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出生的楊歌有著極為豐富的個人經歷,他是清華大學理工科的本碩連讀生,與眾不同的是不管是在讀書還是工作期間,“創業“二字一直貫穿始終,楊歌先后有過7次創業經歷,從最早的論壇創業開始,他開過餐館、賣過紅酒、成立過生物技術制藥企業、做過金融、研發過嵌入式芯片等等不一而足,在這7家公司中,其中兩家拿過天使,一家走到A輪。
在工作上,他任職的也是高大上的金融崗位,公司各個風光,第一份工作是在KPMG做財務咨詢;第二份工作在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從事稅務咨詢,2011年開始,楊歌又兩度跳槽,先后來到大江投資有限公司和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做了一年投資總監。在此期間,理工科出身的楊歌不但得到了鍛煉,還學習到了很多關于審計、財務、稅務、投資等方面的知識。

丨星翰資本創始合伙人楊歌丨
?2014年年底,楊歌從北國投離職,與人合伙創辦了一家天使投資機構——星瀚資本,用自己以前創業的經驗教訓以及IT的方法去分析行業數據,幫助更多的創業者,目前他主要關注人工智能、互聯網+?以及生物制藥等領域的創業。
星瀚資本是一家專注價值投資、創新理念、產業結合的專業風險投資機構。重點關注跨界融合和顛覆性創新的機遇,重點投資TMT(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消費升級、生物技術等)與文創領域(文化娛樂、電影視頻等)的中早期項目, 目前星瀚資本的基金規模在5億左右,專注早期項目,投資額度在200萬到2000萬之間。
"是與非" 楊歌大學時就有三次創業經歷,創辦星瀚資本后他也投資了1995年出生的法國留學生盧鐵漢,盧創辦的V.Fine最近也拿到了貝塔斯曼和真格基金的新一輪融資。之所以投資盧鐵漢,楊歌說這是一個很優秀的年輕人,他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讀書,說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性格開朗活潑,在公司運營上有深入的研究,在楊歌看來他在運營公司上的簡史完全可以和三四十歲的企業家相媲美。
談到大學生創業,楊歌說他們不會一概而論,而是去看單個的個體,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太一樣,但是對大學生創業來說,他認為有很多共性的優勢和缺點:
缺點:
大學生普遍Vision(視野)不夠,尤其是中國的大學生,可能過于關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面不廣,思路不夠開闊;另外相比國外的一些大學生,缺乏全球化視野
楊歌以自己的清華校友舉例,他們很聰明也很努力勤奮,但最終失敗就是因為視野問題,很多人閉門造車做了一款產品,但卻沒看到美國三年前就有人做相同的事了,甚至國內都有人在做了。楊歌認為大學生創業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一定要有寬廣的知識面,但同時有一技之長,而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沉淀,這是還沒出校門的大學生很難同時具備的。
優勢:
最近幾年隨著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和自媒體越來越開放和多元化,也有一些好學上進的大學生自學了很多產品、市場營銷、設計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大學生是具備一些在市場中摸爬滾打的能力的,尤其是當他們發現一些比較空的賽道時,還是具備特殊優勢的:第一大學生普遍敢想敢干,做事的成本比較低,比如剛才提到的盧鐵漢團隊,在創業初期,他們有十幾個合伙人但每月的開銷卻只有5萬塊錢左右,但像一些從大公司出來的高管創業者,他們一個人的工資可能就要5萬,這個成本是很高的,而在投資機構眼中,他們投的就是便宜再便宜,所以在融資的時候大學生團隊也具備這點優勢。
另外在外部環境上,現在政府也鼓勵大學生創業,可以享受一些政策福利;產業鏈上的合作伙伴對大學生創業中所犯錯誤的容忍度也比較大。?
"素質" 談到創業者該具備哪些素質,楊歌告訴希鷗網說,現在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硅谷,很多人都想總結出一些成功的公式來,但他認為成功沒有定式,但是有幾個能力是一定要具備的:
一 創業者一定要能堅持有毅力
楊歌認為這個非常重要,看的是一個創業者的抗壓能力,他以自己過往的投資項目和最近很火爆的《創業維艱>這本書來舉例,這里面提到所有硅谷成功的企業都遭遇過兩到五次瀕臨破產的困境,這就要考驗創業者在逆境中行走的能力,能不能堅持,能不能發揮自己的“逆商”讓自己的企業扭虧為盈,而不是輕易退縮甚至更改創業方向。
一 Vision、Decision和Execution
視野:上面提到過不多講,做的東西一定要符合市場需求。
決斷力:很多時候我們做決定,幾個方向可能都談不上對錯,這個決斷力指的是創業者不要瞻前顧后,一定要邁出這一步,繼而實現從0到1的跨越,在摸索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迭代才是好的創業者,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做決定上,從而錯失發展良機。
執行力:執行力對一個公司尤其是初創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創業者之間的執行力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楊歌舉了一個他投資項目的例子,這個創業者是牛津的MBA,他想開一家餐廳,但是他沒有任何餐飲和地產方面的從業經歷,在決定做這件事的時候,他馬上行動,每天密集看十幾家店面,一周后最終從100多家店面中選到了合適的地址,這種執行力是非常恐怖的,而有的創業者做事本來兩三天就能干完的卻最終拖了一個月,長此以往,差距就拉開了。
Energetic:楊歌認為優秀的創業者一定要像個永動機一樣,時刻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能量,帶領團隊和公司不斷向前沖,給大家帶來的是生機勃勃的希望,擁有強大的磁場和氣場。
也有創業者在這方面顯現不明顯,但是他內心非常的剛毅和執著,這也能給公司帶來深沉的動力,但是如果一個創業者很虛軟很沒力氣的樣子,從表面上就會給別人一種不穩定和不可靠的感覺,不管是帶領團隊,還是談合作找融資都是很難有說服力的。
自學能力: 自學的能力是創業者必備的能力,馬云從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到如今帶領企業在紐交所上市,這十幾年中他是一刻也沒有停止學習的。在快速變動的互聯網時代,楊歌認為優秀的創業者一定是能夠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他和他周圍做企業的朋友每天都會讀書。
"VR" 關于智能硬件和VR方面的創業,楊歌表示不看好現在市場上大多數的玩家,以美國的經驗來看,因為具備長期的技術積淀和對產業布局的深刻理解,任何一個尖端技術的發展都是由大公司來引領,他們提出需求,做好向導,然后很多中小型企業或者機構圍繞這個點做研發,最后才覆蓋到普通消費者。
現在中國市場上智能硬件領域的創業更多的是在針對消費級的市場,迎合消費者的心理,但是它們的出貨量和用戶數卻很難上來,達到百萬級,這與傳統互聯網千萬、億萬的市場相去甚遠,沒有收集到足夠多的用戶,也就無法產生足夠多的數據,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轉型做其他盈利。
VR領域的創業也是如此,楊歌認為目前進入VR市場還為時過早,因為現在還沒有出現一個大的開源平臺以及大公司的明顯布局,他認識的很多有志于進入這個領域的人都在大公司持觀望態度。
前段時間阿法狗擊敗了李世石,對于人工智能在未來的發展,楊歌說雖然他喜歡人工智能在大學時也編過神經網絡的算法,但是他也對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表達出了擔憂,就如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所說的那樣“我們得對人工智能(AI)十分小心,它的潛在危害性比核武器還要嚴重。 希望我們不僅僅是超級智能的生物加載程序。很不幸,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加?!?/span> 楊歌表示人工智能會對未來的商業環境產生重大影響,超過人類也只是時間問題,他認為現在人類處在強智能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工智能會在很多行業取代人工,而在未來的超智能階段,人工智能會具備感性的情商,就如電影《HER》中描述的情景那樣,從而全面超越人類,并引發倫理道德問題。不過他強調技術不會讓人變得更差,反而會逐漸讓人擺脫繁瑣的體力勞動,進入到更高級的腦力范疇中去,“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活法“。
楊歌認為當下火爆的內容創業可以看作是互聯網媒體和價值創新發展的一個產物,是一個引領新時代人群態度的一個口徑,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且具有積極意義,但就像前幾天Papi醬被廣電總局勒令停止在節目中爆粗口那樣,網紅文化的發展也需要規范化的東西,雖然劍走偏鋒以及一些過激言論可以迅速吸粉,但是不能超出監管部門的底線,另外在整體品牌上還要形成公信力,最終做成一個專業化的媒體。

??版權聲明:本文為希鷗網獨家原創內容,整理自嘉賓在微信語音講座模式開創者“CEO說”平臺的分享,轉載請注明來源。
4月24日,希鷗網與潛力股平臺、易一天使等機構聯合舉辦的“知名投資人對話創業企業家”活動在?重慶?舉行,參加請聯系微信:yuwenhui2016
2023-11-29 希鷗網發布了 《希鷗網:創業十年榮耀獎,致敬了不起的創業者》的文章
2023-11-15 希鷗網發布了 《三板斧論壇:創業的進階-中科奇勝CEO李琦將出席第九屆金鷗獎盛典》的文章
2023-11-07 希鷗網發布了 《致敬創新:Hospure赫純獲評第十一屆創新創業論壇行業影響力品牌獎 》的文章
2023-11-01 希鷗網發布了 《淺析大學生創業的雙面性》的文章
2023-11-01 希鷗網發布了 《鼎恒國際聯合創始人張舜韜登上納斯達克大屏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