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動開場的演講嘉賓是騰訊云平臺部生態合作高級總監楊瑩,楊女士將目前VR的發展情況形容為“黎明破曉前”,主要為我們分析了VR產業的市場前景,提出雖然VR作為一個目前非?;鸨漠a業發展前景遠大,且獲得獲得融資的優先級還是很高的。但在技術方面還不能解決眩暈的問題,而且有意向購買VR設備的體驗者不到50%,市場還并不是很成熟。
因此作為市場預判,楊女士認為可能目前在VR的發展中加入社交和娛樂元素是培養其成長及培養用戶習慣的最好辦法。

韓國Macrograph公司中國區總負責人嚴馳李懋是我們第二位演講嘉賓。他給我們帶來的演講其實更注重于培植VR的內容部分,即VR與電影的結合。張藝謀導演的紀錄片《萬里長城》已經與Macrograph公司合作完成了電影與VR的結合。接下來的電影《大轟炸》里,也會出現與VR結合的鏡頭。在結尾,嚴先生提到現在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更希望大家能互相交流,多多合作。

京東集團架構部總監,京東VR實驗室技術負責人趙剛先生接下來為我們帶來的分享讓在場的女士都提起了興趣,同時也讓在場的男士捂緊了錢包。沒錯就是能給人帶來更加舒適的網上購物體驗的VR購物!趙總監提到,用戶在網頁看商品,可以說是在看,在VR中,“看”這個字是不夠的,完全體現不了對商品的了解。在VR里對這個商品達到了端詳這一級。在VR中商品的質感、細節、光效一覽無余。VR中還有超現實的體驗,可以在商品中遨游。比如你正在看一部手機,除了你看到它的光學外表,它的玻璃的表面,金屬的表面,它的各種細節,你還可以看到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你可以變成一只螞蟻從孔里爬進去,這個手機就像一座大樓一樣,你可以進去看一看。在VR虛擬試衣體驗中,你可以造這樣一個人,把你的身材、膚色等等全部記錄下來,去制造一個跟你長的一樣的模特,然后它在你眼前試穿,這樣你可以看到自己的試穿效果。
如果可以這樣身臨其境在購物,不管是ShoppingMall還是街邊店,在戴上眼鏡后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眼前。

優酷合一集團VR業務拓展和戰略合作總監原遠也給我們帶來了非常精彩的分享,他首先給創業者指出了方向:
作為創業者來說,捕捉技術、內容制作、CG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資金的投入呈遞增的趨勢。因為目前的VR技術有待解決的缺陷還是很多的,VR內容方面,尤其紀實性、室拍的,逃脫不了這幾個:拍攝技術,敘事模式是一鏡到底,制作成本,縫合特效。在直播方面面臨的問題,就是360度,3D要做到實時縫合,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等于是現有技術不可完成的。原總也給我們分享了接下來優酷要做的關于VR的工作,即提高VR宣傳發和變現能力,并且加快版權采購以及內容合制上的工作。
天狼星資本合伙人劉旸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上為在場想創業的小伙伴們分享一些大家最關心的經驗,即關于在VR/AR創業領域,如何跟投資人交流,或者說是分享一些套路。首先是視野,如何觀察你做的行業,怎么看VR行業的發展。接著是經驗的積累,創業者必須在這個行業里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東西拿出來才可以,而不是說見過一些模式就拿過來,但是沒干過,這個是不行的。銷售即怎樣將自已的產品進行宣發,能夠吸引人來購買。 再往下就是整合能力。不能說埋頭只做一件事情要去擴張,去生態鏈。還有就是跨界整合,資本布局。

另外,劉先生還提到鼓勵VR創業者能夠將視野放寬,做一些更加深層次的東西。應該是在一些真正對人的生活上有一些變革的科技上,科技發展到現在應該做什么東西,而不是市場應該需要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最后一位分享人松禾遠望基金投資總監徐開勇是我們活動分享的第二位投資人,作為一個主要專注科技類投資的投資基金,徐總監提到了目前的VR創業者會陷進去的幾個“坑”:
第一,CP想要做平臺,然而對于小的內容生產商來說這是并不現實的。
第二,只有相應的經驗,就要拍VR電影,我們不考慮。
第三,為了VR而VR。在我們看來,是明顯創造出來的需求。
第四,送硬件鋪用戶。有的創始人說送設備帶內容,這樣我們就能把貨鋪開了。這明顯也是一個偽命題。
第五,做傳統的業務找一個外包團隊,把我的公司變成VR的公司,我就可以來拿投資了。這種投資人也是基本不會考慮的。做VR的人還是要跟這個行業契合。
第六,恐怖,因為VR的效果是比較明顯的,所以這塊已經可能會發生非常嚇人的一種影視產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會很傷害大用戶的期望。
第七,眼鏡盒子。很多創業者更多是想做一個硬件產品,就切入到小的眼鏡合資。這個視點或者說在初期也可以做,但是初期團隊一旦遇到華為小米也開始做就沒有什么優勢了。
第八,秀技術。有些搞理工科搞研發出身的團隊,尤其做AR的不是做VR的,他們會喜歡秀他們的技術。他們會說FOA,就是我們視角的角度有多寬,我們的分辨率是多少,我們是用光波的。像這樣的我們會建議它轉型,但是如果它是一個大的生態公司是可以的,當然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一般的基金公司投得起的。
本次的活動在不同角度來看待VR產業,給了我們不同的啟發。雖然現在VR產業風頭正勁,但市場前景怎么樣,未來的技術能夠革新到什么地步都還只是未知數。因此,很多人還在持觀望態度。作為一個新興產業,Ta如同一個還沒有成熟的嬰孩,我們也在期待著Ta的成長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