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云網北京】2月18日報道(文/趙子瀟)
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科技公司,蘋果和谷歌在各個地方都在暗暗較勁。他們不會放過任何走在前端的科技,比如虛擬現實。雖然這兩家公司起步比不上Oculus、索尼和HTC,但他們確實步步緊跟。
上個月蘋果向媒體確認,已將虛擬現實領域頂級專家道格·鮑曼招致麾下。這位虛擬現實專家的上一站是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職位為計算機科學教授。道格·鮑曼曾經擔任谷歌首席虛擬設計師,足以證明他在VR領域的地位。
而就在消息發布后不久,又有媒體發現了谷歌招聘VR人才的信息。信息顯示,谷歌正在尋找“VR 硬件工程技術總經理”和“VR 工程項目專家”等崗位,分別負責“推動我們日益增多的產品組合的設計和執行,開發消費電子產品,組建相關產品團隊”與“參與到硬件的開發”。顯而易見,谷歌并不滿足做一款簡單的紙板VR硬件。
近幾個月來,頂尖的VR頭顯設備相繼發布,獲得好評。這些公司收到評價后會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而產品尚未面市的公司,會想方設法做一些創新,把人們的吸引力拉過來,爭取“一鳴驚人”。
在高速發展的虛擬現實行業里,想要加快速度就必須擴張團隊,于是幾家巨頭暴露出了對人才的渴求。國際上三天兩頭就會曝出巨頭為布局VR而挖墻腳的消息,最常見的莫過于Facebook與旗下的Oculus、谷歌、微軟和一直隱藏實力的蘋果。除了上文提到的道格·鮑曼,為HTC Vive發布有著杰出貢獻的杰夫·加蒂斯在去年11月份加入了神秘的Magic Leap,擔任產品市場部負責人;YouTube也從Jaunt挖來其副總裁Scott Broock,任命為“全球VR傳教士”。
獵云網(微信:ilieyun
)整理了近一年來國際VR公司或部門的人才流動情況,資料來源于網絡,未必完整:

這當然和虛擬現實的火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在高盛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正常預期下,只要能夠解決設備的移動性與電池續航問題,到2025年VR/AR產業將開辟800億美元的市場。其中硬件營收達450億,軟件營收達350億。而在積極預期下,市場份額最高可達1820億美元,與現在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份額(1110億美元)與電視的市場份額(990億美元)相當。
反觀中國,雖然資本瘋狂涌入,不過我們很少看到VR領域高管流動的情況。獵云網分析,原因可能在多個方面。
首先,在國內,真正把VR做大的公司不多,大部分還處在早期階段。拿到B輪的公司寥寥無幾,而巨頭也不過是瞄準,等待最佳時機。
其次,跑出來之后,每家公司關注的方向也不太一樣,導致對人才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就算是暴風、樂視等大企業,布局VR的思路也肯定存在差異化。在創業公司中,這一點尤其鮮明,在產業鏈里如果找不準方向形成自己的優勢,那么后果會很可怕。但是,公司與公司之間,在某些方面本質都是相同的,即便方向不同,挖人的幾率仍然存在。
第三,人才的流動性不大。這又與多方面掛鉤。
由于行業剛剛興起,真正懂的人確實不多。而一些有前瞻性,又懂一些技術的人希望趁熱自己干出一番事業。有數據統計,2015一年成立的VR相關公司高達上百家,比起2014年的數十家又上了一個等級。小公司分散意味著人才的分散。
地域的分布也是原因之一。中國的創業公司大多處在北上廣深以及省會城市,距離相對較遠,所以就各個區域而言,人才的流動性不大。
第四,特別適用于VR的技術人才十分緊缺。當前的核心技術人才分為圖形圖像、輸入算法、交互、光學等幾大類,能熟練將這幾項技術運用在VR上當然少之又少。VR熱播的創始人張慶浩告訴獵云網,就算VR熱播主營業務是視頻內容,可是在播放器的界面設計需要理解VR的引擎和交互才行,僅僅做一個初級版的界面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實際上,我們把以往任何火熱的人才流動情況套在VR上同樣適用。第一階段,行業需要大量人才但人們都沒有進入;第二階段,行業缺人但人才相對豐富,這時挖人就出現了;第三階段屬于人才和行業都充裕,達到人才自由流動,就好像今天的游戲行業。
Nibiru睿悅信息CEO賴俊菘認為,目前國內就處在第一階段,行業內需要更多人進入。在經歷一系列洗牌重組之后,預計今年底第二階段會浮出水面。
不過,對于初期來說人才更加是個難題。國內雖然沒有頂尖人才跳槽的消息,但是日常的“小打小鬧”必不可少。虛擬無限的創始人曾戈向獵云網透露,曾有某公司假冒他的名義向人事部發郵件要求寄員工花名冊。還有曾經被曝出的暴風魔鏡公開招募合伙人,并開出豐厚的待遇條件。面對兇猛的人才渴求,到底能感染多少人投向他們的懷抱,我們也無從得知。
曾戈說,虛擬無限團隊都是從共患難走來,感情一直很深,所以人才被挖走比較困難。睿悅的情況和虛擬無限差不多,公司從13年成立之后,僅在去年,北京有一人被大公司挖走。
在獵云網調查待遇變化時,北京某VR公司創始人告訴筆者,最近一兩年內,員工薪資增長幅度在30%-50%之間,以技術人員為主。VR領域走高是原因之一,但是也不排除經濟指數上漲等原因。
除技術人員外,筆者了解到,其余崗位薪資與其他行業相比無太大變化。另一家VR公司市場部員工告訴筆者,從之前的互聯網公司跳槽到這里,薪水有一定提升,更多還是源于興趣愛好才轉向VR行業。
在拉勾上搜索“VR”,獵云網找到27個相關職位,愛奇藝、酷6等大公司占據一半左右,薪水在15-40K不等;初創公司沒有這么強的資金實力,招聘工程師居多,薪水在5-15K不等。
依舊是拉勾,獵云網搜索與VR重合度比較高的“游戲”,數量有500+,基本上產業鏈全部職位都能覆蓋。由于要求職位比較雜亂,僅從工程師這一分類來看,游戲公司和VR初創公司在此分類下的薪水相差不大??梢钥闯觯笮推髽I的資金實力和在VR方向的投入還是很大的。
那么,作為創業公司,如何才能防止自己的團隊被挖?
1.物質層面,說白了就是現金加上期權。工資的增長、獎金的發放以及期權是激勵員工的有效方式,也是留住人才的辦法。
2.人才靠培養,如果創業公司沒有實力聘請到許多大牛,那么人才培養的策略很適合他們。和一些高校戰略合作關系,靠他們輸送人才,培養起來比較輕松,忠誠度也相對較高。
3.確定本公司的方向,和在做的事情是否正確。這一點也可以放在開頭,創始人要分析到自己公司的優勢在哪里,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員工才有可能死心塌地。
4.尋找傳統行業的人才進入VR。真正懂VR的人可能不多,讓傳統行業,或者一些互聯網企業的人才認識到這種新興科技,勇于嘗試的人自然會樂于接受。
5.被收購。和挖人的概念類似,但不完全相同。初創公司確實會面臨人才和資金的雙重壓力,整支團隊的執行能力和默契度無疑比個人更加強大,并且依然在做同樣的事情,那么對于某些創業公司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
VR行業的不穩定性依舊存在,其他行業諸如互聯網金融、O2O等火熱程度不減,資金流動或許更加安全。所幸我們能夠看到有人為之做出努力,暴風魔鏡的現任CEO前身為天天動聽的創始人;三星中國技術院首席研究員與研發主任馬賡宇博士跳槽至凌感科技擔任技術副總裁……案例不多卻給人鼓舞。2016絕對不是一個新的開始,也不意味著失敗。
?
?
如果你也對虛擬現實感興趣,或者有不同的見解,歡迎交流?!緕haozixiao@lieyunwang.com】
1.如轉載,請在文章首部明顯處注明原出處轉自獵云網(www.lieyunwang.com)
2.不得修改文章及文章產品配圖,不得刪除文章中獵云網標識。
3.不得在違背文章本意情況下進行文章首圖標題修改。
尋求報道點這里;找項目點這里;找投資人點這里!
AD:入駐獵云投融資對接平臺,啟動高效融資!我要創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