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隨著大數據蘊涵價值的逐步釋放,使其成為IT信息產業中最具潛力的藍海。大數據正以一種革命風暴的姿態闖入人們視野,其技術和市場在快速發展,而駕馭大數據的呼聲則一浪高過一浪。于是有人說中國大數據產業有炒作“過熱”之嫌,也有人認為大數據投資正當時,那么企業家面對當下國內大數據產業到底該不該投資呢?本文或許可以給你點思路。
一、中國大數據產業投資及應用現狀
國內大數據應用行業投資分布
2015年,我國政府大數據應用份額依然占比最高,達到11.38%;其次是電信和金融行業,份額分別為9.35%和8.90%;電商、醫療和能源行業緊隨其后,三者占比分別為7.92%、7.63%和7.50%。其余行業占比均低于7%,但從全球發展趨勢來看,未來企業的占比將有所提高,而政府的占比將有所減少。
二、 中國大數據產業市場預測
1、大數據基礎架構硬件市場預測
2014年,我國大數據相關硬件市場在451億元,到2015年已經達到795億元的規模。隨著大數據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及應用場景的擴大,我國大數據硬件層市場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快速發展的局面。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093億元,2020年將突破至2385億元。

2、大數據技術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就中國大數據市場而言,大數據軟件市場占比較小。2012年,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約為0.54億元,2014年市場規模約為2.48億元,預測2016-2021年,中國大數據軟件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65%。預計到2021年,其市場規模達到80億元。

3、大數據服務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2012年,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約為1.16億元,2014年,其市場規模約為6.13億元;預測2016-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超過軟件市場和硬件市場,年均復合增速將達到75%,到2021年,中國大數據服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億元。

三、中國企業大數據需求與應用趨勢調查
1. 企業大數據面臨的難題
企業數據系統架構存在的問題
針對企業的數據系統架構,被調查者認為運營成本過高、資源利用率低、應用部署過于復雜和擴展性差這四方面的問題幾乎同等重要,其中運營成本過高以 27.74%成為被調查者眼中企業數據系統架構最嚴重的問題。因此,如果企業部署新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就應摒棄原系統中的問題,或者改良系統架構,或者推倒重來。
企業面臨的數據技術難題
在大數據的影響下,現有數據系統架構的問題日益凸顯,在企業面臨的數據處理技術挑戰的調查中,23.87%的被調查者認為數據讀寫瓶頸是最大的技術挑戰,20.16%選擇了數據類型多樣化,16.26%選擇了存儲壓力,16.26%選擇了系統性能瓶頸。從排名前三位的技術挑戰中可以看出,大數據中快速的數據流轉(velocity)和多樣的數據類型(variety)成為最困擾企業用戶的兩個關鍵特性,同樣也是最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企業數據挖掘和分析面臨的問題
關于數據挖掘與分析應用,29.40%的被調查者認為這些應用最大的問題是分析不準確,21.36%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分析速度慢,18.34%選擇了價格昂貴。從這三個方面來看,用戶最擔心的還是企業花錢部署數據挖掘與分析類應用,卻不能通過分析做出正確的決策。
分析的速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隨著企業數據量越來越大,進行一次分析所用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起初企業總是利用下班時間跑報表,但這種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實時決策的需求,常常會錯過商機。因此從軟硬件角度優化分析速度,即是企業經營決策的需求,又是數據分析產品新的考察指標。

2. 企業大數據投入現狀與規劃
企業大數據投入情況
關于企業在大數據領域的投入問題,28.83%的被調查者選擇20-49.9萬元,27.48%的被調查者選擇0-19.9萬元,17.57%的被 調查者選擇50-99.9萬元,即56.31%的企業用戶對大數據的投入小于50萬元。另外,150萬元以上的只占13.96%。由此可見,企業對于大數據的投入仍處于初級階段,并且以Hadoop和NoSQL為代表的大數據基礎設施都屬于開源產品,硬件方面也可使用廉價的PC服務器,所以投入并不高。
企業大數據的部署規模
從被調查者所在企業考慮或已經部署的大數據節點來看,選擇0-5個節點的為40.54%,6-10個節點的為22.07%,11- 20個節點的為16.67%,21- 50個節點的為10.81%,51-100個節點的為2.70%,而101個以上節點的為7.21%。由此可見,大數據的部署還處在初級規模,大多數企業還未部署,或部署少量節點。相信隨著數據量的不斷增加,大數據相關的節點規模會不斷增加。

3. 企業大數據應用趨勢分析
企業關注的數據管理新技術
如下圖所示,分布式存儲與計算成為最受關注的數據管理新技術,比例達到29.86%;其次是內存數據庫技術,占到23.30%;云數據庫排名第三, 比例為16.29%。此外,列式數據庫技術、NoSQL也獲得較多關注。從調查結果來看,以Hadoop為代表的分布式存儲與計算已成為人們心目中大數據的關鍵技術。以SAP HANA為代表的內存數據庫技術和以SQL Azure為代表的云數據庫技術,也將成為占據重要地位的數據管理創新平臺。

企業如何看待商業智能的未來
對于商業智能未來的趨勢預測,調查顯示排在前三位的是豐富的挖掘模型、實時的分析、精準的特定目的分析,其比例分別為27.22%、19.88%和19.11%。其后是社交網絡分析、云端服務和移動BI。由此看出人們期待商業智能應用能夠在這些方面做出改變。
四、典型領域大數據應用價值與需求分析
1. 政府
政府大數據應用需求
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因此,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管理好政府的數據資產,完善政府決策流程,將是未來數年大數據在公共管理領域發展的重要方向。大數據將對政府部門的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決策發揮重要作用,從而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輿情監測、交通安防、醫療服務等將是公共管理領域重點應用領域。
政府大數據應用價值分析
大數據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將模糊掉政府各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信息孤島現象大幅消減,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從而提高政府各機構的協同辦公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具體而言,依托大數據的發展,有利于節約政府投資、加強市場監管,從而提高政府決策能力、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區域化管理。
2. 電信
行業大數據應用需求分析
電信運營商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優勢。就國內運營商而言,目前移動用戶數已經突破11億。在大數據的應用模式上,運營商可以基于用戶行為分析、行為理解、行為預測的客戶深度洞察,將數據封裝為服務,形成對外開放、可商業化的核心能力,帶來商業模式的創新。此外,運營商還可以借助數據分析改善用戶產品體驗,優化網絡質量,助力市場決策,刺激業務創新。
行業大數據應用價值分析
對于電信運營企業而言,大數據主要是大客戶的行為數據。運營商可以利用大數據提升管道智能化水平,更加精準地發現客戶需求,提升行業信息化服務的能力。隨著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用戶的行為信息日益豐富和完善,深度分析與挖掘這些數據,讓其產生價值,將給運營商帶來新機遇。
3. 金融
行業數據量及其特征
經過多年的發展與積累,目前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數據量已經達到100TB以上級別,并且非結構化數據量在迅速增長。基于報告對大數據的定義(通常數據量大于100TB,數據量年增率大于60%,數據采集是高速數據流,且數據包含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稱為大數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大數據產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中國金融行業正在步入大數據時代的初級階段,并且呈現快速發展勢頭。
行業大數據應用場景分析
金融行業主要如信用卡、防欺詐、電子支付業務等,對大數據有比較大的需求。
行業大數據應用價值分析
在數據大集中的背景下,大數據對金融行業產生的影響巨大,比如銀行業的客戶市場細分化程度日趨提高,對數據的集中管理、應用、安全的需求更加迫切。保險企業則大力向電子商務模式轉變,而證券公司間的競爭則早已突破地域限制,網上證券交易發展迅猛。數據的挖掘整理,以及有效分析對于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價值日趨凸顯。
五、中國大數據產業鏈投資機會分析
整體來看,大數據產業涉及的領域包括數據生成、數據存儲、數據處理以及數據應用等;其產品與服務則包括硬件產品、基礎軟件、應用軟件、信息服務等,以下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大數據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1. 硬件層面投資機會分析
中國數據信息量更是以高于全球的增速在發展,數字信息量占全球比例已經從2006年的7.9%提升至2010年的9.1%,2013年,占比提升至14%,預測到2020年,中國在全球數字世界中所占的份額將增至21%。

大數據時代對企業的存儲架構、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等提出了挑戰,為了更快、更好、更準確地按需存儲數據,需要企業提高存儲性能和計算能力,這些潛在需求的存在為存儲器和服務器等硬件提供商提供了一個不錯的發展機會。但是,由于國際巨頭在存儲和服務器市場壟斷優勢明顯,中國本土企業很難獲得較大的市場機會。分析認為,在存儲和服務器等硬件市場,中國本土企業很難在短期內實現對國際巨頭的超越,大數據時代中國企業在硬件層的投資機會不大。
2. 軟件層面投資機會分析
基礎軟件投資機會分析
雖然最近幾年,在傳統數據庫軟件市場,國產數據庫比重持續提升,但Oracle、IBM、Microsoft和Sybase依然牢牢占據國內數據庫 軟件市場的前四位,擁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而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庫軟件將更多是基于新一代的Nosql架構,中國企業無論是技術積累還是市場開拓離國際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因此,短期內不看好中國企業在基礎軟件層的投資機會。
應用軟件投資機會分析
依靠對客戶需求的了解、強大的客戶關系資源等優勢,分析認為國內IT企業的投資機會將主要集中在應用軟件層。
目前,國內各個行業之間IT投資規模和信息化建設程度差別還很大,國內IT投資主要集中在通信、政府、金融、電力等領域。
3. 信息服務層面投資機會
IT基礎設施服務業投資機會
急速膨脹的數據量將推動中國企業在硬件設備上的支出和數據中心的建設。雖然國內硬件層企業投資機會不大,但是大數據推動的數據中心建設熱潮將對以數 據中心為主要服務對象的IT基礎設施服務業產生極為明顯的溢出效應,未來IT基礎設施服務市場有望長期受益于大數據概念。2014年,中國數據中心IT市場規模為1414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中國數據中心IT市場規模約為1600億元。
信息咨詢服務業投資機會
隨著大數據技術產品未來的成熟,并成功從數據中為企業挖掘出真實的價值,中國傳統企業將逐步意識到數據的價值和信息化所帶來的好處。隨著大數據概念的持續擴散,國內信息化建設程度偏低的制造業和建筑業信息化進程將有望加快,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服務的IT咨詢服務業將會長期受益。
信息安全行業投資機會
根據測算,目前全球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信息數據可以說有著最起碼的安全保護。隨著大數據時代數據價值得到企業越來越大的重視,數據安全將越發顯得重要,信息安全行業將迎來一個發展契機。分析認為,信息安全市場將是大數據時代繼智能數據分析產品之后最具潛在投資價值的市場。2014年,中國信息安全產品市場規模為271.39億元。2015年市場規模達到294億元。
4. 中國大數據產業投資象限
總體來看,服務器、存儲設備等硬件產品和以數據庫為代表的基礎軟件市場,中國企業投資機會寥寥。受益于客戶資源優勢與本地化服務的優勢,中國大數據投資機會將重點集中于應用軟件層和信息服務層。
大數據時代國內投資潛力最大的將是智能分析軟件(BI)與信息安全領域。與各行業信息化建設程度差異相關,未來大數據智能分析軟件產品的主要應用領域仍然會是政府、金融、通信、電力四大行業,與數據生命周期全程相關的信息安全領域則有望全面受益。而IT基礎設施服務和咨詢實施服務在大數據產業的潛在受益規模不一定很大,但受益于大數據產業的溢出效應,卻很可能是大數據時代受益確定性較高的兩個領域。

中國大數據產業投資象限
六、大數據產業融資現狀與趨勢分析
1. 大數據產業投資熱度分析
大數據產業投資趨勢
大數據是繼云計算、物聯網之后IT產業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云計算主要為數據資產提供了保管、訪問的場所和渠道,而數據才是真正有價值的資產。如何盤活這些數據資產,使其為國家治理、企業決策乃至個人生活服務,是大數據的核心議題,也是云計算內在的靈魂和必然的升級方向。
因此,大數據時代將引發新一輪信息化投資和建設熱潮。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總共擁有75ZB的數據量,而麥肯錫則預測未來大數據產品在三大行業的應用就將產生7千億美元的潛在市場,未來中國大數據產品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7萬億元,給IT行業開拓了一個新的黃金時代。
2. 大數據產業并購趨勢分析
大數據產業并購特征
無論是IT巨頭還是市場新秀都覺察到了大數據所帶來的前所謂有的機遇,并開始行動。IT巨頭通過收購來彌補自身在大數據領域的技術、資源和人才方面的缺失,搶占市場先機;市場新秀抓住大數據市場的某一細分領域積極融資,力圖抓住機遇的羽翼騰飛。
大數據產業并購趨勢
創業型公司的快速增長將對那些長期被甲骨文和IBM等公司控制的領域形成挑戰。為了增強實力,加快戰略布局,跨國IT企業正紛紛收購創業型公司。 IBM、甲骨文、EMC、SAP等國際IT巨頭已經花費超過15億美元用于收購相關數據管理和分析廠商。可以預見,未來3- 5年,大數據市場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并購期。
3. 大數據產業融資機會和模式分析
(1)PE/VC
由于巨大的市場空間,圍繞大數據領域正有大量的創業型公司在誕生并快速成長,它們之中可能出現新的世界級大公司,就如操作系統之于微軟、社交網絡之于Facebook。風險投資者的目光也從社交領域轉向了大數據。
(2)上市融資
除了獲得PE/VC以外,大數據企業還可通過上市發行股份的方式進行融資。例如,Splunk是一家位于舊金山的創業公司,其開發的軟件可以為機器 生成的海量數據建立索引,將其整理成可以搜索的鏈接。企業可以像使用Google那樣來搜索這些鏈接,用來實時分析消費者行為。早在2004年硅谷開始討論大數據這個詞,Splunk就已建立,到現在改企業約有3200家客戶,遍布全球75個國家,其中一半以上為《財富》100強公司。
(3)天使投資
2012年12月13日,在云基地和中關村管委會聯合舉辦的中關村大數據論壇上,由寬帶資本、紅杉資本、北極光創投、金沙江創投和合疏資本聯合發起 創立的“云天使基金(Cloud AngelFund)”正式對外發布。同時,“中云融匯”基金和“大數據實驗室”孵化基金也宣布成立。據規劃,這3只基金將專注于云計算和大數據創業。
結語
當前大數據技術和應用需求的蓬勃興起,及開源技術提出的革命性挑戰,各家IT廠商均需同等面對,這無形中縮短了彼此起步的差距,這意味著國內企業在開拓大數據市場上存在巨大的機遇!
來源:溪牛大數據營銷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