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1月因出售“血友病貼吧”事件被炮轟之后,青年魏則西之死又將百度推到風口浪尖,此前飽受詬病支撐百度營收的競價排名等推廣模式再度引發激烈討論。據調查從2012年邁入高速發展期至今,百度得益于網絡營銷的收入在整個公司的營收占比約為99.73%,其中醫療類搜索競價排名業務更是百度幾大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隨著事件的持續發酵,搜索競價排名是否屬于廣告,百度是否應承擔發布責任等

問題成為眼下關注的焦點,盡管目前還沒有結論,但百度的對手360搜索于5月3日宣布全面清除醫療廣告業務。同樣,資本市場也應聲下跌,北京時間周一周二連續兩天,百度股價累計跌幅達10 .28%,市值累計縮水近45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接近百度2014全年490億元人民幣營收。究竟是什么頻頻絆倒百度??
百度被輿論認為“作惡”的根源—以商業利益為基準

對很多公司來說,在百度進行推廣,是讓消費者了解認識的最便捷途徑。百度推廣的收費形式主要有四種:競價排名;品牌專區;添加信譽標示服務;專區服務。而競價排名廣告在整個互聯網廣告中大概占40%,價格是最重要考慮因素,“以商業利益為基準”。這也是百度被輿論認為“作惡”的根源所在。
在業內看來,百度競價排名搜索業務備受詬病的關鍵在于,用戶搜索結果和廣告混合。在百度搜索“婦科醫院”,并未有廣告提示,僅有加V標識和淺灰色的“推廣”字樣。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難以區分究竟是否廣告。而且在做用戶體驗的調查中發現,90%的用戶找不到醫院官方網站,搜索結果排位靠前的一般都是推廣廣告。 縱觀國內所有的搜索引擎,目前仍是以競價排名為主要盈利模式,唯一的差異可能就是,百度的市場份額更大,因此更容易受到醫療廣告主的青睞。
醫療類搜索排名的推廣對于百度意味著什么,尤其是被輿論詬病的莆田系醫院對百度意味著什么,也可以從接下來的數字據了解些端倪。莆田市前市委書記此前曾公開表示,百度2013年260億元廣告總額中,莆田的民營醫院在百度上就做了120億元的廣告。不過這一數據百度方面并沒有確認。然而,從百度旗下廣告代理商的資料,或許也可窺見醫療廣告在百度營收中的分量。最廣為人知的是正在申請掛牌新三板的山東開創集團,從2013年至2015年,開創集團旗下主要客戶多是莆田系醫院, 該公司在申請資料中亦明確表示,其主要業務之一為“百度搜索引擎推廣”。開創集團2014年的營業收入達9 .8億,凈利潤為1228萬元。也就是說,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作為成本支付給了百度公司。還有華韓整容,其創始人是林國良。華韓整容2015年凈利潤是2940萬元,給百度的廣告費用是2317萬元。?
其實不只醫療行業,教育、金融等行業同樣面臨這一現狀,留學行業的大機構都會有一半左右的市場費用花在百度推廣上,而百度競價排名體系越來越貴,效果卻逐年下降,因為沒有更好的方式取代,只能是繼續做下去。
付費搜索結果到底是不是廣告?
只要互聯網醫療商業推廣這種商業模式存在,就無法從根本上杜絕虛假醫療信息給用戶帶來的傷害。有鑒于此,360搜索于5月3日宣布,即日起徹底清除醫療廣告業務,下線所有的消費者醫療商業推廣。
5月2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對此事件及互聯網企業依法經營事項進行調查并依法處理。百度則表示,“將全力配合主管部門調查,接受監督,不給互聯網虛假信息和違法行為留下可乘之機?!?/span>
現行的廣告法并未明確把競價排名認定為廣告。按照此前百度在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的說法,“競價排名”不是廣告,屬于“信息檢索技術服務”,并認為他們從來沒有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標準。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工商總局2015年發布的《互聯網廣告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付費搜索結果”是廣告。而2011年,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曾將騰訊搜索推廣界定為互聯網廣告,并對騰訊公司進行了處罰。
?
搜索引擎的廣告規定一直是筆糊涂賬,即使在法院也存在爭議,按照以往的案件結果,北京海淀區法院認定其為信息服務模式,而朝陽法院的判決書則將此歸為類似廣告模式。據最新消息顯示,由多家公益組織成立的“互聯網醫療廣告打假聯盟”已經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信息公開——“希望工商總局能為百度推廣是否屬于廣告給出明確說法”,且該申請已經被受理。(來源:南方都市報)欲知后續更多內容,請訂閱本頭條號。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君望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