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了吃不起菜,吃不起豬肉,現在連油也加不起了。國際油價剛剛站穩40美元,發改委又迫不及待的漲價了4月27日0點將上調國內汽柴油限價,汽油每噸上調165元、柴油每噸上調160元。全國平均來看折合90號汽油每升上漲0.12元,0號柴油每升上漲0.14元,92號汽油每升上漲0.13元,95號汽油每升上漲0.14元。這是國內油價年內首次漲價。此前,國內油價在1月27日下調后,連續六次調價窗口期都未曾再上調油價。
馬上就是五一小長假,私家車車主的出游成本將會增加。以一輛油箱為60L的小車為例,加滿一箱93號汽油,車主需要多支付9元的燃油成本。但是由于油價是剛性需求,也不能因為漲價而不加油,消費者也是沒辦法。(關注公眾號:君望學堂)
但無論油價調整機制如何設定,調價節奏如何變化,都難以改變處于壟斷地位的中石油當前低下的人均績效。面包財經根據對相關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研究發現:近年獲得超過450億補貼的中石油,去年人均績效還不如一些餐飲紡織等賺辛苦錢的“苦逼”行業。
人均利潤2.16萬,中石油人均績效不如快餐店?
根據中國石油(601857.SH,0857.HK)財報數據,2015年營收約1.725萬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55.17億元(包含非經常損益),較上年大幅下降66.9%,在A股公司的利潤排行榜上也跌出前十。比利潤大幅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擁有壟斷優勢,中石油的人均績效仍然維持在低位,甚至還不如一些大型餐飲企業。
年報顯示:截止2015年底中石油正式員工總數521566人,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約184億元。以此測算,中石油2015年人均凈利潤約3.5萬元。但這一人均績效水平并不包括臨時工和季節性雇員,2015年底中石油的臨時性和季節性雇員總數為330061人。如果考慮這一因素,則中石油2015年人均凈利潤僅為2.16萬元(以扣非利潤測算)。調查了諸多上市公司的財務數據發現,中石油這樣的人均績效水平不僅不能與BAT等高效率企業相比,甚至低于被看做是“賺辛苦錢”的某些餐飲企業。(關注公眾號:君望學堂)
餐飲企業績效
2015年A股上市餐飲公司全聚德(002186.SZ)扣非凈利潤接近1.2億元,人均凈利潤超過2.5萬元,明顯高于中石油包含臨時工在內的人均凈利潤。中石油的人均績效更不能和美國以及香港優質餐飲企業相比。麥當勞2015年凈利潤折合人民幣約294億元,人均凈利潤約7.11萬元,是中石油的三倍還多。即便與在香港上市的高績效餐飲行業相比,中石油也有所不如。在香港上市的餐飲連鎖企業翠華控股(1314.HK)2015年凈利潤折合1.34億人民幣,員工人數3886人,人均凈利潤約3.45萬元,比中石油要高近1.3萬元。(關注公眾號:君望學堂)
坐拿巨額補貼,48元的中石油成為股民心中永遠的痛
之所以在計算中石油的人均利潤時采用扣除非經常損益之后的凈利潤,原因在于中石油近年來獲得金額巨大的財政補貼。根據財報數據計算,2011至2015年中石油獲得補助總額超過450億元。財政補助在中石油利潤中的占比也逐年走高,從2011年的5.1%增加到2015年的超過20%。以下是根據財報數據繪制的中石油歷年所獲補貼與補貼在凈利潤中的占比變動圖:

除了巨額補貼與成品油價“快漲慢跌”屢受詬病外,“48元的中石油”更成為上一輪牛市中很多老股民心中永遠的痛。
2007年10月份,中石油在A股上市,發行價16.7元,首日開盤價就突破48元。當月上證指數突破6000點,自此之后一路下跌,熊市隨之到來。高價發行高位開盤的中石油,成為壓垮上輪牛市的一根粗壯稻草。高位接盤中石油股票的股民們更被深度套牢,目前中石油A股價格徘徊在7.5元左右。即便是2015年這波牛市的最高峰,中石油的股價也最多漲到15.36元,沒有回復到16.7元的發行價。
中石油,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文章轉自:面包財經 欲知更多內容:關注公眾號:君望學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公眾號:君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