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無人問津到如今的炙手可熱,雖然新三板的流動性困局依舊未解,但擴容的步伐,卻始終快速且堅定。
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個交易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新增130家掛牌公司,掛牌公司總數已達5259家,遠超滬深兩市總量。而在去年7月21日,新三板掛牌公司總數才僅為2794家,首度超過主板市場。

魯企亦在這場盛宴中不甘落后。11日,作為國內稅務咨詢第一股,山東百丞稅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丞稅務”)正式掛牌轉讓,證券代碼為835500。
“選擇登陸新三板,融資需求倒在其次,公司更看重的是這個展示平臺,讓更多人和企業看到公司的業務發展及實力。同時以此建立對員工的激勵機制,吸引人才,進一步規范公司管理。”百丞稅務總經理朱自永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
1
助推兼并
去年10月16日在股轉公司官網公開披露的掛牌材料顯示,2003年11月19日成立的百丞稅務,主要業務是為大中型企業集團提供高端稅務服務,致力于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納稅風險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和稅務機關有效溝通,降低客戶納稅風險,促進客戶依法納稅。旗下全資控股上海百丞稅務咨詢有限公司。朱自永持有公司45.3%的股份,為實際控制人。
報告期內,公司服務的客戶包括了華電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五征集團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客戶所屬行業包括電力、機械制造等多個行業。
“目前,公司經營已步入快速發展軌道,2015年全年業務量較上年翻番,預計未來業績增速將相當可觀。”朱自永表示。
對于此番登陸新三板的用意,朱自永透露,首要目的并不在融資,知名度的提高與形象的展示更為重要。“社會上對稅務咨詢機構有所誤解,在新三板掛牌證明了公司及其所屬行業的陽光性。同時,登陸新三板可建立激勵機制,對重要員工給予股權獎勵,以此吸引人才。日后,也可以新三板作為資本平臺,推動行業內的兼并重組。”
2
前景可觀
在朱自永看來,隨著我國企業數量增加,規模增大,組織日益復雜化,企業對稅務服務的需求會越來越旺盛。“誠然,企業處于發展的不同階段,在納稅理念上也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小企業可能更關注如何降低納稅金額,但上規模的大中型企業則將安全合法作為納稅的第一要素,在此基礎上充分利用稅收優惠空間,這就產生了對專業稅務服務機構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稅務服務行業起步較晚,美國委托稅務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量的比例為61%,日本企業的稅務服務委托占比為84%,而韓國則高達95%。相比之下,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我國稅務服務委托占比分別為21.68%、21.67%和21.67%,比例相對較低。

對此,朱自永認為,隨著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稅收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未來我國企業將面臨更加復雜的稅收環境,稅務服務委托占比將逐漸提高,該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目前因公司地處華東地區,多年的市場開發和客戶關系建立主要集中在山東及山東周邊地區,未來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將逐漸增加業務人員數量,華北、華南地區將成為公司重點開發的市場區域。”朱自永說。
3
表現搶眼
掛牌企業蜂擁而至,三板成指和三板做市兩大指數發布,分層制度以及向創業板轉板試點政策明確……剛剛過去的2015年,新三板可謂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表現最為搶眼的領域。

在山東一大型投資公司的高級投資經理徐皓看來,新三板準入門檻較低,對財務指標要求相對寬松,主要面向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的中小微企業,特別是其不設財務門檻,申請掛牌公司可以不盈利,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范、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且已完成股改,均可以經主辦券商推薦申請掛牌。“這無疑是對所有發展中企業‘量身定做’的極大紅利。”
“新三板最主要的功能是股權展示、定價、轉讓和融資,鼓勵創新型企業、高科技型和高成長型企業來掛牌,具有場外市場的成交不夠活躍的特征,門檻低,以后可能發展到幾萬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
“在我看來,中國最有活力、最有想象空間的公司大都在新三板。這個平臺可有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所以市場不宜單純用利潤、營收來考量,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新三板。”朱自永認為,目前新三板兩極分化明顯。“因此,企業在進入資本市場后,應更多地去考慮如果將自身優勢與新三板特點相結合。”
“隨著轉板制等各項支持新三板市場發展的制度逐步落地實施并不斷完善,今年新三板市場有望繼續保持高速成長態勢。”徐皓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