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離開海南之前,我遇見了一位比北京出租車司機還能聊天的快車司機,這是個意外收獲。
這位師傅開一輛嶄新的白色海馬福美來轎車,他本來是??谧畲蟮某鲎廛嚬尽D喜龑С鲎馄囉邢薰镜乃緳C,這是一家司機抗議份子錢太高,罷過工的出租車公司。
當然,他現在還是。
像這種嶄新的轎車,昌導一共買了180臺,聽師傅介紹說:來自公司高層的意思,是借用滴滴的平臺試運行3個月,讓司機們磨合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昌導就自己做一個平臺,在海口干掉滴滴。
顯然這位師傅磨合的并不好,因為在我上車的時候,他忘記按下“接到客人”按鈕,最后我再一次用現金支付了車錢。
這是后話,司機師傅侃侃而談遠超我的想象:
“也有人做的比較可以,像那些壓力比較重的,起早摸黑的做,我很少出車,但公司有定位嘛,我就把車開出兩公里,睡一覺。
……
我們1900底薪,每天固定8個小時,加班3個小時,一個月26天,拉夠1萬獎勵800。但滴滴這個錢到我賬戶里,我都不知道怎么給他(公司)。
……
現在海口還在抓快車司機,有一次我在機場就被抓住了,我說我是昌導的,抓我的人說:“怎么可能!你騙誰!”

本來,作為一名調查記者出身的人,我一直認為:只要有當地出租車司機的采訪出現在報道里,就意味著這位記者并沒有找到核心人物,是一篇失敗的報道。
但現在我的想法變了,是因為我的角色變了,也是因為這位司機太有趣,而且他正處于這場地方出租車公司學習或者抵御滴滴的前沿。
這是做地方平臺的創業者常有的思路,或者說是地方傳統企業實踐互聯網+的方式,在全國大平臺已見成效的前提下,利用地方資源建立小平臺。
但這不是筆好生意。
我問出租車師傅他們昌導能不能在??诖蜻^滴滴,師傅說:不能。
其實海口本地人用滴滴的很少,他們用電動車更多,??诔W∪丝?00萬,電動車有100萬輛,其中有十分之一會兼職拉客,這是一支龐大的電動車大軍。
在這位師傅開滴滴的一個多月里,他也沒遇到太多用滴滴的本地人,反倒是廣東、東三省、陜西這幾個地方的人用的多。
當然,這個數據沒有參考意義,只是意味著這五省的人常來??诙?。
昌導無法打敗滴滴,還有政策因素。
昨天正好是聽證會,海南省政府并沒有通過昌導的方案,聽出席的司機代表說:
要經過當地的群眾和乘客的反應,才能決定。
看來政策這個壁壘,不會優先為本地企業放松,反倒有可能先為巨頭放松。
這輛白色的海馬福美來一路開往機場,收音機里在響:我們將持續播報雙創信息。頻道是FM94.5,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話題在收音機里響了好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