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武帝時期,蘇武餐冰臥雪,在北海牧羊19年終于回到漢朝,為后世歌頌兩千多年。1988年,19歲的林樂宣遠走喀什,篳路藍縷,戈壁荒灘養奶牛、栽果木,成為名震新疆的浙商英杰。奮發圖強、堅韌不拔、忠于信仰是兩代“蘇武”的共同精神,歷史長河中總有浪花翻滾,激蕩人心。
老實說,林樂宣最初是因為發財夢奔赴南疆,養奶牛亦屬財迷心竅,到后來則是被逼無奈,談不上崇高偉大。但是,他扎根喀什28年,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開荒拓土,用工匠精神發展乳業,志存高遠做生態農業,而且幫助成千上萬農民致富,完全擔得起“現代蘇武”的稱謂。
在浮躁喧囂的互聯網時代,“一夜暴富”、“從0到億”等彰顯神速的字眼備受追捧,青年一代既亢奮又迷惘,他們的頭腦就像是各種思潮的跑馬場。時代呼喚另一種聲音,告訴人們要專注、執著、勇敢、擔當、低調……這些才是成功者不可或缺的品質。
林樂宣和南達正是解讀這種商業文明的最佳觀察樣本。
紅火,著火,更紅火
林樂宣的不凡人生,源于1988年那趟九天九夜的旅程,他從浙江永嘉顛簸到新疆喀什。那是他命運的分水嶺,直接決定此后28年的悲喜與沉浮。
據林樂宣的弟弟林樂榮回憶:“1988年夏天,我16歲,我們三兄弟(林樂宣、林樂榮、林勇)從永嘉出發,坐車到上海,再花三天四夜,從上海坐火車到新疆吐魯番站。吐魯番的氣溫高達40攝氏度,人造革皮鞋踩在地上直冒煙。在吐魯番過了一夜,我們又坐了三天三夜的汽車,這才到了喀什,加起來一共走了九天九夜。”
少年不識愁滋味,林樂宣又是想要就必須得到、做到的那種人。家里借了8000元錢,當時算是巨款,林樂宣剛到喀什,看到商場有一臺彩色電視機,掏出3500元就把電視扛回來,加上路途花費,手上只剩一兩千塊錢。
人們都說新疆的裁縫生意好做,林樂宣晚上做衣服,白天拿到批發市場擺攤賣,林樂宣回憶:“拿很多布料回來,用模版套起來做成褲子,整個都是標準化。我們不只在喀什賣,周邊縣市只要有巴扎天(趕集天),我們就坐班車去賣衣服、褲子,最遠的跑了幾百公里。那時候沒有苦的概念,晚上就睡兩三個小時,房子租得小,人又多,就躺在布料上面隨便睡一覺。”賣一條褲子能賺5毛錢,基本解決溫飽。
喀什是中國最西部的城市,有“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地緣優勢。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邊貿活躍,林樂宣開始做起外貿生意:“做一些小貿易、零售業,什么好賣進什么,沒什么目標性,必須要把一項做好,什么賺錢就做什么?!?991年,林樂宣在商場租下柜臺,兩年后,他成立喀什第一家民營企業——南達貿易公司。林樂宣說:“當時公司章程怎么寫、成立流程怎么走都不知道,但我相信一定要公司化,不能長期做個體戶。因為我是南方來的,又是在南疆,當時取名南方通達貿易公司,我覺得四個字太長不好聽,干脆縮寫叫南達,促進南疆經濟發達?!?/p>


|曾經冠絕南疆的南達商貿|
到1996年前后,南達的生意非常紅火,林樂宣到浙江桐鄉、諸暨等地采購羊毛衫、襯衣,到喀什銷售,他回憶道:“我是獨家,別人沒有。沒到節假日、周末柜臺都要排長隊,交錢也排長隊。開票需要頭天晚上在家里提前全部寫好,白天忙得沒時間開票。”林勇說:“同款式的襯衫,一天賣出2000多件,每天的營業額達到20多萬元。”
當時最大面值的人民幣是10元,林樂宣笑著回味:“每天拎一大包錢回家,塑料桶放地上,倒出來,兄弟幾個在那兒數錢。那種感覺現在再也找不回來了。”生活富足之后,林樂宣買了一臺鈴木125的二手摩托車,屁股兜插一部大哥大電話,“很拉風的感覺。”更瘋狂的是,他從喀什坐幾天幾夜的火車到北京中關村,花35000元買回兩臺AST286電腦,在此之前他從未見過電腦,“我覺得公司管理必須要用電腦?!钡?997年,南達凈收入已經有1000多萬元。
春風得意時,災難不期而至。1997年11月17日,一場大火將工業品貿易中心大樓的六層樓全部燒毀,林樂宣的兩層商鋪也在其中,林樂榮說:“1000平方米的店鋪和倉庫被大火吞噬,我們辛辛苦苦積累的300多萬元的貨物全部被燒光。”唯獨電腦里存儲的財務數據還在。當時林樂宣正在廣州的保稅區忙著成立國際貿易公司的事情,接到電話“說著火了,就傻掉了”。他連忙飛回喀什,還未到公司就聽到“林樂宣跳樓自殺”的謠言,人們認為南達不可能存活。林樂宣說:“溫州人的骨子里就有這種精神,明知是死還要再拼一下,說不定還有出路。”第二天他開始組織生產自救,由于平時誠實守信,供應商答應繼續供貨,半個月之后,林樂宣的店鋪重新開張。
如同鳳凰涅槃,此后南達飛速發展?!澳莻€時候野心很大。沒有戰略,戰術導向是什么掙錢做什么,”林樂宣說,“以前租別人的商場,做好了租期到了就被趕走。老是做個奶媽子的角色,孩子帶大的是別人的。所以還是要做點實業。”就這樣,他收購了一家百貨公司,后來慢慢通過收購、擴張進行多元化嘗試,到1999年南達已經開設七家百貨商店和超市,涉足百貨、超市、餐飲、裝飾裝潢、IT等將近十個行業,每個產業都保持盈利,到2002年前后資產將近2000萬元。
就在此時,一個令他心潮澎湃的消息傳來。
“你要想害誰就勸他去養奶?!?/strong>
2004年,林樂宣發現新聞報道連篇累牘都是德隆高調進軍乳業的消息。當時德隆如日中天,被稱作“中國民營企業的航母”、“天下第一莊”,股民中流傳一句話:“股不在優,有‘德’則名;價不畏高,有‘隆’就靈?!绷謽沸J為,既然德隆看好,說明乳業肯定賺錢,而且超過自己的生意,應該立刻把握機會。
當機立斷,林樂宣投資千萬收購喀什一家大型奶牛種畜場,這也是新疆八大牧場之一。在此之前,他對乳業一無所知,甚至不知道奶牛只有在哺乳期產奶。然而,幾個月之后,德隆轟然坍塌,林樂宣當初還計劃把乳業資源轉賣給德隆這樣的大公司,快速賺錢退出。他感覺形勢不妙,尋找買家接盤,最終一無所獲,只能咬牙堅持下去。
直到此時,林樂宣才發現養奶牛比登天還難:“資金投入量非常大,根本不像我們現在這個貿易,我今天進點貨,賣掉明天馬上就可以變現,又可以周轉。因為它投進去全部被牛吃進去了,從小牛養到26個月以后才給你產奶,所以一直往里面投錢?!睘榱酥文翀稣_\轉,林樂宣只好賣掉一些項目、產業,以往的生意陸續退出。最難熬的時候,他經常開玩笑自嘲:“你要想害誰,什么也不要做,就勸他去養奶牛。”
原來的老牛舍破舊不堪,冬天下大雪牛就不敢往里面關。再加上周圍牧民各種牲畜混養,防疫很難控制。林樂宣突發奇想:到杳無人煙的戈壁灘另建養殖場。當地牧民聽說后,所有人都嘲笑,誰都不相信他能干成。林樂宣后來回憶說:“沒想到那時候我還有這種視野和眼光,似懂非懂?!?/p>
戈壁灘寸草不生,全是石頭,“打井打到190米下去還是石頭”。風口上三天兩頭刮大風,人根本站不住。戈壁灘就在帕米爾高原的雪山腳下,林樂宣異想天開:“夏天最熱的時候,山上雪水融化,含沙量非常高,把水引到戈壁灘,沉淀下來土層就有幾十公分厚?!彼屓嗽诟瓯跒┬拗鷫?,引水滲透成泥沙,再從農民手中購買肥沃的土壤,一點點累積。2005年底,新牛舍在戈壁灘建成,林樂宣與所有員工興高采烈趕著奶?!斑w居”,浩浩蕩蕩幾公里,場面非常壯觀。此后,林樂宣又引進優良品種、先進設備。經過3年持續投入,到2007年底,南達第一條奶粉生產線正式投產,日加工鮮奶70噸,產主要銷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

|南達畜牧基地、林果基地、乳制品生產線|
可惜好景不長,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中國奶業進入寒冬,許多廠家奶粉滯銷,林樂宣憂心忡忡。沒想到有驚無險,南達的奶粉銷量逆勢上揚,持續暢銷,始終保持零庫存。成功背后是林樂宣此前的無盡付出,戈壁灘養牛,原料全部來自牧場,品質有保障。林樂宣將南達的優勢總結為“純正”二字:“即一個純粹的人,一頭純種的牛,一個純天然的飼料組合,一個純凈的育牛環境??κ才撩谞柛咴鞘澜缟儆械臐崈魠^和長壽區,我們種植的飼草料灌溉用水及奶牛飲用水都來自帕米爾高原冰川融水,環境特別純凈,南達牧場的原料奶遠遠優于歐盟標準?!?/p>
2009年,林樂宣開始生產液態奶,為了保證品質,他從不向牧民收散奶:“如果收散奶我們每年僅此就會多掙個500萬到800萬的利潤,但是我下定決心一公斤散奶都不收?!边@一年,南達牧場高產核心奶牛已幾千頭,乳品年銷售額近億元。同一年,林樂宣在牧場周圍建起萬畝果園,建成標準化的紅棗基地,林樂宣說:“種植這個東西是區域不可替代,不是說哪里都可以種出這種品質的棗,只有老天爺給的這種資源的地方才能種。”喀什日照充足,氣候干燥,適合“原生態”的林果業發展,林樂宣將優質奶源與特色林果產品相結合,實現差異化競爭,比如添加紅棗、核桃、巴旦木的高端特色乳制品上市后就廣受歡迎。

|“音蘇提”與“南達家品”系列乳制品|
2010年5月,在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中央正式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林樂宣倍受鼓舞,希望利用特區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擴大產業版圖。經過兩年嘔心瀝血的付出,到2012年初,南達畜場已修通20多公里道路,種植50余萬株樹,在戈壁灘上改造了3000多畝耕地,修建6萬多平方米牛舍和房屋,一座現代化牧場已基本成型。此時,林樂宣已經在南疆戈壁扎根20多年,回望商海浮沉,他總結道:“要想成功必須要專注。所以,我退出了其他所有的項目,現在只專注高端農業?!?/p>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林樂宣當時剛邁入高端農業的門檻,他還將面臨新的考驗。
把農業做成大健康的服務業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p>
11年歷盡千辛萬苦,林樂宣讓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壯美圖景變為現實。走進南達農業基地,白楊挺拔,柳樹婆娑,果樹飄香,綠茵遍野,誰能想到這是當年“風吹石頭滿地跑”的戈壁荒灘。
根據林樂宣計算,每畝戈壁填土改造成本為3500元,種活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還困難。如今,養殖基地幾千頭荷斯坦良種奶牛吃的是苜蓿、胡蘿卜、番茄等混合的優質飼喂套餐,每年光飼草料就給周邊農民提高不少經濟收入,林樂宣說:“乳品產業上下游資源龐大,是一個能夠帶動一方、致富一方的好產業,而這恰恰是南疆三地州所不足的。與其說是天賜商機,不如說是責任使然。”
然而,隨著產業鏈延伸,規模擴大,一些發展瓶頸日益顯現。首先是人才問題,高端人才很難引進、融入,這些年林樂宣和創業伙伴都被磨練成農業專家,現在他把重要部門設在杭州、上海以緩解人才困局。其次是物流問題,林樂宣說:“我們的高端冷鏈產品全采用空運。下一步我們要解決的就是空運包機。一個星期飛北、上、廣、深各兩次?!弊詈笫鞘袌鰡栴},新疆總人口才2000萬,地廣人稀,消費力不足,企業只能靠小批量、中高端模式存活,發展空間有限。

|南達乳制品入駐江浙超市|
南達必須走向全國,上市無疑是最佳途徑。從品牌、市場、資源角度而言,上市不只是資本行為,更是戰略升級。林樂宣說:“我從創業開始就要求企業規范,有這種意識。2010年我們引進機構投資者,我對資本市場開始了解得比較多。剛開始打算上主板,但乳品行業受國際市場影響大起大落,達不到主板要求,就在選擇機會,后來上新三板就很順利。”2014年12月26日,南達新農業在新三板掛牌,這是南疆第一家。當然,林樂宣的資本雄心遠不止此。
上市引發外界對南達家族企業話題的關注,林樂宣澄清道:“我們整個家族加起來才占50%左右,員工持股普遍比較多,不像別的企業家族持股占七八成,而且董事會九席我們家只占三席。”在他看來,家族企業并不是壞事,國外很多家族企業都非常優秀,“制度和規則不要亂,企業里面必須要有規則的獨裁,不能太民主化,否則就會低效率。有些事爭議不下的時候,絕對有一個人說了算才行。林樂宣感念家族親情,但更在乎南達利益至上的原則。
進軍全國的步伐自此加快,家鄉則成為林樂宣新征程的重要根據地。2015年4月,林樂宣在溫州永嘉的珍溪流域開發生態楠溪新農業產業園,家鄉媒體熱情報道說:“規劃面積約20000畝,計劃總投資約6億元,建成后將成為集森林養生公園、都市農園、綠色食品示范基地、休閑農莊等于一體的特色綜合農業養生產業帶?!?/p>

|林樂宣出席世界浙商大會簽約儀式|
故鄉的山水讓林樂宣想起許多故人往事,比如他的商業啟蒙。7歲那年,村子旁邊悄悄開了一些木材交易市場,爸爸是遠近聞名的木匠,家里有很多鋸子,林樂宣偷偷把鋸子租給木材商販鋸木頭,收一兩毛錢,“有一種做生意掙錢的感覺?!遍L大之后,林樂宣跟隨父親當木工學徒,父親總是把最難做的老家那種八仙桌交給他,“不是師父要求你怎么做,我的自我要求很高,如果做不好絕對不服輸,必須要把它做得最好”。如今,他正以同樣的要求打造楠溪新農業產業帶,以養生農業把農業做成大健康的服務業。
這并不意味著林樂宣將淡忘喀什,恰恰相反,他始終對這片土地滿含深情:“我19歲一頭扎在這里,一直創業,從未離開,兩個孩子都在這里出生。我們要講究緣分,這些年多么執著、堅持,地方政府把我們企業當做花兒一樣呵護。我什么都經歷過,經得起任何誘惑,必須聚焦把南達新農業做好,再有誘惑力的東西給我都不會去做?!?/p>
而今,林樂宣已過不惑之年,回望28年創業歷程,他欣慰于拿過很多喀什“第一”:第一家民營企業、第一家民營百貨商場、第一家大型超市、第一家電腦城……過往繁榮如風吹過,他并不留戀,但始終對一個場景銘記不忘。上世紀90年代,“學習到北大,購物到南達”的順口溜在當地非常流行,有些人送禮物給親朋好友特意拿南達的紙質手提袋包裝。
說起這些,林樂宣臉上樂開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