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有布局很多產業,文娛產業是比較重點的投資線。基石團隊從03、04年就開始一直在這方面進行投資。所以在這部分跟大家現在看的角度相比,拉得更長一些,也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兩個階段:傳媒—娛樂—
我們分成兩個階段,在2013年之前我們圍繞的還是傳統傳媒業的投資多一些,娛樂化投資的不是很明顯。在傳媒部分,我們做了一連串的投資,比如華商報,磨鐵圖書和幸福藍海。當然這時候投資主要是圍繞品類或者格局,更側重于傳媒,娛樂的概念并不是很足。
從2013年之后一直到現在,我們更加的有一點向傳媒和娛樂合流的感覺。
— 兩點考慮:退出 & 超級公司的可能性—
同時,我們會兼顧另外兩個方面。
一點是人民幣投資,退出是我們優先項。我們投資不會完全局限于早期的或者小額的投資,也有很多偏向于后端、中后期的,投資額比較大,便于退出或者便于我們資金進出的項目。
另一點是我們本來希望每個個體本身能朝著IPO的方向走的,而不純粹是一個早期投完以后后面輪次退出或被并購的簡單心態。其實,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當中能找到一個比較大個頭的公司成長起來。除了市場本身有上市的可能性,有價差的空間,還有考慮到小項目、大項目之間有化反的可能性。還有這里面有一個 “整合”的說法。
無論是過去我們前五年的投資熱,還是最近五年的泛娛樂熱,這么多的資金進入到泛娛樂行業里面,其實最后能成長起來并且給在座投資人帶來豐厚回報的項目,除了 本身具有可上性,這個可上性的主體要有非常大的吞吐量,能通過整合讓它成為更大、更超級的公司,這對于整個業態來說是需要的。因為在整個中國的業態里面, 現在只是幾個影視公司市值比較高,這本身是極不合理的結構,在國外沒有一家影視公司可以長期保持在一線的市值。應該有大市場容量,穩定的現金流供給,不停 的對人群、載體和消費進行整合的媒體娛樂公司或者娛樂公司存在。
所以從中國角度來說,這個格局還沒有開始或者不夠。當然也有人做這個事,但是不是市場已經到了一個很深入階段,現在還未定論。所以我覺得這個情況對于我們投 資人來說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在這里面,退出的空間比較多。如果能投到這樣一些主體,讓它自己成長為獨立的IPO,或者有比較好的吞吐量進行行業相應整合的公 司,這是非常有價值的,未來空間也是巨大的。這是我們在這個領域,在各種領域做嘗試,進行比較大資金量走動的考慮。
從周期上面來說我們比較有挑戰,因為人民幣資金周期相對較短,想跨越這個周期總歸有一些難度。
在這部分的投資還有幾點基礎化的考慮。這里面的考慮,一個是人群,一個是消費形式的變化;另外對于我們已經投的比較靠后的項目,會去考慮他們之間有沒有互相的合作或者說現在有沒有業務交叉的可能性。
—三個方向:未來投資重點—
在當前情況下,有幾個方面可能是我們一直在關注或者持續注意的:
第一個關注到圍繞80后、90后年輕人群注意力轉向的變化,他們的動向是我們投資比較關鍵的點,就是他們往什么方向動或者往哪里消費,我們在這方面做一些早期或者中后期投資的準備。
第二個考慮,跟移動端這一塊要有一個密切結合,當然這里面涉及到跟視頻結合,可能是影像的、活動的這一類結合。
“二更”剛 好符合我們當時的這兩點考慮。我們當時認識到移動短視頻迅速增長的需求。平臺來說,已經有幾個跑得比較快了。而平臺跑起來以后,很快就會在垂直領域出現爆 發性的需求,我們主要想找到具有PGC的供應需求。大家經常看到很多的UGC,最大的問題就在于東西來得快,也比較吸引大家注意,但不一定能持續供應。而 我們要找一個能持續供應內容的公司。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 機構跟他談,也比較深入。我們算是后發先至,就是說別人沒有定的時候,我們定了。現在看來,大家當時可能有一點猶豫。我覺得猶豫的原因可能是幾個:第一個 是估值。第二個大家擔憂這種模式能走多遠,有沒有天花板在,通過廣告變現的模式是不是很短程,模式會不會偏重,因為需要各地建辦事處、分子公司,招各種人 馬。
我們接觸以后,幾個因素讓我們決定投資“二更”。
1.完美的組合。一個是偏運營的,一個是偏向于產品,我們喜歡這種二元組合。
2.基礎量。在自媒體方面,雖然當時二更并不是跑得最前面的,當時一條數字長得非常快。但我們覺得它在那種情況下面,積累的量已經很吸引人。
3. 內容。 對于他們的內容,當初我們沒有特別準確的解讀,現在我們叫它樂活,包括二更食堂那種情感類的。除了這個之外,它提供的內容不是以前我們純粹看到的偏二次 元、偏娛樂的;其實它偏正式一些,像紀錄片。用當今流行的話講,可以叫正能量的、偏暖系列。大家回頭好好看看,這些內容在市場上面特別稀缺。而且它所覆蓋 的人群比我們原來講的年輕人群寬,這是我們覺得它內容很有意思的地方。當然還得看它接下來在市場的接受度、廣闊面,還有持續的力度。
4. 變現。因為丁豐本身在報業待過,對媒體運營有認知,我覺得短期的變現來說沒有太多的壓力。大家擔心的短程的問題,可能在我們看來是短期的好事。中長期有另外一些考慮,我們覺得正好可以建立好基礎往那邊跑。
第三個在內容方面,大家講了,IP炒得比較熱了。可能在呈現的形式上面來說,VR、直播,尤其像動漫,這一塊在市場目前的供給其實遠遠不足。怎么做,這個不太好說,我們投了“原力”。但當時也很猶豫,沒有IP,只是一個收加工費的工廠,純粹是收加工費的;老板還是理工科出身,并不是搞創意或內容的人。
當時為什么決定投“原力”?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1. 我們看了一系列的內容公司,當時動漫的缺口特別大。當內容市場大了之后,給內容公司做服務的企業會有機會,特別是能把內容做成有品質內容的服務公司,原力正好在做這件事情。
2. “原力”當時正好在跟夢工廠談合并的事,夢工廠的人從頭到尾手把手教了他們動畫制作的流程。回頭看,這一點是他們最大的價值。因為價格等原因,夢工廠收購 他們不成,人走了;但卻讓他們學會了夢工廠內部高效的動畫制作流程,讓他們能把團隊從七百人跨到千人并能有效管理,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再有這樣的機會。
3. 我們當時覺得如果是純粹的內容公司會比較難,除非你變成喜羊羊這樣的能倒推價值的爆款。而原力走的是另外一條路。原力說我先有技術,幫你做制作,然后我再 看能不能投一點,投一點再偷師學藝。慢慢的變成先是你的IP、你的人,我在旁邊學;然后是你的IP、我的人;最后是我的人、我的故事。這就是它的三部曲, 它目前是已經在第二步,已經接近第三步了。這個過程正好走了另外一個道路,也比較有點意思,值得去嘗試一下。
原力的估值爬得這么快,其實也是超乎我們想象的。我們認為,還需要一點時間,原力會給大家更多的驚喜。
整體來說,回頭看原力的投資,我們算是運氣不錯,它走得非常好。但是能不能再找到第二個類似原力的項目,我們目前沒有很到位的想法。這一塊的空間缺口非常之大,有很大的機會。
基石資本,是 一家歷史淵源深厚的股權投資管理機構,源于2000年成立的大鵬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規模300億元。基石資本在先進制造、TMT、醫療健康、 消費與服務領域等領域,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業績增長超過10倍的行業領袖。文娛傳媒領域的投資案例有:華商傳媒、磨鐵圖書、幸福藍海、原力動畫、豈凡游戲、 優匠傳媒、二更網絡、米未傳媒等。
以太是全程陪伴的融資專家,專注為TMT早期創業公司提供從商業故事梳理到資金入賬的一站式、全流程融資服務。自2014年4月成立至今,以太已幫助350多家初創團隊融資成功,融資總額逾13億美金。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