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掛牌企業,尤其是傳統意義上有望獲得更大資本運作空間的優質企業,面對創新層和IPO會做出什么選擇?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持續跟蹤了解到,此前,新三板眾多優質企業開始陸續接受IPO輔導,這樣的消息一再刺激著已經非常低迷的市場。
而在日前的3月4日,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透露新三板分層機制預計于2016年5月份正式實施,創新層的政策信號更為明朗。
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和做市場,在與記者溝通中,呈獻給市場其視角下更鮮活的選擇案例。
摸底企業主傾向
至于眾多新三板企業轉戰A股的原因,北京地區一家大型上市券商成長企業融資部的人士講道:“二級市場的低迷只是很多新三板企業開始動搖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從分層征求意見稿公布之后市場陷入了政策真空期,另外轉板的機制仍不明朗。”
除了新三板本身的因素之外,外部政策的變化同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015年11月6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鄧舸宣布IPO重啟。也正是在IPO重啟之后,新三板接受IPO輔導的企業數量開始變大。
另一方面,在新《證券法》出臺之前,人大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要求,調整適用現行《證券法》關于股票核準制的規定,對注冊制改革的具體制度作出專門安排。
“各種因素合力觸發了去年年底至今一批新三板企業轉戰IPO的選擇。”北京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新三板企業主的選擇可能在最近又出現變化。根據最新的市場信號,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高利分析指出:“從改革的推進來說,特別是注冊制,去年,包括年初制定的規劃里都是把這個注冊制作為一個重點,但是今年沒有再強調這塊,沒有把它作為今年的重點,說明可能在這方面非常謹慎。我覺得可能會暫緩推出。”
而此時,有關新三板分層的消息卻逐漸多了起來。
3月3日,全國股轉系統發布《關于做好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技術準備的通知》,要求各機構在2016年3月31日前做好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相關的技術準備工作。同時,全國股轉系統擬定于2016年4月份組織掛牌公司分層信息揭示的全市場測試。
這也是全國股轉系統發布分層方案征求意見稿3個多月后,首現官方分層動態。
隨后3月4日,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透露新三板分層機制預計于2016年5月份正式實施。
“目前IPO排隊的企業已經超過700家,這并不包括新三板上這些接受IPO輔導的企業。注冊制推進放緩,IPO每年消化企業的數量有限,而另一方面分層實施后,創新層的企業可能會享受更多制度紅利。相比之下,和當年很多企業選擇新三板一樣,如今企業也將用腳投票。”一位國泰君安承做新三板業務的人士說。
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甚至表示,分層機制實施后,更多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會去創新層掛牌,這樣時間短,制度靈活,受資金追捧,估值也不低,就會倒逼A股存量改革。
創新層紅利對標創業板
目前絕大多數接受IPO輔導的新三板掛牌企業,登陸A股的選擇有兩種。一是創業板,另外一種選擇便是尚在籌備中的戰略產業新興板。
但無論是哪種,時間成本是企業首要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我們了解,戰新板會優先考慮排隊滬市主板的企業。”滬上一家券商投行部的人士透露。
而創業板方面,新三板企業則需要與超過700家的企業一起排隊等待漫長的IPO流程。
“這樣一比較,創新層今年5月就能實施對很多企業來講是看得見的好處。”前述北京地區券商人士表示。
實際上,創新層未來的政策紅利也絲毫不亞于A股市場。
全國股轉系統曾表示,創新層市場將以提高市場效率為核心持續推進制度創新,優先進行融資制度、交易制度的創新試點。
另外,還將對創新層掛牌公司建立一次審批、分期實施的儲架發行制度和掛牌公司股東大會一次審議、董事會分期實施的授權發行機制,加強融資定價指導、限售管理和募集資金使用的管理;探索并購貸款和并購基金的可行性。
除此之外,監管層還表示會放開掛牌同時定增時新增股東35人的限制。
“根據此前的承諾,制度創新會優先在創新層嘗試,如果掛牌同時定增放開35人股東人數的限制,除了不是公開發行,這與IPO在很大程度上非常相似。另外,如果能夠推出集合競價,創新層在交易方式上也將趨同于A股市場。”前述國泰君安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