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深以為,去了一家大公司就是可以“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實際上只不過是一部大機器之下的小螺絲釘。無論李叫獸之前有多么輝煌的歷史,在百度這艘大船面前,依然是小角色。
一般來講,一個公司在重用一個人時,會考慮其在本公司的歷練與能力,特別是與本企業的基因是否匹配,是有相同或者相近的DNA,否則可能導致水土不和。李叫獸“空降”到百度當副總裁,多少都會發生“排異”現象。
李叫獸之前的團隊其實最擅長的是戰略規劃,而在創意上并沒有獨一無二的實力,更是對互聯網廣告比較生疏。李叫獸的長處在于當“一把手”,掌舵人,但是百度副總裁是干活的人,根本就不適合李叫獸。
另外一個人要成事,需要一個幫手,甚至是一個團隊。就比如相聲藝術,需要捧哏與逗哏一樣,缺一不可,而且還得提供適合相聲藝術表演的舞臺。百度給不了李叫獸這樣的“自由發揮”的舞臺,甚至將角色也拆了。
在2017年,一個做電子書的公司,想挖二少去做一個主抓向新媒體轉型的小部門管理,但當時對方的要求只接受我一個人,我的團隊不接受。當時我毅然決然婉拒了,即便待遇還算不錯。
原因在于,這樣的“挖角”并不是提供舞臺給你,而是在有限的空間壓榨看得見的優勢,一旦優勢挖完以后,就立即棄之不用。李叫獸可能正在遭遇這樣的經歷,對李叫獸本人來講是一次傷害。
根據目前的消息是,最年輕百度副總裁李叫獸被架空,下面的團隊整體解散或者獨立,內部轉崗。這實質上是對李叫獸帶領的團隊以及其本人能力的懷疑,甚至是否定。這樣下去,李叫獸可能最終是待不下去的。
事實上,在今日頭條和騰訊的夾擊之下,百度在廣告上的優勢漸漸失去,無論是李彥宏本人,還是挖來的李叫獸,都很難逆轉當前的局面,至少很難在短時期內逆襲。李叫獸的所要承擔就是“過渡”而已。
當然,百度這樣做,也是情非得已,畢竟百度是一艏大船,承載著數以萬計的股民與員工的大船,砍掉或者解散掉李叫獸的團隊,也是基于業績需要。一個公司所做的每一項項目,都是為了賺錢而去的。
實話講,李叫獸不適合在百度擔任副總裁,他應該早一點離開百度,遠走高飛,東山再起,才是最好的路徑,畢竟李叫獸還算年輕,還有一定的老本用來再度出發,在晚一點,可能就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