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papi 醬的橫空出世帶熱和強化了短視頻的概念,有人說,她重新定義了 “網紅”。的確,伴隨著互聯網歷史的演進,“網紅” 不斷變換著模樣和定位。
![]() |
如果你還以為 “網紅” 僅僅代表著大長腿和錐子臉,你可能真需要補補課了。近期 “網紅” 舞臺上的最強光,無疑打在了短視頻達人們的臉上。
短視頻達人木子小佳佳曾在飯局上碰到一個正經學表演出身的朋友,對方平時會參與一些影視劇的制作,科班出身自帶光環。
野路子的佳佳對學院派一向心馳神往,態度上自然畢恭畢敬。不過對方自有學院派的得意,言語中滿是對佳佳的 “同情”。
對方告訴佳佳,自己業余時間會參與網上一些小短片的制作,“半年能有兩三萬收入呢”。
這份得意讓佳佳感覺莫名其妙,“我現在一個月少說也有兩萬多啊。”
一個微視倒下去,千百個達人站出來
說起國內短視頻興起的歷史,有款軟件不得不提,就是騰訊 2013年9月上線的微視,這款在 2015年3月被宣布戰略放棄的視頻應用雖然只有不到兩年的壽命,但卻用海量廣告砸出了號稱 4500 萬規模的用戶,培養了短視頻領域的第一代 UGC 們。
![]() |
佳佳當時剛剛結婚,沒有工作,正處在 “我的人生啊,何從何從啊” 的迷茫階段,沒什么打發空余的時間,在手機上看搞笑視頻成了為數不多的消遣。
那時候的佳佳靦腆內向,眼瞅著人生就要往家庭婦女方向奔去的時刻,她迷上了一個叫 “黃文煜” 的視頻達人,他的視頻,都是又萌又可愛又搞笑。跟少女時代追的那些明星不同的是,佳佳覺得,這個人離自己很近,因為 “很真實、很生活”。
能看的視頻都看了,佳佳就琢磨著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要不我自己也拍一下試試?” 這個時候手機已經能解決拍攝、剪輯、配樂、上傳等一系列問題,技術上不存在門檻。加上佳佳正好有個做廣告策劃的弟弟,一切水到渠成。
就這樣誤打誤撞地,佳佳進入了短視頻的圈子,對她來說,算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讓佳佳著迷的黃文煜是一枚正經的 90 后小鮮肉,當時他大學尚未畢業,在實習期思考著未來職業規劃的時候,接觸了當時風靡的 GIF 快手,那是視頻時代尚未開啟之前,搞笑領域最為直觀簡潔的呈現方式。如今微信中仍舊火爆的動態表情不少正是脫胎于那個年代。
從段子手到網紅
“那時候從沒想過要把它(短視頻)當成職業來做。” 現實中的黃文煜是個羞澀靦腆的大男孩兒,一點不像視頻中伶牙俐齒。
![]() |
| 能扮丑、能賣萌、能搞怪,一名網紅的必備素養,圖為黃文煜。 |
憑的只是興趣,以及大學時代無處安放的躁動和時間。讓黃文煜沒想到的是,幾則無心之作意外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
當時他對 “大量” 的理解是,“破萬就是大量了吧?”。賬面上有幾萬粉絲的時候,是黃文煜最高興的時候,比后來擁有幾百萬粉絲都高興。
“坐公交車的時候都故意玩手機,把自己的主頁露出來,心跳加速,希望被人認出來。”
對于一名待業大學生來講,突然到來的關注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畢業后,黃文煜得到了一份糗事百科的 offer。
這家專做段子生意的公司進一步釋放了黃文煜體內的搞笑天性,快手之后,他有了微博,微博最活躍的時候,除了各行各業的意見領袖、公知大 V,漲粉最快的就是段子手們。
有了幾百萬粉絲后,黃文煜正式躋身 “網紅 “行列。
網紅經濟學
歷史的掩替總是無聲無息,兩三年光景,智能機和 Wi-Fi 普及,4G 時代駕臨,短視頻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2013年 秒拍和新浪微博的合作讓微視和快手時代的自娛自樂,演變為徹底的全民狂歡。到 2014年8月 冰桶挑戰霸屏社交網絡時,對萬千普通人來講,視頻時代真的到來了。
短視頻網紅演進史:段子手的基因,創業者的野心糗事百科工作一年后,工資由三千漲到兩萬五,但黃文煜最終選擇了辭職,主打輕松幽默的段子手們掀起來組團開公司的熱潮,“搞笑和賺錢,大家都是認真的。”
總經理是出了 50 萬啟動資金的投資人,副總是黃文煜,團隊集合了好幾個網紅,想做影視劇方面的嘗試。
比較不明智的是,公司開在了鄭州。公司最終沒能開下去,除了本身的問題,就是那陣子微商如火如荼,手握粉絲的大小網紅如果想要趁機撈一筆,簡直分分鐘的事。
人心不齊,有的人干著干著覺得沒前途就去接微商廣告去了。
這期間佳佳在秒拍、美拍等視頻平臺上已經有幾十萬粉絲,最夸張的時候,“100 個人加我微信,80 個是微商”。廣告價格也不等,少的一兩千,多的能上萬。
黃文煜就記得那時候朋友圈里有曬豪車的,有天天換女朋友的。視頻時代的網紅們,只要在視頻里加個貼片廣告,或者粗暴的打出聯系方式,就能變成錢。
蠻荒時代終結
朋友圈微商干一票不賺回頭錢的性質決定了其曇花一現的生命力,隨著相關政策的收緊,以及大型電商的擠逼,微商肆意圈錢的時代走向終結。
黃文煜至今覺得當時沒跟著混微商圈子是個正確的選擇,一是自己從沒想過要拿名聲去害人,新聞里那些假面膜受害者之類的新聞總讓他覺得心驚肉跳。二是他承認自己的遲鈍,“沒有商業頭腦”。
鄭州的項目失敗后沉寂了一段時間,黃文煜跟朋友黃小丑打了一通電話。
黃小丑也是一位微博紅人,知名 PS 大神,“PS 惡搞系列” 的早期作者,此前網絡上流傳甚廣的明星 PS 圖片,大半出自黃小丑之手。
同時,黃小丑也是黃文煜的 90 后福建老鄉,大學期間已經創業賺過一大筆錢。2013年,黃小丑受李開復邀請來北京創業,從事互聯網產品研發和 90 后用戶心理研究,黃文煜與他正是在這期間認識。
在這通電話里,兩個好基友決定攜手創業,黃文煜懂內容,黃小丑懂市場,一拍即合,說干就干。
從商業眼光看,黃小丑覺得黃文煜的 “沒有商業頭腦” 是好事,大量微商廣告侵害粉絲利益,順帶也砸了幫忙吆喝的網紅的招牌,幾年中這樣死掉的網紅不計其數。
倒是黃文煜,幾年中粉絲一直比較穩定的增長著,算不上大紅大紫,但也一直沒有遠離公眾的視線。
“所以他會有更長久的生命力。”
內容決定壽命
春節前后,papi 醬的大火讓引起了短視頻圈子不小的震動。作為一名戲劇導演專業出身的選手,papi 醬所呈現給大眾的更專業的表演、配音和剪輯,一定程度上召示著短視頻圈子草根時代的結束。
拿佳佳的朋友圈來說,合作伙伴 “三百萬” 曾是一名淘寶賣家,作為微視時代最早的一撥兒玩家,三百萬接觸短視頻完全是出自興趣。
他的第一條短視頻是路上碰到的一起車禍,結果意外被推到首頁,“特多人點擊,一下子就火了”。
另一名伙伴顧得原本來是美發店店主,一次去美國旅行,“看到帝國主義的大美河山就忍不住想拍一下”,結果也被以網友旅行見聞的形式推薦到了首頁,一下子漲了好多粉。
一個段子手的日常是,吃飯睡覺想段子。三百萬介紹說,決定做短視頻后,困擾自己最多的就是 “今天拍什么”,他和伙伴們會花大量的時間瀏覽網上的搞笑段子、熱點新聞,以求找到拍攝靈感。
papi 醬的突然走紅讓草根選手們有些許的擔憂甚至嫉妒,他們并不掌握多么高深的理論,但都意識到 “內容” 才是決定自身壽數的關鍵。
跟平面時代的網紅們紛紛開淘寶店不同的是,短視頻時代的網紅們,似乎更愿意分 “內容創業” 的一杯羹。
目前,三百萬正計劃組建公司,搭建專業的內容生產團隊。
由于對內容本身的剛需,三百萬判斷,未來最吃香的行業會是:編劇。
黃小丑和黃文煜看得更為透徹,早在 papi 醬僅有 20 萬粉絲的時候,黃文煜就判斷 papi 醬一定會是未來之星。除開表演功底和專業剪輯,papi 醬在打造 IP 方面的嘗試也給了他們不小的啟發。
“我們不像網紅,更像創業者。” 在黃小丑的規劃里,黃文煜包括自己公司旗下的其他網紅,未來都是一個個獨立的 IP,微商時代的那些小錢,可以成百上千倍地賺回來……(文章來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