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WiFi大家都很熟悉,做購物中心、機場等商業場所的邁外迪,主打地鐵等軌道交通的南方銀谷,都是商業wifi領域耳熟能詳的名字。
廠園wifi痛點明顯、市場誘人
創業邦記者發現,這兩年才逐漸獲得資本關注的廠園WiFi,其實也是一塊巨大的市場:中國2億多農民工中,1億多集中在制造業工廠。工人們每天做著枯燥重復的工作,空閑時間玩手機是其消遣娛樂的主要方式,所以,網絡對于藍領工人們的生活至關重要。
但是,由于很多工廠的員工福利都沒有wifi方面的預算,很多工人們用手機打游戲、看視頻的娛樂需求都得不到滿足。所以,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互聯網時代,藍領工人找工作的時候都是最在乎工廠的就是兩件事:有沒有空調、有沒有WiFi。
此外,和商業WiFi相比,做廠園WiFi優勢明顯:首先,用戶停留時間長。舉例來說,一般商用WiFi平均在網時長為30分鐘,而廠園WiFi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可以達到近2個小時。其次,廠園WiFi鋪設難度較低,由于在地鐵、高鐵、公交鋪設WiFi很難平衡波峰和波谷的使用需求,而且移動特性對WiFi技術要求高,商業WiFi的成本可能比廠園WiFi高10倍。
這么大的痛點和商機自然逃不過精明的互聯網創業者們的火眼金睛,實際上,國內廠園藍領wifi領域已經有幾十個創業團隊,不過大多數還非常小,出于早期階段。不過,創業邦記者觀察發現,廠園WiFi領域也已經有黑馬開始顯現。
自主研發軟硬件
這家公司名叫Magic WiFi,其創始人林海向創業邦記者透露,Magic WiF剛剛完成了C輪融資,而且,從2013年項目啟動到現在,Magic WiFi已經總共融資3000萬美元,日活躍用戶達到了100萬。
為什么沖出來的是MagicWiFi?
據了解,Magic WiFi和其他廠園WiFi的最大差別,便在于自主研發硬件、軟件和方案。考慮到研發成本和時間成本巨大,廠園WiFi同行多是用合作伙伴開發的軟件和硬件。
但是,林海決定長痛不如短痛,在2013年項目啟動之后,他帶領團隊閉關研發WiFi路由器和軟件整整9個月。直到2014年年中,在確信自身軟硬件運行穩定、云管理平臺趨向成熟之后,才正式把Magic WiFi推出市場。
“如果是自己研發軟硬件,那平臺就能夠較便捷地支持運營方面的調整;而如果采用別人研發的軟硬件,運營的調整則需要與生產廠家和供應商對接才能執行,不僅程序麻煩,而且很多功能實現不了”,林海對創業邦記者說。
而且,自主研發軟硬件還能解決另外一個問題。由于廠園占地面積大、人員集中,如何保證WiFi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成為了所有廠園WiFi共同面臨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對此,Magic WiFi采用了云平臺管理全國WiFi熱點,并且,由于硬件(路由器)和軟件都是Magic WiFi自己開發,WiFi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
大叔團隊受資本熱捧
除了愿意自己干“臟活累活”以外,團隊優勢也是Magic WiFi能夠沖出重圍的原因。
Magic WiFi的團隊是一個典型的“大叔”團隊,4個合伙人里面,除了技術負責人是80后,其他都是70后。雖然做爆款產品可能不是90后的對手,但是要做WIFi這種資源型的項目,團隊資源就派上用場了。
拿出身于1973年的林海自己來說吧,他畢業于清華大學,又在中歐商學院讀了EMBA和中歐創業營,這給他帶來了很多具有大廠資源的校友和同學。而且,在辭職創業前,林海還是已經上市的公司A8音樂的CEO,擁有眾多行業資源。
在推出市場后,Magic WiFi很快就開始獲得資本的關注。2015年初,Magic WiFi便獲得廣發信德領投的千萬級別A輪融資。隨后的7月份,Magic WiFi獲得了騰訊千萬級別投資。如今,Magic WiFi再次獲得C輪融資,并預計將于月底在新三板掛牌上市。
一輪又一輪的資本熱捧,讓Magic WiFi成為了廠園WiFi里的黑馬,成功地把對手甩在后面。林海透露,目前,Magic WiFi已經在全國鋪設了6萬個熱點,這個數字比其他同行要高很多。
目前,Magic WiFi給廠園提供的是免費服務,其收入主要來自于應用分發和內容分發。接下來,林海還準備推出秀場、金融、社交方面的業務實現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