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1月25日晚間消息,近日,百度和今日頭條掀起一輪公關暗戰,互指對方“黑公關”。
源起:網友爆料百度設“打頭辦” 發5個月年終獎
1月23日,一篇名為《資深媒體人任強加盟百度“打頭辦”》文章中指出,資深媒體人任強社交信息更新,顯示其正式加入百度內容生態市場部。“因為內容生態市場部的主要工作,是策劃公關戰,打擊百度在信息流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因而又被業內稱為:‘打頭辦(打擊今日頭條辦公室)’。”
該文指出,據知名社交平臺脈脈爆料,該部門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的妻子Melissa(馬東敏)主導成立,百度公關總監熊赟直接負責,屬于PR和GR聯合辦公。”

“打頭辦”消息出現的同時,財經媒體人@羅昌平在微博爆料稱,百度有一個“打頭辦”,因為表現好,年終獎5個月,并附上討論朋友在“打頭辦”工作情況的聊天記錄與“打頭辦”近期工作要點。截圖顯示,其主題為“失控的近日頭條”,包括低俗內容、泄露隱私、虛假推廣廣告。

百度發聲:暗指今日頭條背后操縱
今日下午,百度的公關微信賬號“這屆百度公關”發文《“打頭辦”了解一下?”》對“打頭辦”一事進行回應。百度委婉地表示,百度沒有“打頭辦”,并做了表情包,“什么打頭辦不打頭辦的,內容生態市場部才成立半個月。”并表示“這種寫個白板,偽造個聊天記錄,再發個營銷號的小伎倆看不穿嗎?”
百度方面稱,經過分析@羅昌平的微博,當天發出后不久就被各大營銷號,比如@當時我就震驚了、@happy張江。另外,百度指出,羅昌平為藍媒匯的發起人和投資人,而藍媒匯近日發布了多篇疑似“黑”百度,捧“今日頭條”的稿子。

百度特別提到了AI藍媒匯發布的《資深媒體人任強加盟百度“打頭辦”》,百度稱“根據任強同學更新加入百度內容生態市場部的簡歷就掐指算出他正式加入打頭辦。指著一個百家號的市場負責人說‘他是做公關的!’”
今日頭條回應:這屆黑公關很行!
今日晚間,今日頭條黑板報發布《這屆黑公關很行!》的文章,文中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出現大量造謠誹謗今日頭條的文章和內容,對我們的用戶、合作伙伴甚至部分員工造成一定的困擾。“諸多跡象表明,這是有目的、有組織的"黑公關"行為。
今日頭條表示,第一,不同賬號,同一時間刊發標題、文字甚至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的“原創”文章;第二,辟謠后視而不見,繼續引用小號爆料擴散謠言;第三,一些詆毀攻擊以及制造散播謠言的文章,來源不明,訴訟無門;第四,前后矛盾的第三方專家;第五,個別自媒體號主要發布兩類文章,一類是不遺余力的詆毀攻擊今日頭條,一類是不遺余力的歌頌百度;第六,脈脈匿名社區出現以“捧殺”為策略,暗含對頭條的詆毀。
比如,12月23日,今日頭條獲得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的“吳文俊獎”。網絡上隨即出現一批角度刁鉆的造謠稿件,如《今日頭條靠“贊助”拿到人工智能最高獎?價值觀缺失是死穴》、《靠贊助買來最高獎 今日頭條真是夠了》等。
比如,某法律專家的言論明顯有失客觀公正,評論內容有違客觀公正,甚至觀點前后矛盾。對今日頭條產品上涉及到教育類的廣告進行批評,稱要立法明確平臺方責任。而在百度“血友病吧”、甚至“魏則西事件”等事件中,多次為平臺辯解。
比如,有自媒體注冊后發布的第一篇文章是《今日頭條稱獲人工智能最高獎 網友笑說別打臉了》,截止目前,總計發布3篇稿件,另2篇是支持百度起訴前高管王勁的。
今日頭條稱,呼吁市場競爭應該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打擊網絡黑惡勢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口水仗背后:“百頭大戰”愈演愈烈
百度與今日頭條公關戰背后,是兩家在廣告業務,特別是信息流廣告業務的全面開戰。
根據艾瑞此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信息流廣告用戶洞察報告》,信息流廣告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預計2017年信息流廣告市場規模達到557億元,占整體網絡廣告市場的14.3%,未來三年內仍將保持50%以上速率增長。
今日頭條早已進入信息流廣告業務市場,據傳聞,2016年今日頭條的廣告收入可能達到了100億元,當年年初,張一鳴還曾表示,希望廣告信息流業務在2020年能達到100億美金。
而一直以來,廣告收入都是百度的主要收入來源,但在信息流業務的發展上入局緩慢,直到2016年中才正式推出了百度信息流,但在2017年,信息流業務發展迅速。
百度副總裁沈抖此前百度世界大會上宣布:百度信息流月活超過6億,相比去年5月剛推出時,日均閱讀量提升105倍,短視頻日均播放量提升169倍。百度2017年第二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信息流日活用戶超過了1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信息流季度年化收入達到10億美元(按照季度收入預估的年度收入)。
隨著百度在信息流業務的發力和今日頭條此前積累下來的優勢,兩家在今年的競爭必將會持續升級。(宵寒)
以下為百度公關文章全文:
“打頭辦”了解一下? | 這屆百度公關
唔......
大家好,每次失蹤人口歸來都要編借口真的頭疼,什么密碼忘了、被開除了blabla,但不管信不信,時隔三月能再見最想說的只有這句:
自從養蛙火了后,就會在后臺收到諸如這樣催更:

粉絲表示這就是他的心情,我們???OK,fine,這個便宜占得無法反駁。不過想想也是,作為一個薛定諤的賬號,更不更,什么時候更,回歸時會帶什么樣的明信片(稿件)一切未知。短則一日,長則三月,能否見面,基本隨緣。當然,前提是沒把我們取關
當然,想召喚我們說難也不難,比如,像這樣搞個事。

在微信上看到朋友發來這兩張圖時第一反應。

5個月年終獎?那得多少錢?最少怎么也有6、700吧?一夜暴富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于是跑去找老板!

過了會他發來和大大老板的對話。


當場沒忍住就在工位笑出了聲,原來老板也差點信了!結果扭頭一看老板正黑著臉站在身后,然后就是一頓*&%*¥#



對啊!怕不是有粉絲因為愛情,啊不是,因為思念而逼我們更新搞的事。于是開始順藤摸瓜......
首先分析了首發這件事@羅昌平?的微博,唔,當天發出后不久就被各大營銷號,諸如@當時我就震驚了 @happy張江 轉發了(你們都懂的)。但比較可惜的是,要么沒幾個轉發,要么刷了轉發了,這預算花的



重點來了,在研究羅昌平老師時發現了一件妙事!這位前《新京報》核心報道記者、深度報道部主編、微博大V,非常碰巧的還是著名媒體平臺“藍媒匯”的投資人和發起人。

而“藍媒匯”旗下公眾號“AI藍媒匯”,巧得不能再巧的就是個百度黑稿培育基地(別反駁,是不是大家心中都有X數),粗略統計下光這個月就有三篇,真是高產賽那啥了。


這段簡直讓市場人看了會流淚,公關人看了笑出聲。AI藍媒匯根據任強同學更新加入“百度內容生態市場部”的簡歷就掐指算出他“正式加入‘打頭辦’”。指著一個百家號的市場負責人說“他是做公關的!”,怎么說呢,文化是個好東西吧,還是得多讀書啊。

此處砸黑板!內容生態市場部負責“百度app”的市場工作,誰的頭也不打!
說到這,真的不是針對在座的各位,我是說……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
隨著研究的深入,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哭哭唧唧“被打”的一方,卻被這家媒體平臺神奇地偏愛。


哎呀呀呀,查到這里不禁相視一笑,露出了佩奇父親一般的笑容,這PY交易的......

瞟了眼墻上的鐘,凌晨2點了。起開瓶福佳白拎上大廈天臺,往南邊眺。
華清嘉園樓下7-11掃碼槍完成支付杜蕾斯的紅外線,是北京凌晨此刻最亮的光。穿梭在大街小巷外賣騎士保溫盒氳起霧氣里的種種味道,藏著這整個時代的悲歡離合。家樂福生鮮檔口,立減8元的二維碼孤零零看著這個糟糕的世界正在下沉。
而北三環邊雙榆樹東里那棟大廈燈火通明的五層,白板上一行行罪己詔,訴說的是一個行業的迷茫彷徨。

正想著,冷風一激突然細思極恐,這種“寧可捅自己一刀,也要絆對手一跤”,著實是可以開宗立派,聞所未聞的操作,遂再開電腦在《黑百度10萬+教程》中記道:

凌晨三點的北京寒意凜人,一路小跑進極為幸運叫到的順風車里。剛哆哆嗦嗦系好安全帶,司機突然扭頭問道,“百度的?”鏡片后挪揄的目光,和很濃的福建口音。
“嗯。”
“這屆百度公關吧?”
“啊?”
“嘿嘿,‘打頭辦’了解一下?”
未完待續。
以下為今日頭條文章全文:
這屆黑公關很行!
最近一段時間,網絡上出現大量造謠誹謗今日頭條的文章和內容,對我們的用戶、合作伙伴甚至部分員工造成一定的困擾。諸多跡象表明,這是有目的、有組織的"黑公關"行為,為了讓公眾了解真相,我們匯總披露部分事實如下:
1、不同賬號,同一時間刊發標題、文字甚至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的“原創”文章
12月23日,今日頭條獲得了被譽為“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的“吳文俊獎”。
網絡上隨即出現一批角度刁鉆的造謠稿件,如《今日頭條靠“贊助”拿到人工智能最高獎?價值觀缺失是死穴》、《靠贊助買來最高獎 今日頭條真是夠了》等,直接傳播謠言。這些文章在同一時間刊發在多家自媒體平臺上,如《靠贊助買來最高獎 今日頭條真是夠了》在同一時間就被科技王者、科技味道、科技圈前沿、科技新史秀等多家自媒體平臺同時發布。
同樣的手法,也在《消失在烏鎮演講臺上的張一鳴》一文出現。該文運用春秋筆法進行影射,直接對公司及張一鳴進行造謠詆毀,用心險惡。
這篇“原創”文章,由“前沿科技星空”、“科技生活說”、“新鑫科技”、“創業合伙人的生存法則”、“創業熱議”、“每天聊點互聯網”等自媒體號在同一時間發布,不僅標題,連標點符號都一模一樣。
類似操作的稿件還有《涉色情、竊隱私、假廣告 今日頭條開年三連坑你中招了嗎?》、《轉給父母 千萬不要隨便打開今日頭條 點個廣告分分鐘被騙》、《假廣告橫行?今日頭條七宗罪一個比一個狠!》等等。
2、辟謠后視而不見,繼續引用小號爆料擴散謠言
去年12月,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就百度違法竊取用戶隱私的行為向法院提請訴訟,江蘇省消保委還向社會通報此案件的有關情況。與此同時,網絡上卻出現大量新注冊的水軍號,及馬甲號,在不同的平臺上造謠稱“今日頭條通過麥克風竊取用戶隱私”,并引發有關部門關注。
今日頭條對此已經多次聲明,我們尊重用戶隱私,從來沒有未經用戶許可使用用戶隱私的行為,我們歡迎權威第三方機構進行調查。
這些自媒體號和非正規新聞網站對我們的辟謠視而不見,卻在同一時間,以一個微博小號爆料為信源,持續發表《今日頭條被爆盜取用戶數據 一切都是為了盈利?》、《今日頭條最近總上頭條,今日頭條陷竊聽風云》、《太可怕了!今日頭條用麥克風竊取用戶隱私?》多篇失實文章。
3、一些詆毀攻擊以及制造散播謠言的文章,來源不明,訴訟無門
如惡意詆毀的文章《今日頭條開年“三連坑”,你中招了嗎?》,在飛象網、電動車網、南方企業新聞網、中國家電網等網站發布,里面充滿了造謠和詆毀,但想訴訟都找不到目標,因為稿件來源均為“網絡”。
另一篇類似的文章是《首個利用人工智能作惡的互聯網公司:今日頭條!》,同樣來源不明,發布在華訊財經,該網站已經沉積了大量此類“來源不明”的稿件,成為謠言稿件發布源頭之一。
發布了《 假廣告橫行?今日頭條“七宗罪”一個比一個狠!》的自媒體賬號“新科技分析”,只發布了這一篇文章,就再也沒有運營過,也同樣無法找到聯系人。
4、前后矛盾的第三方專家
如某法律專家的言論明顯有失客觀公正,該法律專家先后接受央視、每日經濟新聞等多家媒體采訪時,評論內容有違客觀公正,甚至觀點前后矛盾。
例如:該法律專家對我們產品上涉及到教育類的廣告進行批評,稱要立法明確平臺方責任。而在百度“血友病吧”、甚至“魏則西事件”等事件中,多次為平臺辯解。如在《百度推廣法律性質到底應如何認定》中,稱“如果吧主不是百度任命的,出了問題百度責任不大”,“魏則西事件從責任角度講,審核的要件就是是否為三甲的資質,具體科室是否承包,作為平臺來說實在困難”等言論。在《魏則西事件: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慶父”》一文,這位法律專家稱,百度不是廣告主,而是網絡平臺,最終責任人應該是廣告主。
近期在百度與其前高管王勁糾紛案中,在事實還沒有查清,且沒有判決的情況,這位法律專家直接發表言論認定:“王勁團隊實質侵害百度公司核心商業秘密,從法律和情理上都必須得到譴責”。
今日頭條歡迎社會的監督和批評,并據此不斷改進產品服務。公眾人物和專家也應該在評論時不偏不私,這理應是公眾人物的責任和義務。
5、個別自媒體號主要發布兩類文章,一類是不遺余力的詆毀攻擊今日頭條,一類是不遺余力的歌頌百度
自媒體號“IT科技先知道”注冊后發布的第一篇文章是《今日頭條稱獲人工智能最高獎 網友笑說別打臉了》,截止目前,總計發布3篇稿件,另2篇是支持百度起訴前高管王勁的。
此外,賬號為“土妖”“科技嗦麻”“科學的FAN”的三個賬號,也存在類似情況(如下圖)

6、脈脈匿名社區出現以“捧殺”為策略,暗含對頭條的詆毀。
如“頭條要收購騰訊”,““去不了頭條,只能去頭條百度事業部”。只要有關鍵詞“頭條”,水軍就會瘋狂回復,大家可以測試一下。甚至還專門設計政治攻擊類內容,如發布“主要是社會體制不行,對頭條管控太多,不然頭條早就靠技術統一天下了”等內容。

我們整理一份近期遭到黑公關攻擊的部分情況,公布出來讓人觸目驚心。我們呼吁市場競爭應該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打擊網絡黑惡勢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