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在今天的人大記者會明確表態,注冊制一定要搞,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發展將有助于注冊制改革,注冊制不可以單兵突進。
但是,你知道,市場普遍在等新三板轉板的消息。不過,今天的發布會沒有這個消息。
估計很多二級市場投資者會失望,但作為長期看多新三板的讀懂君,這個消息并不奇怪。去年讀懂君已經寫過一篇文章《別再問任何有關新三板轉板的事情,就是不想讓你轉嘛》。
當時原文是這么寫的:“證監會市場部主任霍達在新聞吹風會上表達的意思是這樣的,企業在新三板大有可為,不要把新三板當做到滬深交易所上市的前期階段。在現有的法律體系下,要去滬深交易所上市需要通過公開發行的審核程序,這種意義的轉板已經實現了。
讀懂君認為,市場對新三板的所有顧慮應該可以打消了,因為很明顯,新三板已經被當作和上交所、深交所平行的交易所看待,所以讀懂君非常期待未來3年的政策,相信會遠遠超出市場預期。”
實際上,如果轉板政策推出,對新三板的長遠發展未必是利好。
不信來看看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相關數據。看完你就知道新三板公司到底有多少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
讀懂君梳理了創業板上市的幾個條件:1、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2、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于1000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于5000萬元。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者為計算依據;3、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于2000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4、發行后股本總額不少于3000萬元。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的相關數據,不考慮設立年限,只考慮財務指標,現有新三板5992家公司中共有2223家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占掛牌公司總量的37.1%。
也就是,每3家新三板公司就有1家符合創業板上市的財務條件。
考慮到新三板公司整體的營收增速及凈利潤增速,2015年年報披露結束之后,會有更多公司符合創業板上市要求。
真轉走了,對新三板有什么好處?下面是已經提出ipo的100多家公司,各位可以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