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全國股轉系統的一則做市樣本股調整公告使得米奧會展(831822)成為焦點,由于公司任性地將轉讓方式由做市轉為協議,轉讓方式逆向變更也引起了市場人士的討論,那么為什么有些公司會做出將做市轉為協議的選擇呢?
?“鑒于米奧會展將于2016年4月11日變更股票轉讓方式,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根據指數規則,股轉系統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將自4月11日起將米奧會展調出三板做市指數成分股。”4月8日,米奧會展公告宣布變更轉讓方式的第二天,全國股轉系統官網上出現了上述公告。
除了米奧會展,還有指南針(430011)、奇維科技(430608)、捷昌驅動(830948)、明德生物(430591)以及華圖教育(830858)等公司也紛紛表示交易方式由做市轉為協議。特別是帝聯科技(831402)更是將做市轉讓的議案扼殺在搖籃里。早在2015年1月26日,帝聯科技第一次股東大會便通過了關于“公司將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協議轉讓方式變更為做市轉讓方式”的議案。時隔一年的1月6日,公司卻否決了該議案,宣布終止股票轉讓方式的變更,依舊維持最原始的協議轉讓方式。?
好好地做市轉讓,為什么放棄了呢,是對做市商累覺不愛了嗎?原因究竟為何,可以從案例中一探究竟。

今年1月18日,奇維科技曾經發布過《關于股票轉讓方式變更為協議轉讓方式的提示性公告》,同樣也是由做市轉讓交易變更為協議轉讓。奇維科技是一家嵌入式計算機、固態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2014年8月正式在新三板掛牌,掛牌近一年后,公司于去年7月份開始進行做市交易。
那么奇維科技在半年后再度變更交易方式的目的是什么呢?掘金三板研究中心發現,原來公司是要出嫁。去年11月16日起,公司股票便暫停轉讓進行重大資產重組,10天后,公司交代了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公司——來自A股的高富帥雷科防務(002413),雷科防務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8.95億元購買公司 100%股權并募集配套資金。按雙方簽訂的資產購買協議,奇維科技最終將在全國股轉系統摘牌,還要將公司形式由股份有限公司變為有限責任公司,做市轉協議也是其中重要步驟之一。
轉板也是促使企業做市轉協議的重要原因,米奧會展或許就是出于這樣的考量。去年11月,米奧會展曾經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向證監會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一旦上市申請被受理,公司股票將在全國股轉系統暫停轉讓。出現同樣情況還有捷昌驅動(830948)。捷昌驅動于去年1月采取了做市轉讓的交易方式,時隔一年后,公司3月份的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又通過了交易方式由做市轉為協議的議案,而在同時,公司發布了進入上市輔導程序的公告。

而擬IPO企業變更交易方式的原因,不僅僅像米奧會展那般簡單。根據《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規定,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斷后,凡在境內證券市場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含國有股的股份有限公司,除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均須按首次公開發行時實際發行股份數量的10%,將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國有股轉由社保基金會持有,國有股東持股數量少于應轉持股份數量的,按實際持股數量轉持。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企業成功轉板,國有股東背景的做市商手中的股票將被劃轉,就算掛牌企業不主動變更交易方式,劃轉壓力下,做市商也會主動退出的。
除了被并購時方便大股東退出和進行IPO轉板,還有什么原因促使企業逆向選擇協議轉讓交易呢?掘金三板研究中心并未發現明顯的案例,但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或許有其他原因。例如,有些企業可能不希望股權過于分散或是股東人數數量增加,根據證監會發布的《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新三板掛牌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后股東累計不超過200人的,證監會將豁免核準,而一旦超過200人則需要提交證監會審核,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等其他資產運作的環節也會增加,讓渡流動性來保障資產運作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辦法。也有人認為,相對于做市交易來說,協議轉讓更適合大宗交易等大手筆交易的進行,可以省去做市交易的部分環節。
在掘金三板研究中心看來,雖然在年初兩個月做市商的大范圍低價拿股引起很多掛牌企業的不滿,但在沒有集合競價交易的新三板,還離不開提供雙向報價的做市商,企業既然選擇了進入資本市場就必須重視流動性,交易方式變更不能任性。
研究員 ?江雨
(本文為掘金三板研究中心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正文前署名,否則視為侵權)?
歡迎關注掘金三板微信公眾平臺:juejinsanban?
“掘金三板”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大的新三板互聯網社區和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臺!
?掘金三板,新三板的投融資者都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