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在體育新聞中被提及的頻次越來越多了!無論是江蘇蘇寧足球俱樂部正式啟動,還是恒大淘寶對巴薩的半決賽之戰,皆廣受社會關注。足球行業從業者更是樂見于此,近日億歐網專訪的尋球科技創始人兼CEO呼濤便是其中一位。他曾對外樂觀地表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有5000萬的足球人口”。
面對著數量巨大的潛在目標用戶,對標這一人群從找場、建隊到考勤管理、數據展示、分享等遭遇的一系列痛點,尋球將自己定位為球隊管理的助手,試圖通過一系列功能解決它們。據呼濤介紹,自2015年8月上線以來,尋球現已登記5490個足球場地、1.5萬支球隊,總用戶數也已超過15萬人。除此之外,尋球還于2015年10月獲得來自遠瞻資本和荷多資本600萬元的Pre-A輪投資。
選擇尋球,主要看氣質?
面對未來巨大的增量市場,對為什么用戶會選擇并持續使用尋球?呼濤顯得很自信,他試圖從不同角度“說服”億歐網。首先呼濤向億歐網介紹了尋球團隊在尋找用戶的過程中總結的方法論:用線下配合線上,通過線下人脈觸及線上圈子,并將圈中人盡可能多地轉化為用戶。
具體而言,球隊是尋球尋找的關鍵,而場地以及業余聯賽是球隊在線下的聚集地。在場地方面,呼濤及其線下團隊別開生面,通過他們在球場安插的“密探”,也即看管足球場的老大爺,得以聚攏到該場地踢球的業余球隊及其隊長;在業余聯賽方面,尋球通過多種形式和各地主辦業余聯賽的相關組織取得聯系,憑此,得以和球隊、隊長對接。通過這一系列的線下接觸,尋球找到線下人脈,并憑此找到業余足球愛好者們聚集的微信群、QQ群等,得以在其中推廣尋球。穩定性、UI設計、戰術板、隊費管理系統、日程安排等是尋球找到用戶后,用戶選擇并持續使用它的關鍵。
尋求未來,尋球有它的“三步走”!
關于尋球未來的規劃,在億歐網的不斷追問下,呼濤向億歐網稍稍吐露了他對尋球科技未來的思考。其以用戶數將尋球的發展歷程分為3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成立到現階段,尋球經過線上線下的齊使力,已聚攏了15萬+的用戶。
從15萬+到100萬,是呼濤口中的第二個階段。據呼濤介紹,該階段很重要,既要延續尋球上一階段的工作,也即通過線上線下配合+運營產品來聚攏、留存用戶,又要為下一階段的盈利做好鋪墊。但這一階段主要的工作內容仍然圍繞著渠道和推廣展開,主要著力點有二:
一是在繼續現有的線上運營的基礎上,尋球積極拓展新的合作渠道,比如微博、微信、QQ等都在其考慮的范圍內;另外尋球還會和其它APP一起開展活動以推廣尋球,呼濤向億歐網舉例道,尋球或與滴滴展開合作;
二是尋球將繼續深化與線下核心資源的合作,以較為多元的形式,同線下展開合作。
當用戶達到100萬,尋球開始進行盈利探索。據呼濤介紹,尋球將依據后臺留存的關于用戶的數據,“感知”用戶的高頻、強需求,并針對該需求,為用戶提供契合需求的服務;就具體的盈利點而言,尋球或將會為用戶提供電商、保險、足球線下的周邊服務等,增加平臺的服務能力,并由此產生資金的留存。
發力線上線下,社交和線下活動應被靈活側重!
鑒于國內足球市場的廣闊前景,隨著國內足球土壤的不斷成熟,在移動互聯的大形勢下,互聯網創業企業各依其對用戶需求(痛點)的理解、各依其所有資源,以不同的方式切入到足球市場當中。以球隊領隊的角度切入到足球市場,也是互聯網創業者較為青睞的模式之一。該模式下的創業企業有很多,比如斑馬邦、球寶、球徒、尋球等。
該模式在線上,也和其他平臺一樣,分為內容和社交兩個部分。內容部分主要圍繞著平臺對標用戶在業余足球切磋這一使用場景,所衍生出的一系列痛點,通過平臺不同的功能,比如戰術板、隊費管理、業余足球聯賽信息、場地預約、天氣以及霧霾指數等,對其進行針對性解決。但對于該類模式而言,和內容相比,社交仍是其短板之一。未來,隨著平臺使用人群的增多以及平臺向盈利傾斜,社交或會被該類模式漸漸引入,但是社區經營模式的探索、社區的經營與維護或成為企業又一“撓頭”的事情。
線下活動依舊是該類模式下的企業不可忽視的,無論企業是處于發展的初期(主要任務是尋找用戶)還是發展后期(主要任務是盈利探索)。線下活動是互聯網創業企業將盈利模塊納入到已有的模式當中,完成商業模式不可缺少的一環。但是隨著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其線下活動的種類以及目的,應有所側重。比如在尋找用戶階段,其線下活動應體現“尋找”的特點;在盈利階段,線下活動也應不失“盈利”的特性。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足球行業乘政策之利,或在未來迎來爆發。足球領域的尋球們也將得形勢之利,取得長足發展。但是它們仍須對企業擁有資源、企業模式、團隊執行力等要素有清醒的認識,其或在將來為企業帶來“風口”下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