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杭州,極客創業營一樓還沒有入駐3F咖啡,夢想小鎮周邊的房價還沒有朝著姨媽紅飆升。今年事情于極客創業營而言,一樣又好像不一樣了。比如日常新苗的接納和信息輪換,比如團隊在濱江萬倫、江干九堡新增兩個占地面積1000平左右的園區即將開園,比如CEO的體重從110飆到130。
極客創業營的玩法是“本質投資公司”,背后是幫實、曲速資本等在杭州創投圈比較活躍的機構。環繞投融管退各個環節做相應布局,同時也做投后管理的垂直延伸。這個說法的直接表現是,和負責人施清華樓下約見的3F咖啡,打車從夢想小鎮前邊經過的駐客公寓,背后投資占股的都有幫實資本。投資驅動型的孵化器,“投” 和“管”是最純粹的線下落地,團隊將之前投資過的項目和發掘有投資意向的項目安排在孵化器,想要在半年的孵化周期內“將所能給予到的”最直接的給予創業者反饋。
對于入駐團隊的審核標準,施清華的表述是“將自己的態度定義為追求極致的一群人”。這個描述有點抽象,更具象化一點說,以做“互聯網極致開發”的團隊居多。這和孵化器的裝修風格幾乎融在一塊兒,木質+鐵,不超過冷調三色,極簡,性冷淡風。加上3360平方的建筑面積,入住率在60— 70%的開放式的辦公空間仍舊顯得有點空。
辦公場地是政府直接裝修,帶有“政府扶持”的標簽,挾之而來的利好因素是免租、能耗減免60%,團隊一定的補貼,以及注冊夢想小鎮給予的團隊2萬元創新券。入駐團隊在極客創業營所支付的是對水電和物業能耗的均攤,一個月大約是300出頭/工位。這也是極客創業營基礎日常的運營費用,被施清華稱之為“目前看來比較穩定的1.0版本”。
“作為創投,我們最重要的還是20—100萬的種子基金,發現好的項目直接進行投資。”施清華又強調一遍:“我們并不是搭建一個平臺將好項目賣給投資機構,我們自己本身就是投資機構。1.0版本投的不多,后續希望有更多自己的模式引進進來。”極客創業營同時有慣用配套的商標注冊、獵頭、公寓配套等增值服務,投資環節會在為創業者在杭州范圍內匹配一個創投合伙人級別的導師。
在施清華看來有價值的孵化器必然有鮮明的主題特色,能匯聚到和主題概念契合的優秀創業項目。“創業咖啡退而求其次是咖啡廳,孵化器退而求其次是房東。這是一個重資源的產業。我們和創業者之間應該是導師+合伙人的關系,孵化器本身就是提供創業服務,同時優秀創業團隊對孵化器的品牌塑造也是反哺。”
15年經過杭州市級評定的有接近50家孵化器。極客創業營地理位置處于阿里旁邊的夢想小鎮,杭州交通現階段的惡心狀態確是不是什么性感點,G20的召開讓政府更為重視城西創業創新的走廊,書面和行動承諾為創業者節省資金和時間、精力成本。只是看來需要一點時間。
在最初極客創業營提出眾籌人脈的概念,后續以“資本運營的方式上手還未有明確的法律界定來做規范”作罷。在談話末跟施清華聊到創業咖啡,他說他喜歡“冰加熱水嚼冰”,我覺得用這個狀態來形容極客創業營的孵化狀態也很適合。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