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職場小白:不要讓師傅害了你!
職場新人就像一張白紙,往往是遇到什么樣的“師傅”,就會帶出什么樣的“徒弟”。萬一“不幸”遇到“不靠譜”的師傅,三觀都會歪掉。
?
那么如何讓自己戰斗力不斷up,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企業對自己對爹媽有貢獻的“五對”新人?
?
正確認知、遵守規則、堅守底線是這世界上最正確的事,無他。
以下是逆耳忠言方法論:
一、少花心思看人,多花時間做事
職場上有太多的“聰明”人,精通人情世故,善于察言觀色、揣摩人心,并且憑靠溜須逢迎升官發財。你的領導明天可能會被辭退或者降職,你的靠山明天可能會倒。與其花那么多智商在研究領導和上司的喜好上,不如從開始就培養自己的思維習慣、工作方法和職業技能。

強調一下順序,思維習慣、工作方法、職業技能,從主到次。
人之間真正的壁壘在于思維的模式,遇到事情,首先要分析目的、現狀、自身能力、可以借助的資源,然后去探索能實現目的的路徑。這種習慣會在大腦中形成條件反射,在經驗不足、情緒波動時,仍可以支撐作出相對不失偏頗的的判斷和策略。
其次是工作方法,第一步按照上述思考方式定策略,或者是團結周圍力量一起想策略,之后就是任務分解、把控,無論是單獨完成還是團隊完成,一定要及時督促、cheack、總結、彌補過失或優化調整,直到任務完成。
?
再次就是職業技能,比如英語水平,報告怎么寫,ppt怎么做,這些并不能真正稱之為技能。真正的技能還是要繼續建造壁壘,比如懂得借助最先進的工具,比如構建行業的知識體系,比如能夠深刻了解競品的利弊從而不斷“取精華去糟粕”。
安利一下可以常用的查看競品的工具:因果樹www.innotree.cn、similarweb,前者在結構化處理和信息維度的展示上要優于后者,比如綜合介紹,在競品層面上更關注競品的行業排名、用戶質量、獲客成本、單個用戶價值;后者在對于用戶的單維度剖析方面要更勝一籌,比如用戶來源,以及搜索詞、轉化率等。
此外,因果樹免費,similarweb價格還蠻高的,可以自行參照。

(因果樹innotree首頁)

(similarweb首頁)
二、尊重事實,法不誅心
職場新人,非常容易“義憤填膺”。我們珍惜正義感,但是很多時候,你可能看到的只是事實的一部分,或者事實表面。一旦養成習慣,極容易主觀思維上位。
講個故事。
唐太宗問事許敬宗曰:朕觀群臣中唯卿最賢,然有人言卿之過,何也?
敬宗對曰:臣聞春雨如膏滋潤萬物,農夫喜其滋潤萬物,行人惡其泥濘;明月當空普照四海,佳人喜其觀賞,盜賊惡其光輝。天且不緃人愿,何況人乎?況臣無美酒肥羊,豈能潤澤眾人之口。

若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應該堅持對事實的客觀描述、對原材料的客觀加工,形成客觀認知和客觀判斷。
?
所以請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參與到任何基于偏見的觀點派系中。獨立的思維能力,是一個職場新人逐漸強大、成熟的必要因素。
?
但是人難免在主觀上會占據主導,如何盡量避免經驗或者偏見帶來的認知偏差?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機器和數據來判斷,用機器盡可能收集更多維度的信息。同樣,參考各種工具。
?
綜上:客觀認知、工具指導。

三、擴大知識網而非“人脈”
派克在《少有的人走的路》中描述(節選):
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借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為在人生旅途上順利行進,我們需要繪制地圖,為此顯然要付出努力。我們的努力越大,對事實的認識越清楚,地圖的準確性就越高。相當多的人卻對認識事實缺乏興趣。有的人過了青春期,就放棄了繪制地圖。他們原有的地圖窄小、模糊、粗略,對世界的認識狹隘而偏激。大多數人過了中年,就自認為地圖完美無缺,世界觀沒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為神圣不可侵犯,對于新的信息和資訊,他們也沒有多少興趣,似已疲憊不堪。只有極少數幸運者能繼續努力,他們不停地探索、擴大和更新自己對于世界的認識,直到生命終結。

概括一下,也就是說,要堅持拓展知識結構,擴大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半徑,探索對真理的認知,形成一套接近真理的知識體系。
?
再概括一下,四個字:學無止境。
很多職場新人會認為“人脈”的積累是職場中最重要的資源,今天下午就有90后跑來面試,說是之前在央視任職,人脈極廣,開口要價月薪40k以上。你的價值一定不是因為你認識多少人所賦予的,你認識的人中,有多少是你可以靠自己的智慧、知識體系以及所在平臺提供的支持,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的,而對方剛好愿意接受你的幫助并為你帶來等量的價值,這才是合作的基礎。當你的智慧和知識體系價值大于你所在平臺的產品價值時,才有資格去談論“人脈”。

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說到人脈,難免要提一下規則。職場相對來說,包容而且公平,不管你是什么風格,嚴肅的、活潑的、直接的、委婉的,業績不會騙人。但是單純去比一個維度上的知識結構和處理能力,人就沒要去和機器爭個高低了,機器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速度是人類遠遠達不到的。但是在情感或者更高維度的事情,人類還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的。所以,先做人再做事的說法也是有科學依據的。
?
職場不要貪圖捷徑,畢竟大多數人都要工作30年而不是3年,所以用足夠長的時間去積累習慣、方法、知識、經驗、技巧,價值必然是呈持續上漲趨勢的。

借用昨日猛虎噬人的事件,提醒一下職場小白:尊重規則、心懷敬畏,方能自由舒適。不要去羨慕那些在懸崖邊排出風姿妖嬈照片的人,因為或許照片下一秒就是一堆白骨;不要羨慕那些考場作弊得高分的人,因為知識騙不了人;更不要羨慕那些職場上尋租的行為,因為短期的利和終身的性命自由相比,會是特別微不足道。

最后,再次安利一下基于大數據的平臺工具(目前僅pc站可用)
因果樹www.innotree.cn ?用途如下:
1、對自己公司的了解:輸入公司名稱,點擊查看詳情,基礎介紹、工商信息、股東結構、數據表現、行業排名、團隊狀況、融資經歷、競品都可以一目了然。
2、競品分析:定制競品狀況,跟蹤競品每日用戶量、媒體熱度、搜索量即可。
3、行業趨勢分析:去網站看行業趨勢即可。
4、媒體人查看融資熱點,或者明星項目,更是一目了然啊。

(全部行業投融資趨勢圖—數據來自因果樹)

(硬件行業融資趨勢圖—數據來自因果樹)
當然,如果你還不是職場新人,在找工作的話,直接過來看看這個公司的所有情況,比去公司官網還省力的說。
好了,不看廣告看療效,自己慢慢摸索去哈。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