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業,你應該讀讀盧成堆的故事:大學沒畢業他就開過8家店實現了財務自由,“補碗”的小行當被他做成了全國連鎖,把公司帶上新三板只用了5年,還作為創業青年代表被邀請參加了APEC。這些事情都發生在他27歲之前。
讀書的5年里,盧成堆先后開過8家店,快遞代理、專升本咨詢服務、眼鏡店、電腦飾品店,五花八門。這些生意有賺有賠,總體還不錯,讓這位1988年出生的溫州小伙子還沒畢業就過上了月收入過萬的生活。
這個成績讓旁人艷慕,盧成堆卻不以為然:這些店不過是小打小鬧的生意,還算不上創業。他一直在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領域,那種前景廣闊,能真正讓他興奮起來的大項目,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直到2009年9月25日,看了《溫州都市報》上的一篇報道,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來了。

|瓷爵士董事長盧成堆|
一
一家酒店每年要因破損的餐具損失多少錢?
盧成堆2009年調查了一家四星級酒店,得到的答案是30萬。他又調查了其他幾家酒店,損失都在10萬以上,這讓他堅定了涉足餐具修復行業的決心。結束調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車賣了,湊足20萬,去買斷尚建偉的瓷器修補技術。
盧成堆是通過《溫州都市報》的那篇報道知道尚建偉的,這個湖北年輕人有一手修復破損餐具的絕活,正想有償轉讓。多年的創業經歷讓盧成堆的商業嗅覺十分敏銳,這次他嗅到了一個大商機。
盧成堆通過報社找到尚建偉,看了他修復過的陶瓷盤碗,結果根本看不出之前哪里破損過,每一件都完好如新。他很吃驚,更加覺得這個領域大有可為。
盧成堆算了一筆賬:溫州的餐廳和酒店每年因為破損扔掉的餐具多達百萬件,如果修復,每件只需5~10元,那就是上百萬的市場。修復成本僅占采購成本的10%,酒店肯定樂意接受。
盧成堆說服尚建偉跟自己一起創業,一個負責技術,一個負責運營和拓展市場。2009年10月,溫州瓷爵士餐具修復有限公司成立了。
初期打開市場還是遇到了一些障礙,盧成堆去酒店推銷的時候想法很簡單,換一個新碗少則十幾塊,多則幾十、上百,我給你修補一只才幾塊錢,省錢的事情老板沒有理由拒絕。但實際情況是,他一般見不到酒店老板,那些采購負責人不把損失點碗和盤子當回事,更何況他們本身就是做采購的,中間有利可圖。
盧成堆改變打法,推出了“免費+賠償”策略,先給他們免費修復幾十件餐具,如果對修復結果不滿意,會購買同等質量的餐具進行補償,以此打消對方對自己技術能力上的懷疑。接下來,他給酒店的采購人員制定了獎勵方案,從利潤中抽20%作為對方的業務提成。幾招下來,溫州市場被迅速打開。
到2011年初,與瓷爵士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的溫州酒店已經有28家,每天修復餐具1200件。
當時盧成堆的年收入很輕松就能過百萬,但他顯然志不在此,而是有更大的抱負。
二
到瓷爵士學習技術,加盟連鎖店的人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第一個疑問往往一致:那位長相“稚嫩”的“同學”真的是這家公司老總?
技術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便會開啟連鎖店模式,這是普遍規律,瓷爵士也不例外。盧成堆在瓷爵士加盟店遍及全國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實,難怪會有人懷疑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是公司決策者。
面對全國數億元市場份額的餐具修復市場,盧成堆知道瓷爵士沒有能力“獨吞”,最好的占領方式就是開加盟店,連鎖運營。

|瓷爵士提供的修復技術培訓|
瓷爵士餐具修復的技術并不難學,初學者一周就能掌握,技術的核心在于修補用的原料。陶瓷燒制需要高溫,但瓷爵士的原料能在低溫環境下填補到缺口上,并且修補后質地、色澤與餐具保持一致。
想開一個瓷爵士連鎖店,加盟費只要3.8萬元,每年再交3000塊錢專利使用費。盧成堆不是沖著這筆錢去的,用他的話說就是:“補碗大家都會了,那我就賣修補的原料吧。”賣修補原料之外,他還著力開發機械設備,彌補手工修補速度慢、精準度不高的缺陷,這些設備也成為加盟連鎖店的必備品。
2012年3月初,盧成堆的創業經歷被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報道,這個免費的廣告幫助瓷爵士迅速擴大了連鎖店規模。這時候,盧成堆做出了一個決定:對殘疾人加盟者只象征性收取修復材料費,同時在多家店面給大學生提供創業崗位,他用實際行動向多次給他機會的社會反哺。
隨著加盟連鎖形式的成功推廣,盧成堆有了更大的“野心”,他要將“瓷爵士”的品牌多元化,除了“補碗”,他還想“做碗”、“賣碗”。如果這一步成功了,這家企業將從末端打通整條產業鏈。
最大的問題還是資金,然而盧成堆早已經有了主意,他要向資本市場借力。
三
商場沉浮多年,盧成堆早已認識到資本的重要性。2013年溫州政策部門積極引導當地企業股改,進入資本市場,尤其是瓷爵士這類的輕資產科技型小微企業,瓷爵士抓住機會,很快就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上市了。
上市意味著可以募集資本,不再受限于資產輕拿不到銀行貸款。上市當天瓷爵士就增資200多萬元。有了資金保障,盧成堆的瓷爵士品牌擴張計劃很快就落地實施起來。
酒店的餐具出于安全考慮必須定期更換,這里面蘊含的市場可要比修復餐具大多了。盧成堆瞄準這個市場后去景德鎮、唐山、潮州三大瓷器生產地找了幾家合作伙伴,開發禮品和酒店兩個系列的陶瓷產品。他還將修補技術搭配進來,首創售出的瓷器一年保修,終身維修。
解決了生產和售后服務問題,2014年年末瓷爵士又并購了天貓平臺上的兩家龍頭瓷碗旗艦店“華君”和“格萊克”,進軍電商領域,從而完成了從生產、銷售到修復的全產業鏈布局。
瓷爵士還啟動了垂直電商平臺的打造,未來將用O2O模式來服務消費者。他們籌建的溫州瓷文化創意園也于2015年春節亮相,3000多平米的展館集展覽和銷售于一體,成為陶瓷用品購物的首選地。
盧成堆對資本訴求不止于此,他認為“溫州傳統產業的發展靠的是埋頭苦干,相當于一層一層地走樓梯,但是現在這個時代發展在加速,已經不能像以前那樣靠自有資金和時間慢慢去積累,要跟資本市場觸電,用乘電梯的方式發展。”

|瓷爵士新三板掛牌儀式|
當初登陸浙交所的時候,盧成堆就立下愿望:“接下來我們還想沖擊新三板、中小企業板,我們還可以走得更遠。”登陸新三板很快成為現實,2014年12月11日,瓷爵士正式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代號831441。
接下來的兩年里,盧成堆的目標是帶著瓷爵士轉向創業板。奇跡能否再次在這個年輕人身上上演,兩種結局都可以用他自己的話來回答:“企業和項目沒有大小之分,它們都有發展的大空間,就看你心里有沒有夢。”“我不懼怕失敗,但我拒絕平庸。”
《激蕩新三板》專欄作家
新唐智庫新三板研究中心研究員 曾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