團隊在支出方面非常謹慎,“當時的甘李辦公室又舊又小。”
但她說出自己判斷時,也有一部分人提出質疑,原因在于,當時市場上已經有眾多藥企聚集在胰島素行業,甘李是否還有沖出圍墻的機會?但梁穎宇始終堅持,“與其它藥企不同,甘李藥業生產的是第三代胰島素。”2009年,國內胰島素市場還停留在第二代胰島素時代,這代藥物每日需注射兩次,相比而言,升級后的第三代胰島素中的長效藥每日僅需注射一次,極大方便患者。而當時國內能夠生產第三代胰島素產品的不過甘李藥業一家。即便是如今,全球也僅有兩家擁有第三代胰島素全產業鏈產品的藥企,一家是甘李藥業,另一家是美股上市公司諾和諾德,目前市值已超1000億美金。
此外,梁穎宇面對的投資甘李藥業的另一質疑是,此前,甘李已幾乎連續三年沒有業績增長。但她始終認為,這不過是時機未到。2009年,國內第三代胰島素的市場占有率僅有9%,而同期的美國已達70%,這意味著第三代胰島素在中國市場有極大的拓展空間。此外,隨著人口基數的增加,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未來中國糖尿病人口總數只會愈來愈多。不久后,啟明創投便投資了甘李藥業。
國內糖尿病的情況也確然如他們所料。2010年3月25日出版的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文稱,中國20歲以上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達9.7%,推算病人約為9200萬人;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達15.5%,推算處于糖尿病前期者約1.48億人。當然,這些數字還在連年增長,擺在甘李藥業面前的,是極大的市場機遇,更是需要扛起的社會責任。
如招股書所披露,啟明創投是甘李藥業最大的機構投資者,這意味著啟明對甘李的長期看好,而梁穎宇團隊給甘李的也不僅僅是資金支持。介紹行業人才、對接全球十大藥廠、尋找有價值的投資方,甚至某段時間,梁穎宇50%的時間都鋪給了甘李藥業。
這筆從2009年延續至今的投資也終于即將迎來收獲,今年5月證監會披露了甘李藥業的招股說明書,甘李正式沖刺IPO。
生物醫藥投資黃金期已過
投資甘李過后,啟明創投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漸次開啟,生物醫藥也是目前啟明投資案例最多、明星項目最集中以及項目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領域。但這四五年來,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資,梁穎宇愈來愈謹慎。當行業的機會期逐漸暴露,泡沫也隨之奔涌而至,她不得不努力躲避在激烈市場競爭中可能被敵人炮火轟到的弱者。
20年前,整個醫藥市場大多是仿制藥中的小分子藥;10年前,美國十大藥中已有近5成是生物藥大分子藥;再到如今,所有玩家都涌進生物藥領域,這個市場已不似當年墾荒者初來時的黃金遍野,更惡劣的是,不止國內,從美國、韓國、歐洲到以色列,擁有時間優勢、資金優勢的眾多全球知名大藥廠都早已向生物藥領域全面進攻,另外,美國新藥研發的成功率為1%,國內的成功率可能會更低,大部分的新藥研發都不會通過審批,中國生物藥公司最終能夠沖向海外的又有幾何?
當然,在生物藥備受關注的這幾年,它依然是啟明創投醫療團隊重點關注的領域。梁穎宇分析說,在美國新藥研發到過批需要3-4億美金,而在中國大概需要3000萬美金,這對眾多跨國公司、跨國藥廠有著巨大吸引力,“整個生物藥市場容量依舊巨大,也依舊存在諸多市場機會,但需要小心遴選投資標的,激烈競爭會影響投資者回報。”其中,類風濕、心臟瓣膜、疫苗都是梁穎宇特別提到的投資方向,去年底,啟明創投就曾宣布投資疫苗研發與生產企業康希諾生物,主營業務為兒童疫苗的全產業鏈產品。
一直以來,中國兒童疫苗的發展并不樂觀,進口藥品價格過高、國產藥品質量一般是兒童疫苗面臨的尷尬境遇,這意味著市場需要一家疫苗企業在技術上能達到國際水平,并且價格還不算太高,康希諾生物就是一家力圖研發生產這樣藥品的疫苗企業。目前,全球僅有三家企業研發出埃博拉疫苗,康希諾生物就是其一,而另外兩家的產品必須保存在零下80攝氏度,康希諾生物的產品僅要求室溫。“康希諾生物的制劑能力已達國際領先水平。”梁穎宇評價說。
除投資方向外,為規避風險,在具體投資手法上,梁穎宇提到,會選擇產品已上市一段時間,有一定市場規模的企業,因為一般情況下,處于研發或臨床階段的早期項目資金需求量巨大。但同時,啟明也涉足了部分新藥研發的早期公司,包括CRO模式的公司,但大都選擇融資額不是特別高的企業。“新藥研發周期長,一般需要六七年,等待產品審批也需要三四年,醫療投資并不容易。”
下一個十年
而這種不易,梁穎宇已經堅持了十年。
這十年,她率領啟明創投醫療團隊投資了50多個項目,涉及生物醫藥、醫療耗材、醫療診斷、醫療服務等領域,其中,貝瑞和康已于2016年8月借殼天興儀表登陸資本市場,甘李藥業、透景科技、艾德生物已經申報IPO,今年年底還將有多家公司上報材料,另外,此前已有多家公司被并購。在醫療健康行業深耕多年的啟明創投,正逐漸迎來一個大規模的收獲期。
而另一方面,啟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布局未曾停滯。梁穎宇常說,在不同階段,她都有不同的投資想法,比如7年前,開始投資生物醫藥,比如4年前,開始投資DNA與診斷,比如現在,開始為下一個十年綢繆。
梁穎宇直言,2016年,啟明創投在醫療健康領域依舊投資了諸多公司,“非常看好醫療耗材,投資了一些此領域公司;還有醫療診斷;新藥研發公司估值增幅較大,但也有涉及;對互聯網醫療有所保留。”她提到。
在不斷的加碼醫療健康領域的過程中,梁穎宇和啟明也逐漸發現,如今的醫療健康投資已與十年前大不相同,再不是當年Gary初邀請她加入時所說的“這個領域不大,就投兩三家公司”的情狀。隨著整個醫療健康機會期的到來,從創投基金到A股老板、房地產老板都在不斷擠進這個看似肥美的市場。
“需求的增加、新技術的引進、市場的刺激,未來十年的醫療行業,將迎來比過去十年更猛烈的爆發期,而或許不久后,人類的平均年齡將達到130歲。”這位優雅睿智的醫療投資人笑說。
(來源:?投資界 譚宵寒)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