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9-10日,由中關村管委會、海淀區政府指導,盛景網聯(833010.0C)、盛景嘉成母基金發起并主辦的第二屆“中關村國際創業節暨盛景全球創新大獎”在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舉行。本次大會吸引了現場上千位國內外一流VC、創業者和上萬位在線觀摩的創業者。

以下是IDG資本合伙創始人熊曉鴿的演講實錄:

很高興到清華來做這場演講,因為在過去一些年中我來清華可能是投資界來的最多的。今天給我的題目不是談基金,不是談怎樣回報,是談未來哪些技術領域值得我們關注、值得我們投資的。
做投資最最重要的是,我們想干什么事
每個人都知道談投資也許談的是掙錢,回報率多高。我們做投資的人來講,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談到賺錢一定要關注IOR,可是最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這些做投資來講,我們想干什么事情?有很多不太理解。我們做投資經常在琢磨都在想五年以后世界會變得怎么樣,十年以后會是怎么樣。哪種技術在這里面會起到很大的主導作用,能夠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我們工作的環境等等這樣的一些事情。
我們做投資的目的當然是去尋求一個很高的回報,這點毋庸置疑。還有很重要一點我們感到很驕傲很重要的事情,我們為這個社會做什么樣的事情,我們為這個公司,我們為這個社會,當然你能看到他有很好的產品,創造了很多的就業機會,給國家帶來很多利稅,這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我們可能會覺得更驕傲的一點,是某些技術出來比較早期的時候,成為一個主導技術,成為早期我們投中這樣一些公司。咱們現在很多人都知道一個詞叫做“獨角獸”等等這樣的黑天鵝。但是你在尋找這種東西,黑天鵝和獨角獸的出現有一定的偶然性,也很多的一些必然性。必然性,第一就是技術讓它成為一種主導的技術在某種時候;第二,你有足夠大的市場去支撐它的發展;同時很重要一點,我們的用戶會越來越多,而且會在生活的每一層面都會用到這種技術。
出身記者,受益記者,創辦IDG
我在今天的論壇上我想談談我對兩個方面的幾個思索,因為現在來講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炒的非常熱叫AR/VR等等這種技術。我來談談我們對這個技術是怎么看的,這是我今天投資未來的一些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技術,最后叫腦科學,這有什么樣的關系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做記者出身的,在美國80年代末、90年代初做記者。有一個雜志是美國電子行業主流的雜志。我做這個雜志記者做了三年,剛開始是辦中文版,后來89年大家都知道這個雜志停辦了。我就到英文版去跑硅谷,采訪硅谷,采訪波士頓旁邊的128公路的電腦的公司。那時候對我來講我很大的受益真正的第一次知道了美國的什么叫創業的公司,知道什么樣是風險投資,也知道這兩者的結合創造了一些很牛的公司。所以也就是讓我走上了自己后來回中國來做風險投資就是IDG資本。92年我回國融資,93年成立的。
做記者有一個本事是什么呢?就是把一些技術的東西能夠用的大家都能夠聽的懂得語言說出來,到底是什么東西。我試圖用我所理解的語言來說明一下VR是什么東西?VR叫虛擬現實,其實它真正要做的我個人認為是讓你去體驗人們不曾體驗或者是沒有體驗的一些事情。其實我們講看到的電影,在一定意義上來講也是一個VR,他就是把一些你無法體驗的東西讓你能夠去體驗。現在來講一談到VR,你一定戴個眼鏡去看這個事。很多的東西跟虛擬現實,說到底還是體驗。現在人們談到體驗比較多,我看這個東西眼睛比較難受等等。實際上是怎么樣把這種內容和這個工具好好結合起來,給我們個人、受眾帶來一個他在平常的環境不能夠體驗到的事情。
VR就是,不需要親自登珠穆朗瑪峰
簡單來說世界上其實有很多的事情是人們不需要親身去體驗,你能夠身臨其境的體驗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都覺得登山很了不起,登珠穆朗瑪峰更了不起,現在登珠穆朗瑪峰很多了,黃怒波登了三次,王石登了兩次,業余登山運動員都能爬上去。其實你要想去登山很難的,登珠穆朗瑪峰要做很多的準備,花很多錢,還冒生命危險。前不久出現很多危險的事情,但是我認為有了VR這些東西的話,你是不需要去登珠穆朗瑪峰的。
我穿這個T恤是國家地理,國家地理中文版,因為IDG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做出版。我們國家地理的同事開發一個VR的東西,就是登珠穆朗瑪峰。我那天嘗試了一下,? 我的體驗就是在最后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頂風,踩著自己的腳就像踩著雪爬上去,非常好。你放眼四周,看的非常的清楚,沒有任何風險,我完成這個體驗是在我的辦公室做到的。
這種VR的技術,我看到的一點,當然有些富人現在到太空上去,搞這樣的事情我覺得也不需要,因為去的多了。我認為這種東西的改變,這種技術出現應該在什么地方。剛才我說的那個東西能夠成為風尚的時候,這種技術用是實實在在有道理,有更多的人,因為能干這個活的人要坐飛船到太空探險要2500萬美金,可能還有生命危險。我覺得平常人或者不是富人沒必要干這個活,我們有很多大眾也同樣的對大海的深處,對很多的事情都有我們的好奇。我們能不能讓他們去體驗這樣的東西呢?這種東西能不能做成一種工具,VR的技術讓大家體驗到他們想體驗又無法去體驗的事情。
投資技術,不能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要結合內容和需求
我覺得我的理解我們的虛擬的VR的技術都能夠實現,能夠這樣的一些東西做成一個很好的產品,那就是怎么樣把這個內容跟他一起很好的結合起來。底下像游戲我不一一說了,大家看的很清楚,這比較明白。我通過這個說一下我認為投資未來技術的話,我們現在更多的把我們放在技術上面,而沒有把什么樣的內容和人們真正的需求,怎么樣把它結合起來,這就是我認為現在我們缺的一個地方。
第二點就是增強AR,增強現實。增強現實感什么的?我認為無非就是輔助現實一種體驗,使它增強。我們現在做的一些事情像汽車碰撞等等這樣的事,當然最近大家都在談特斯拉車出事了等等,但是我認為無人駕駛的系統絕對是未來一定要做的一個事情。為什么?其實我們講自動的導航需要很多的信息,讓它來提供。但是這個車輛,你通過技術的手段一定比人厲害。人可能很重要一點,當然醉駕不說那是特殊情況,很多情況,比如疲倦、打盹,這樣的事情都會出現問題。可是在技術的手段說,其實我們早就實現了。我覺得像這種方面,AR在現在中間的應用應該花很大的精力去做。我把它的應用的東西跟現實的東西怎么樣輔助它,增強它這種體驗,幫助他現實的體驗得以更加的真實。
我跟大家說一下,我們做投資來講,既要關注比較靜的未來,剛才談到的AR和VR這種技術的應用,它能解決什么樣的社會問題做了一些闡述。對未來得十年乃至二十年,我們這個技術,尤其是跟腦科學有關的認知技術等等相關的技術的發展,我覺得一定會出現一些很了不起的事情,這是你們清華的腦科學研究院。大家有機會可以去看一看,我們后來跟北大也做了一個,跟北師大也做了一個。
我們做投資不僅要關注掙錢,創造很好的就業公司,更多的就業機會,給社會做更大的貢獻。還要關心未來技術給社會起到多大的作用。有人說你一天到晚為什么干勁十足,我是90后,跟著大家永遠保持年輕的心態,總在想現在有什么因的技術,未來會出現什么技術。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公司給社會能夠作出更大的影響和貢獻,這可能就是我們想做的,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大家。
(來源: 投資界 ?喜樂)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屬于原作者,不代表清科私募通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