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017“創響中國”收官站合肥站導師行活動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舉行。中國創新創業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巍現場發表了主題分享,他表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浪潮中,呈現出6個“前所未有”。
1、政策供給前所未有
2016年,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各部門出臺的與雙創相關的政策文件就多達78部,涉及簡政放權、財稅扶持、產業創新、創業就業等多個領域,確保各項政策服務雙創“無死角”。這些政策與各地出臺的上萬件政策一同構成了“左右協同、上下互動”的雙創政策體系。
2、市場活力前所未有
從總量上看,2016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651.3萬戶,同比增長11.6%;而代表創業成果的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增長24.5%。平均每天新增企業1.65萬家,2014年僅為6800家。從結構上看,代表創新成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新創辦企業同比增速近30%,新型服務業新增企業同比增速超過40%,市場主體整體活力和競爭力穩步提升。
3、創新能力前所未有
高技術企業增加值增速連續數年保持在全部企業增加值增速兩倍以上。四成以上的獨角獸企業誕生在中國。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排名中國名列第八。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17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中國從2016年的25位躍升至第18位,并且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不足2萬美元的經濟體中競爭力排名最高。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對137個國家和地區競爭力進行排名,中國位列27位,比上年度上升一位。
4、資金環境前所未有
當前我國聚集著3500多家創投機構,管理資本近2萬億元,使得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創業投資聚集地。2016年,我國創投市場共發生投資3683起,同比增長6.9%;早期投資案例數占全部案例數的一半以上。互聯網、電信及增值服務、生物技術和醫療健康等新興經濟仍是投資的熱點領域,IPO和新三板已經成為我國創投資本主要退出渠道。
2016年,國家發改委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4.2億元,專項建設基金136.6億元,發行雙創孵化專項債券209億元,用于重點雙創支撐平臺建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超過2.6萬億元,投貸聯動試點全面啟動。
5、載體平臺前所未有
以雙創示范基地、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城市示范、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大平臺為帶動,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各類雙創支撐平臺得到了快速發展。
截至2016年12月底,眾創空間數量超過4200家,與3000多家科技企業孵化器、400對家加速器形成完整的創業孵化服務鏈條,服務創業企業和團隊超過40萬家,培育上市掛牌企業近1000家,提供180萬個就業崗位。
6、社會關注前所未有
隨著“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創響中國”系列接力活動、“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一系列國家級重大品牌活動的舉辦,全社會掀起了關注雙創、參與雙創的熱潮。
據全球創業觀察2015/2016中國報告顯示,我國早期創業活動指數為12.84%,高于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雙創大潮下,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包容失敗的精神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崇尚的對象。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