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在2014年圣誕前夕預測2015年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將超過5000家,這一預言在2015年圣誕節成真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5129家,而A股二十多年來上市企業僅有2800家,新三板的發展速度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2016年5月新三板分層制度將要推出,屆時新三板又將如何發展呢?讓我們來看看市場對2016年新三板的展望。
在2014年不溫不火的新三板,在2015年迎來了火爆的行情,僅上半年,新三板指數就翻了一番。2015年7月22日是新三板市場發展歷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達到2811家,從而超過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總和。2015年12月25日,新三板掛牌公司數量突破5000家,周四已達到5129家。
2015年結束了,但卻為2016年新三板的發展埋下了伏筆。2015年11月24日的分層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已掛牌公司2015年年報披露截止日(2016年4月29日)后,全國股轉系統根據分層標準,自動篩選出符合創新層標準的掛牌公司,于2016年5月正式實施。”
目前新三板5000多家企業,魚龍混雜,好企業要想脫穎而出,顯然有難度。但分層制度一旦推出之后,對于優質企業來說,將有望成為資金爭相追捧的對象。掛牌企業已經開始在為分層制度的到來而努力了。
2016年不僅對于掛牌企業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年,對新三板市場的發展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一年。這一年里,新三板的轉板制度是否能夠如期實現,將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2016年,新三板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市場對2016年的新三板主要有五大展望:
展望1
分層制度有望引爆行情
根據新三板分層標準,企業滿足三個標準之一,就能進入創新層,這三套標準分別是:標準一是盈利標準,要求兩年平均凈利潤2000萬以上,ROE(凈資產收益率)10%以上,股東200人以上。
標準二是增長標準,要求連續兩年收入復合增長不低于50%,平均收入不低于4000萬,股本不低于2000萬。
標準三是規模標準,做市商多于6家,最近三個月市值大于6億,凈資產5000萬以上。
同時在達到上述這一標準的基礎上,還必須滿足最近3個月內實際成交天數占可成交天數的比例不低于50%。最后一個補充條件,顯然是要求成交量。
根據分層標準,企業要進入創新層,必須從2016年初就要做準備了。而這三套標準中,最容易滿足的顯然是標準三了,新三板眾多企業走的就是標準三。標準三,要求引入做市商和推高股價,這樣顯然將進一步提高新三板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關鍵,也是目前制約新三板發展的重要因素。未來隨著分層制度推出,在流動性方面,預計會得到很大改善,特別是進入創新層的企業,未來整體流動性也會越來越集中,進入到“強者恒強”時代。
2016年2月開始,新三板將迎來分層前的火爆行情。
展望2
公募基金將提供流動性
2015年11月20日,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若干意見》,意見要求新三板將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引入公募基金投資掛牌證券,并優化完善現有制度安排,大力發展做市轉讓方式。
2015年2月16日,服務于公募基金和券商資管產品的結算技術系統就已經上線。3月18日新三板指數發布后,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的政策將正式落地。很多基金公司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積極研發新三板相關產品,只待監管層的批準。
這一敞口或將在2016年放開。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研究員喬誌東表示,新三板市場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而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建立理性、科學、長期的價值投資理念,是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環節。放開公募基金投資新三板掛牌證券,有助于新三板形成理性、長期的投資觀。
公募基金引入到新三板,顯然將成為解決新三板流動性的重要手段。
展望3
轉板制度推出概率增大
新三板處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中間位置,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聯接一板二板與四板的紐帶。許多優質企業掛牌新三板,就是希望能借助這個平臺,實現轉板,成功跳躍到主板。而這或許也將在2016年成為現實。
2015年11月20日,證監會召開例行發布會,宣布為加快推進全國股轉系統發展,《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將研究推出股轉系統掛牌公司轉板創業板的試點。
2015年12月23日《關于進一步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金融結構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實施意見》指出,加快完善新三板,大幅增加掛牌公司數量,支持中小微金融機構以及高科技企業在新三板掛牌。鼓勵符合條件的機構開展全國股轉系統推薦業務,實施市場內部分層,研究向創業板轉板試點。
從管理層的頻頻表態來看,隨著創新層推出,2016年或許轉板制度有望邁出堅實的一步。
展望4
引入退市機制增強活力
新三板分層制度將在5000多家企業中,選出優質企業出來,那么,那些魚目混珠的企業又將怎么處理呢?
2015年11月,監管部門明確新三板掛牌企業的退出機制。因此,2016年可能有一大批企業退市。
全國股轉系統公司副總經理隋強在2015年11月表示,將依法建立常態化、市場化的退出機制,制定并發布股票終止掛牌的實施細則,這項工作已經在走程序,很快將實施。
在隋強看來,終止掛牌是為了實現市場的優勝劣汰,主要考量為企業主動申請終止掛牌;明確強制掛牌標準,終止掛牌的信息披露制度;探索建立異議股東的股份回購機制,終止掛牌后符合條件的可以再掛牌。
退市制度的推出市場十分認可,在鼎鋒資產合伙人汪少炎看來,如果大量差的企業沒有退市,會令新三板變得很擁擠,缺少活力。
展望5
掛牌數量將突破10000家
面對新三板突飛猛進地發展,有預計稱,新三板是否繼續保持現有的掛牌速度及掛牌量,還需政策推進。但若按現有方式不變,2016年底新三板掛牌企業有望突破10000家。
這并不是空穴來風。未來新三板將可能向互聯網金融類企業和外資企業放開。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尚未有互聯網金融類企業,主要是該行業監管所致。2015年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表明中國“十三五”規劃期間將進一步促進“互聯網+”產業發展,互聯網金融類企業掛牌新三板有望落實。
A股市場尚未有外企上市,而新三板將有望成為外企登陸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希望。外企登陸中國資本市場在新三板已經展開,2015年12月1日,一家日資企業軟腦科技(股票代碼:834129)掛牌新三板。是否有更多的外資企業掛牌新三板市場將拭目以待,而監管部門的政策是明晰的符合條件即可。
未來新三板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董秘。2015年11月,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發布意見,要求掛牌公司設立專職董秘。該項政策將在2016年全面展開,5000余位董秘齊上陣在國內外都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