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26日在杭州開幕。西子湖畔,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兩院院士、海內外專家學者、一線科技工作者等2500余人濟濟一堂。在中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的征程上,他們并肩前行,勇攀高峰。
今年距中國科協首屆學術年會在杭州舉辦已整整20年。今年還是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科協成立60周年。正如本屆年會的主題“改革開放·創新引領”所昭示的,伴隨著改革開放大潮,中國的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創新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砥礪奮進,有力支撐經濟發展,造福億萬人民,維護國家安全,堪稱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在開幕式現場,我們從科技工作者的臉上看到了這種自豪感與使命感。
在中華民族由大向強、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廣大科技工作者一如既往勇當先鋒,以強大創新實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在開幕式后作主旨報告說,未來20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到強的關鍵時期,要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所帶來的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路徑,是‘中國制造2025’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他表示,要堅持創新驅動,實現中國制造業智能升級、跨越發展。
自主創新是我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商業模式、應用領域的活躍創新,不能代替核心技術和產品的創新突破。掌握核心技術,需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這有賴于高水平創新人才。中國科協副主席、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在主旨報告中介紹了在杭州打造西湖大學這一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探索,引起全場熱烈關注。施一公說,西湖大學致力于聚集全球優秀學者、打造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為國家建設和世界文明作出貢獻。
改革開放和創新引領著當代中國的發展,同樣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發言時說:“1999年中國科協首屆學術年會在杭州召開,同年阿里巴巴在杭州誕生。沒有科技的迅猛發展就不可能有阿里巴巴,阿里充分享受了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馬云表示,今天對于科學家和企業家來說都是最好的時代,這兩個群體都將大有作為。創新不是靠資金和任務“堆”出來的,而是競爭壓力和面向未來的需求“逼”出來的,科學家和企業家應該勇于擔當、完美結合,深化產學研用合作,為未來創造持久的繁榮。
置身這場科技盛會,讓人心潮澎湃。“現場氣氛熱烈,我能夠感受到所有人對創新發展的渴望。科技工作者要對自己所處的領域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并愿意為之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扎實工作,才能一步一步取得突破。” 杭州安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省科協兼職副主席范淵說,廣大科技工作者是創新的主力軍,中國科協年會能更好地聯結、賦能科技工作者,讓大家發揮專長,為社會和地方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本屆年會聚焦智庫聚才、學術引領、科普示范和群團改革等板塊,過去幾天已經陸續舉辦了“中國科技峰會--中國科技智庫論壇”、“數字經濟:科學家企業家之江對話”、中國(杭州)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等活動。圍繞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等國際前沿科技領域的9個學術交流分論壇吸引了眾多專家學者。年會期間,一系列科學傳播和科普服務活動也在我省多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