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似乎都患上了圈錢饑渴癥,過度偏好股權融資以及頻頻向資本市場伸手要錢的行為一直是投資界非常關注的重點問題。那么為什么上市公司會如此頻繁的在證券市場上融資呢?我們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從公司內(nèi)部治理層面來看,現(xiàn)有公司法人治理結(jié)構不完善,內(nèi)部風險控制不嚴,導致公司管理層決策具有很大隨意性和局限性,容易出現(xiàn)公司管理層不是以公司真實價值最大化為目標,而往往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在這種環(huán)境下,一部分企業(yè)決策者出于某種個人目的進行圈錢,個人意志上升到公司行為,從而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
二、從法制建設的角度來說,違法成本低,是圈錢行為泛濫的重要原因。民事方面,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06年底,20多家涉嫌用造假手段圈錢的上市公司總共才向近300名投資者賠付了約500萬元賠償款,平均每家公司的賠付額僅25萬元。近一半案件均處于受理不開庭或開庭不判決狀態(tài),這無疑助長了上市公司圈錢的決心。
三、從投機心理來看,投資者的投機心理讓圈錢者有機可乘。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投資者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謹慎投資,保持冷靜,那么被企業(yè)成功圈錢的幾率要低很多。可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不成熟,人們的市場認識也不像西方成熟市場那么理性,在以個人投資者為主體的市場結(jié)構之下,市場基本以短線操作為主,人們并不十分關心上市公司實際是否值得投資,而總是試圖在短期內(nèi)進行投機。
法制和企業(yè)制度的寬松縱容了上市公司的圈錢饑渴癥,求富心切的二級市場氛圍也助長了這一行為,要解決這一問題,也需得從多個角度入手。
研究員 ?趙心如
(本文為掘金三板研究中心原創(chuàng),如需轉(zhuǎn)載,請在正文前署名,否則視為侵權)
歡迎關注掘金三板微信公眾平臺:juejinsanban
掘金三板,新三板的投融資者都在這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