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投資機構募資難的問題是確確實實存在了,多家機構叫苦連天,剛好,這里有一家投資機構可以介紹給大家。這家機構不僅完全不缺錢,現在手里還掌管著12支基金(8支主基金、4支輔基金),規模達到40億美元左右。錢是已經妥妥的準備好了,缺的就是好項目。Ta就是——DCM。
本期[VC動向]走進DCM,看看Ta背后的投資邏輯,也許你正是Ta要找的那個對的人。
DCM是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基金,特別喜歡在創業公司早中期進行投資,當然,特殊情況稍后期一點也會投。現已投資超過300個項目,每年會出手不多不少10次左右。
DCM這位沉默寡言的老人家你可能不了解,但是Ta主導投資過的項目或許還是你經常使用甚至離不開的那幾款應用呢。比如,58同城、51Talk、前程無憂,唯品會、快手、人人網、途牛網、豌豆莢等,其實都是DCM的輝煌戰績。
這位老人家比較喜歡TMT領域,尤其是社交、電商,企業服務、B2B,以及和傳統產業相結合的產業互聯網。
DCM中國聯合創始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說,在移動支付、企業服務、出海電商、人工智能/大數據行業還是有很大機會的。
移動支付。現在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就是一場革命。但是,移動支付并不會停留于此,支付還是有可能出現提供服務與產品的創新的。
企業服務。近年來,中國移動端雖然在C端獲取了一大波紅利,但是在B端才剛剛開始。
出海、二手電商。近期出現了拼多多等新的電商形式,電商在中國的競爭確實非常激烈,但其實國外的競爭并沒有國內這么激烈。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林欣禾認為,按照現在技術發展的速度,小的創業公司完全可以利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打敗幾萬人的大企業。
在講DCM的投資邏輯之前,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下DCM投資團隊的組成。因為,這個團隊實在是很特別:只有8個人,而且并沒有擴張的打算。
對于只有8個人的投資團隊,林欣禾表示,這是刻意保持的。人少就可以降低溝通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團隊投資方向做精做深,避免雜亂。
“小而精”的DCM團隊把注意力集中在互聯網行業的商業模式上,基本不會去碰相對傳統和偏重技術的項目。也并不看重直播、共享單車、新零售等異常熱火的大熱點和無人超市、共享充電寶等小熱點。
在確定好方向之后,以下投資邏輯指引著DCM的投資:
首先,項目一定要有大的客戶群、大的痛點。比如唯品會最初的定位是針對二三線城市中青年女性,這一群體普遍收入有限、不懂潮牌,所以,國內品牌很適合她們,林欣禾認為唯品會有巨大的潛在市場。
接下來就是判斷是不是切入的最佳時機。
雖然DCM團隊只有8個人,但這仿佛絲毫不影響他們對所投項目的投后服務。
林欣禾表示,DCM對投后只需3招:
一是,幫公司融下一輪。
二是,制定核心戰略,特別強調對公司的不離不棄。在公司好的時候,告訴他哪些地方可能會出問題,壞的時候,告訴他這不是人生的終點。如果當前的賽道很堵,會建議所投公司換個跑道試試。
三是幫助引薦CTO、CFO人才。
其他層面的投后服務DCM不太管。因為,DCM合伙人大多自己創過業,他們知道,創業者都有自尊心,不喜歡被VC說三道四,指手畫腳。
第一,Ta的項目要可以解決痛點;
第二,時點要對,團隊、市場、產品、技術等要能跟得上;
第三,最重要的是創始人要有很強的學習意愿,并且創業不是為了錢。渴望學習和成長的創業者,不會為了估值、股價被投資者牽著鼻子走。
林欣禾告訴創業者,當自己的想法不被很多人理解的時候,不要灰心,因為,如果你的想法真的滿大街的人都知道了,想要贏就非常難了……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小新,郵箱:zhaoxin@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