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1月29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到5623家,就掛牌企業來說,新三板接近于A股市場的兩倍,融資環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新三板,他們也被新三板的許多謊言騙到過,小編為大家梳理了以下八個在新三板最為常見的謊言,大家自查有沒中招過。
謊言一:上了新三板就能融資
許多企業老板以為上了新三板就能融資,說新三板里頭,一大票子有錢人擠破頭想投項目,真的是這樣嗎?
解讀:咱先算筆帳,上新三板首先你得把公司改成股份制,股改之后的管理又是一個大問題。另外,上新三板需要各種手續各種審查,還要大把花錢。最心疼的還是補繳稅款,之前費盡心機避開的稅款一口氣全交了。上市后吧,又得找一個董秘,如果你是鄉鎮企業家那就更慘了。想融資的時候,券商不一定會給你融資了,為啥?要融資,首先你得有個漂亮的財務報表,把業務做好才行。歷經千辛萬苦融資到了,卻是這么個結果。有明白人說出來才知道,一般的小企業在新三板沒有1000也有800,這些企業都是融不到錢的,找誰說理?
想在新三板上面混,要么,就就老老實實賺錢慢慢來,等兩年企業真做起來了,再融資效果會好很多。要么,把主辦券商換了,找一個會玩的券商。弄個現在流行的“互聯網+”之類的有可能會有人投錢。
謊言二:上了新三板就能轉板
許多企業老板都認為,上了新三板就能轉板去創業板或者主板了。
解讀:實踐中企業家還有這樣一種認識,那就是我知道掛牌新三板不是上市,但是也確實離上市不遠了。這里面包含兩個基本理念:新三板可以轉板上市,新三板必然可以轉板上市。這就從另外一個角度給了企業家一個幻覺,那就是既然直接上市有那么多企業可以排隊,那么我還不如掛牌新三板等著轉板呢。轉板機制應該是新三板掛牌運行的必然要求,但是轉板真正開始還需要等很多因素和條件都成熟,目前來看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謊言三:新三板基礎層將成為地獄
市場上傳言:好的企業都進創新層了,而留下來的基礎層將無人問津。
解讀:優秀公司都集中在“創新層”的情況下,“創新層”掛牌公司就會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這些公司的投資價值就會得到充滿的挖掘。但分層的目的絕對不是讓沒有進入上層的企業下地獄,而是有所區別避免逆向選擇問題。雖說會讓基礎層的企業有點尷尬,但是也會激發下層企業的進取心,就如同現在許多企業爭相進入創新層滿世界找做市商,提高市值到6億一樣。
謊言四:做市比協議更容易有成交
很多人認為,做市就一定有好流動性,比協議轉讓更容易有交易。
解讀:首先,為大家通俗的解釋下做市和協議轉讓的區別。協議交易就是你想買某公司股票,報了個價,回頭有個公司股東看到你的報價,覺得合理聯系了你,雙方協商完成交易。如果沒人賣或者想賣的人沒法聯系你,那就無法成交了。做市就簡單了,公司股東把股票直接賣給券商,你想買直接找券商買去就行了。
再看一組數據:做市企業中,有70家企業2015年1月1日至今的日均成交量在1000股以下。截止2016年1月28日,協議轉讓企業日均成交量的均值是5.25萬股,而做市轉讓企業日均成交量在5.25萬股以下的達815家,占做市企業數量的66.69%。雖然說協議轉讓企業日均成交量均值是由少數企業支撐起來的,但是我們也不能說做市企業的成交情況一定會比協議轉讓好,這個成交還得看企業規模、企業自身質量和企業股權結構等多方面的問題。
謊言五:戰略新興板會使得新三板大逃亡
有人表示,實行注冊制的戰略新興板即將推出,新三板的好企業將大逃亡。
解讀:從定位上,新三板主要是中小微企業,戰略新興版側重于跨過創業階段的戰略新興產業,有關人士透露,戰略新興板標準確實比較高。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表示,戰略新興板推出之后,沒必要擔心新三板被邊緣化。
謊言六:要降低門檻來提高新三板流動性
有人認為,新三板目前流動性太低,主要是因為新三板的門檻太高,500萬沒多少人玩得起,要降低標準引進更多的投資者來提高新三板的流動性,這樣才能把新三板做起來。
解讀:早在新三板興起前,股轉系統就曾表示,新三板將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證監會在《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和培育機構投資者隊伍,當然這里面的機構投資者就包括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等等。換句話說,政府對新三板的定位很明確:以機構投資者為主。
再者,讓普通散戶進場新三板除了被坑得虧錢很難有其他下場。新三板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遠不如主板市場,在A股市場散戶都經常被坑,到了新三板除了被坑還有更好的結果嗎?許多業內人士也表示新三板是高風險承受者交易的場所,不應該降低投資門檻。
謊言七:新三板是很容易就掛牌的
許多人覺得,新三板掛牌的門檻那么低,股改完財務過關就可以了。
解讀:表面上看,新三板掛牌條件可以總結為:1、一、
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2、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3、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4、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5、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6、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
但是新三板真的是你想上就能上的?據有關人士透露,新三板主辦機構已經在調高選擇項目的門檻了。有的券商投行人士稱,連自己投行部的新三板項目都忙不過來,營業部推薦的項目如果不足以吸引人,就更無暇顧及了。這樣對于中介機構來講,則是得以大大地降低自身的職業風險。而近期,證監會也叫停了PE和類金融企業的掛牌進程,連拿到股票代碼的企業都待定了。
謊言八:企業進入創新層,日子就好了
許多企業老板覺得,上了創新層就能有好的流動性,能融到資,能享受好的政策紅包。
解讀:現在新三板正在催生一大批的被6億市值公司,大家到處找做市商,為了能達成創新層三的標準。但是,上了創新層企業就能輕松融資,日子就好過了?上了創新層,你可以享受到好的政策紅包,但是更多的目光盯著你,代表著監管更加的嚴格了。而且就融資來說,哪個投資者是好騙的?關鍵還是得看企業自身的質量!企業本身質量不行,上了創新層融資一樣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