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2日上午,阿里巴巴創新創業年度峰會在云棲小鎮國際會展中心舉行。阿里云副總裁任庚發表了主題為《遇見雙創 預見未來》的主題演講。
任庚認為,雙創不僅是國家競爭力的體現,也是DT時代的歷史機遇,更是阿里經濟體的擔當與責任。
阿里巴巴的雙創怎么做?任庚做了詳細的介紹,即“大平臺、多模式、富生態”,“阿里創新中心的理念與自然生態有一定的相似度,即共生、創生、互生。”
此外,阿里創新還有六個利器供“雙創”的模式進行賦能與孵化:創業基地、資源對接、主題孵化、創業大學、技術分享、創業大賽。

創頭條作為專業的雙創服務機構,就雙創的相關問題也現場采訪了任庚。
創頭條:雙創的國家戰略已經實施三年,雙創載體的發展也逐漸進入優勝劣汰的發展階段,請問任總對于載體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有什么樣的看法與建議?
任庚:眾創載體發展不平衡,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現象,符合市場的規律。雙創載體的發展,既要保持兔子一樣的速度,也要保持烏龜一樣的耐性。因為雙創的發展,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是一項長跑,不是一蹴而就的,羅馬也不是一天造出來的。
對于雙創來說,我們需要保持持續的耐性、投入和決心。阿里巴巴創新中心也會在賦能創業企業的過程中,支持雙創事業的發展。
創頭條:此次創新創業峰會,阿里創新中心不僅全面發布了阿里創新的雙創理念與雙創資源,還升級了風池計劃,請問任總,阿里創新的資源除了服務于35個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基地之外,是否也對外部的雙創載體與創業者進行開放?具體如何實施?
任庚:首先,阿里巴巴創新中心目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35個基地,更像是燈塔與標桿。阿里巴巴創新中心服務的企業,遠遠不局限于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基地所覆蓋的企業。我們對于所有的創業企業,都是開放的、歡迎的、擁抱的。
第二,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對于基地之外的創業企業,有多管齊下的切入方式,包括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官網孵化平臺(chuangke.aliyun.com)、諸神之戰這樣的各種創業大賽、以及各種技術賦能。只要注冊阿里巴巴創新中心體系的賬號,都可以共享阿里巴巴創新的資源,都會成為阿里巴巴創新中心雙創扶持的一員。
附任庚演講全文:
人類文明高速發展在近幾百年間形成的,從遠古到近代很長一段時間,整個人類發展相對比較遲緩,如果說從幾千年前的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人,穿越幾千年到清明時期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從清明時期穿越幾百年到現在的社會,變化是天翻地覆的,很讓人不可思議。
15世紀開始歐洲文明開始趕超中華文明,從意大利到荷蘭和西班牙的崛起,以及英國、法國的帝國建立,背后是地中海貿易、遠洋貿易、工業革命的推動。但是在影響世界幾百年高速發展的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為什么沒有誕生在東方?這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事情。
我個人來講,無非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傳統歷史過于燦爛和悠久,導致中華文明以自我為中心的過度優越的文化感自居,我們整個民族缺少一點創業精神。中國歷史上對外擴張以傳播文明為主,西方以征服世界、征服海洋、征服新大陸為主,1492年哥倫布踏上美洲大陸那一刻就是一個從0到1創業的過程,其中非常艱苦,目前美國人還保留機械精神,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DIY的精神都是在傳承這方面精神。第二,政治體制和文化方面的不同。整個歷史上的體制以大一統為形式,文化以儒家文化為核心,儒家文化強調登記、威嚴、次序,我們在循規蹈矩的模式下導致我們思想可能被禁錮、行動可能被限制,導致民族缺少好奇心和創造性。反觀西方文明,其實是分封制和城邦制構成的體系,文明以基督教為核心,以此打造成鼓勵發聲、勇于冒險,這樣的體制在客觀上造就了更利于大家創新的想法。第三,整個工業革命背后的推動是有資本的力量在推動的,資本的力量核心是信貸的力量,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講到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最核心的是通過信貸來投入生產,以及把所賺的利潤再持續放到生產的過程中。整個資本主義的核心,企業賺錢不是讓你存款的,也不是讓你享樂的,更不是消費的,是希望把利潤再投入到生產過程中,讓生產規模更加擴大。另外一方面也鼓勵用信貸進行生產,和今天風險資本、創業資本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信貸的核心我認為是建立在認為“明天會更好”的理念下,才敢于投資、敢于借款,是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切割蛋糕。
所以,無論哥倫布進行美洲探險能夠發現新大陸,還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對外拓展,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對外擴展,背后都不是國家的力量在推動,背后都是資本的力量。整個近代文明得益于在歐洲、在西方能夠持續進行高速發展,我認為是商業和科技的力量結合,商業和科技力量的結合背后是一種創業精神、是一種創新能力在體現。一個國家無論資源有多么豐富、一個國家無論規模有多么大,如果缺乏了創業精神、缺乏了創新的能力,我想是很難形成一個國家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力的。
人類的文明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目前正在駛向智能社會的大航海時代。我們理解智能社會就如同缺少了熱力學蒸汽機很難轉換為內燃機,汽車時代無從談起,好比如沒有空氣動力學飛機很難發明和制造出來,人類沒有辦法實現天空的探索,沒有了互聯網的生產關系,沒有數據作為生產資料、沒有云計算作為生產力,智能社會無從談起。今天通過云計算重新定義了IT,通過互聯網重新定義了效率,通過數據重新定義了資產,由于互聯網時代效率大量提升,導致了創業機會會變的非常豐富,由于云計算的廣泛使用讓創新的門檻逐漸降低,今天我們像水電氣一樣使用科技普惠帶來的便利,以往我們要通過自己的資產來取得金融機構的青睞,但是今天通過數據可以轉化為信用,通過信用可以創造財富。所以,在今天新的智能時代下,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成為新時代的核心三個基本要素。
在這樣一個智能時代下要改變的不僅僅是無人駕駛、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等,在社會治理方面也有很多機會的涌現和創新改變。我認為我們進入數據時代,以往一切的倫理也好、政策也好、規定也好、社會形態也好,都會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借用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面向未來睡覺可能是一種浪費,我們今天可能真正走在史無前例的黃金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的基礎上,阿里巴巴有什么樣的責任和擔當?阿里巴巴18年前提出口號叫做“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怎樣詮釋這樣一句口號?做生意沒有不難的,再小的生意都很難,在座的這么多的創業者非常有體會,天下不會有不難的生意,再大的生意也難,再小的生意也很難,我認為讓天下沒有不難的生意其實是讓中小企業具備和大企業一樣的條件、一樣的資質、一樣的能力,在市場上乘風破浪。
我們18年前創立之日起幫助了諸多的外貿企業,通過電商平臺能夠揚帆出海,幫助無數中小外貿企業像世界大企業實現全球買、全球賣,今天阿里巴巴成長為一個經濟體,我們有更多的責任和擔當,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企業享受普惠科技和普惠金融所帶來的福利,這是我們阿里巴巴的思考和理念。
“雙創”怎么做,簡單來講就是“大平臺、多模式、富生態”:“大平臺”,基于阿里巴巴有7個重要平臺,包括電子商務、跨境速賣通平臺、云板塊、螞蟻金服、菜鳥、大文娛等等?!岸嗄J健?,整個運營通過“1+4+N”的運營理念,基于“雙創”平臺科技賦能、人才賦能、渠道賦能、生態賦能以及不同運用場景和主題模式打造雙創中心。“富生態”,阿里巴巴是一個經濟體,今天更多通過生態的力量運營一切業務的開展,作為雙創來講,生態運營的核心理念和自然生態是有如出一轍的,自然生態是幾個關鍵點:一是生態的豐富性,就是物種的豐富性,整個自然生態有數以千計的物種豐富;二是物種的相互之間的依賴性,在整個生物鏈中缺了哪一環都不行,不是相互補充的關系,自然生態的物種和相互依賴的關系;三是整個自然生態的繁衍性,生態系統中會自然生長、繁衍,會創造出新的生態,讓整個生態系統更加枝繁葉茂。
我們雙創中心的理念和自然生態有一定的相似度,我們提出“共生、創生、互生”:
“共生”,希望今天和整個生態的合作伙伴,無論是投資機構、第三方運營機構、大學機構、科研機構、服務機構一起面向共同的客戶進行相應的服務。過去的時代可能一個企業如何構筑自身的競爭優勢顯得尤為重要,從設計到制造、到銷售,端到端希望構筑自身的競爭力,在智能時代、數據時代的社會下,社會分工已經非常細致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合作建立優勢比構筑自身的優勢更為重要。以往企業構筑自己,今天是共同為一個客戶服務,創造價值。
“互生”,我們希望和所有的生態伙伴不是相互補充的關系是相互依賴的關系,缺了誰都不行,你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你。
“創生”,我們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創造出更大的財富、創造更多的機制,能夠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分享蛋糕。
阿里巴巴雙創中心截止到現在累計孵化了15000家企業,培養超過5萬個科技人才,建立了35家阿里巴巴和合作伙伴進行深度運營的創新中心,創造了10億的融資現狀,提供了2500萬云資源供創業團隊使用。
我們認為我們有六個利器供“雙創”的模式進行賦能和孵化:
第一,創業基地、創新中心。創新中心希望打造阿里巴巴雙創標桿和燈塔,我們建立了35家創新中心,但是今年我們會有一些思考和想法,在大機會時代下,阿里巴巴一定聚集機會主義,對于創新中心一定從以往的快速增長到今年的精耕細作,以創業者為中心,以服務創業者為本真正打造燈塔和標桿,今年我們會引入賽馬機制,讓火車頭加滿油,請落后者早下車。
第二,資源對接。我記得有一句話叫做“如果你沒有去過世界,怎么會有世界觀?”今天對于阿里巴巴的雙創中心而言,即使你沒有去過世界,阿里巴巴也會利用經濟體全球化資源和全球化視野真正幫助創業企業、創新企業站在世界看自己,真正讓你能夠從眼界決定你的境界,從定位決定你的地位,我們希望把阿里資源和“雙創”的企業進行無縫對接,幫助雙方實現合作共贏的新模式。
第三,主題孵化。我們針對垂直的熱門的行業、領域進行相應的孵化,包括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文創等等,智能硬件前期已經和富士康進行合作了,在淘富成真的項目上取得了不錯成績,今年會繼續優化、深化。
第四,創業大學。阿里巴巴會把文化觀、價值觀分享給大家,包括因為“相信所有看見”、“因為簡單所以信任”等等阿里傳統文化,也把我們理念傳遞給大家,我們會把失敗的案例也進行分享,過去的成功不是未來可靠的向導,但是未來的失敗一定是未來成功的基石,除了分享正面、有沉淀的積極事物之外,我們也會把教訓和失敗案例進行分享。不僅僅是阿里巴巴自身分享,我們希望把“雙創中心的創業大學”打造成“雙創”生態的羅馬廣場,我們希望通過“雙創”企業自身,通過政府、通過生態鏈和投資機構進行更多的分享,把雙創大學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雙創”者的思想盛宴、哲學的天空。
第五,技術分享。希望通過最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真正讓普惠科技成為每一個“雙創”企業的基本權利。
第六,創業大賽,去年的諸神之戰18家隊伍入了決賽,創業大賽對于阿里巴巴雙創中心來講,我們希望每一個夢想都有被發現的可能,我們希望每一個創新都有被實現的可能,這是我們打造創業大賽和投資機構進行對接的理念和責任。
在今天的時代下,有人說這是一個獲得時代,也有人說這是一個壞的時代,如果說創業是一場人生的修行,阿里巴巴的雙創中心就是創業者的修道場,我們希望阿里巴巴“雙創”中心和生態鏈因為整個“雙創”企業崛起,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和使命。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