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億邦動力網訊】5月20日消息,《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全文曝光,第三方支付成第三大整治對象。
億邦動力網發現,《方案》對第三方支付提出如下三個整治方向:
(1)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挪用、占用客戶備付金,客戶備付金賬戶應開立在人民銀行或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人民銀行或商業銀行不向非銀行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計付利息,防止支付機構以“吃利差”為主要盈利模式,理順支付機構業務發展激勵機制,引導非銀行支付機構回歸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
這一條明確界定第三方支付機構存在銀行的備付金不計付利息,終結了此前第三方支付機構訴求的備付金計息期望。業內人士分析稱,此項規定或將致使第三方支付機構開始對用戶轉賬、提現全面收費。據了解,微信支付此前已調整轉賬和提現規則,開始對提現收取手續費,提現手續費按提現金額的0.1%收取,每筆至少收取0.1元,每位用戶可獲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
(2)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跨行支付業務應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有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進行。
此條明確限定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 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意味著第三方機構此前構建的自閉環支付清算體系徹底被叫停,未來必須通過銀聯等專門的清算通道進行清算。
據了解,今年4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就擬成立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該平臺被業界成為“網聯”,與銀聯功能相似,目前正在央行走內部程序。“網聯”主要針對持有互聯網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以后第三方支付公司都要通過“網聯”進行清算。
業內人士分析稱,此次《整治方案》或為線上支付清算正規軍“網聯”鋪路。
(3)開展支付業務的機構應依法取得相應業務資質,不得無證經營支付業務,開展商戶資金結算、個人POS機收付款、發行多用途預付卡、網絡支付等業務。
此條主要清查當前第三方支付市場的各種違規操作,對非全資質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來說,業務范圍將被極大限制,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含金量將更加更加分化。
據了解,此次曝光全文的《整治方案》早在4月14日,由國務院組織14個部委召開電視會議時即確定,后不斷爆出各種消息,但始終沒有全文。據了解,此次專項政治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為期一年。其中摸底排查2016年7月底前完成;清理整頓2016年11月底前完成;督查和評估2016年11月底前完成;驗收和區域報告2017年1月底前完成,總體報告上報國務院2017年3月底前完成。
14個部門中,工商總局會同金融管理部門負責互聯網金融廣告的專項整治工作,金融管理部門與工商總局共同開展以投資理財名義從事金融活動的專項整治。
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加強對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網絡安全防護、用戶信息和數據保護的監管力度,對經相關部門認定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互聯網金融網站和移動應用程序依法予以處置,做好專項整治的技術支持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部與金融管理部門共同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機構利用互聯網從事金融業務或與互聯網平臺合作開展金融業務的情況進行清理整頓。
中央宣傳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牽頭負責互聯網金融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
公安部負責指導地方公安機關對專項整治工作中發現的涉嫌非法集資、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等犯罪問題依法查處,強化防逃、控贓、追贓、挽損工作;指導、監督、檢查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落實等級保護工作,監督指導互聯網金融網站依法落實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措施,嚴厲打擊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違法犯罪活動;指導地方公安機關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做好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國家信訪局負責信訪人相關信訪訴求事項的接待受理工作。
中央維穩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配合做好相關工作。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要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健全自律規則,實施必要的自律懲戒,建立舉報制度,做好風險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