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愛奇藝叒宣布了新一輪的會員價格上漲,本輪上漲幅度也達到了歷史最高的50元,星鉆VIP會員年卡由原先的398元上漲至448元,這也意味著讓翠花這種家里本不富裕的愛奇藝粉絲,更加雪上加霜。?
自2020年底,愛奇藝率先漲價以來,芒果TV、咪咕、騰訊等視頻平臺都紛紛上調了價格,事實上,國外的流媒體奈飛、迪士尼+、HBO等也進行了多次的漲價。
與國外的流媒體相比,國內只要漲價就會被批吃相難看,但除了依靠漲價仿佛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走出連續虧損的困境,畢竟漲價了,老板對資本市場也算有個交代,但對于平臺來講,卻依舊是杯水車薪,國內流媒體正遭遇著艱難的盈利危機。
?
《西虹市首富》劇照
流媒體們紛紛漲價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虧錢,根據愛奇藝的年報,2021年全年愛奇藝凈虧損61.7億元,雖然較前幾年虧損情況有所收窄,但自愛奇藝成立以來就從未實現過盈利,已是連續虧損的第12個年頭。?
其主要競爭對手騰訊視頻包含在整個騰訊集團的業務中,沒有獨立的財報,很難看出具體的數據,但從騰訊2021年的財報可以看到,騰訊視頻的付費會員數同比增長僅為1%。同時,騰訊在財報中講到的正采取措施優化成本,減少騰訊視頻的財務虧損。
另一大巨頭優酷由于在2015年并入了阿里麾下,所以我們從優酷所在的阿里巴巴數字媒體及娛樂版塊的數據可以看出,2021年數字媒體及娛樂業務經調整為虧損61.78億,利潤率為-20%。
三大巨頭無一例外,有媒體曾報道,“愛優騰”十年之內虧損了1000億,那么,這1000億都虧哪了。
根據愛奇藝近三年的財報顯示,總營收分別為,290億、297億及306億元,其收入主要來自會員收入,2021年會員收入為167億,較2020年增長1%,較2019年增長了15.7%。
除了會員收入外,另一主要收入貢獻則來源于在線廣告服務,2021年廣告收入為71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14.5%,從愛奇藝的收入結構不難看出我國長視頻平臺的商業模式。
即通過購買版權或自制劇進行內容儲備,從而吸引用戶流量和廣告主,再通過內容付費與廣告服務等方式實現變現,但這種流量模式中,加入內容成本很低,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值就足夠覆蓋固定成本,那么盈利自然不成問題。
但偏偏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輕內容的流量模式就是個偽命題,因為長視頻平臺收入的兩大來源會員費和廣告費的增長,都是會員“用腳投票”的結果,會員只為好內容付費,而廣告收入雖然來源于廣告主,但想讓廣告主掏錢似乎也越來越難。
優質內容成為了一切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優質內容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才能給廣告主帶來更多的潛在消費者,那么在優質內容稀缺的情況下,長視頻平臺就會出現“內卷”,出現吹捧流量明星,堆砌大IP,以及成本滾雪球等情況。
成本的居高不下,自然也成為了長視頻平臺盈利的難題,從愛奇藝身上不難看出,2018年至2021年公司每年在內容成本上,投入均超過200億元,雖然會員收入也持續增加,兩者間的差距也在縮小,但依然不能扭轉虧損的狀態。
內容成本與會員收入的不對等,使得愛奇藝只能增加廣告收入來提高整體的營收,這就有了即使是VIP會員也要被迫看廣告的大無語事件時有發生的現狀。
可無論是愛奇藝還騰訊與優酷,在短視頻的沖擊下,廣告收入都是趨于下降的,2021年騰訊的年報稱,主要由于騰訊視頻服務的廣告收入減少,媒體廣告收入下降8%至人民幣32億元。
因此只有會員收入的提高,才能更好的增加公司的營收,在互聯網進入存量競爭的時代,會員增速放緩,深挖單用戶價值成為盈利的關鍵。也就是說,羊一共就這么多了,只能從這些羊身上薅點羊毛了。
這就有了為提高ARPU值而不斷漲漲漲,同樣是薅羊毛,為何國外的羊不叫,國內的羊卻嗷嗷叫個不停?
其根本問題不在于羊,而是在于給羊吃了什么,國外的羊吃的都是青草,流媒體提供的優質內容給用戶帶來的滿足感是遠遠高于國內的羊吃的這些枯草的,一個是強迫被薅,自然用戶對于漲價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漲價無可厚非,關鍵在于值不值,值不值的關鍵則在于內容的好壞,好內容是長視頻的命脈。截止到去年底,奈飛平臺上影視劇數量達到6021部,去年一年就新增了623部,并且奈飛自制劇就占片庫總體量的45%。
愛奇藝的內容庫中,雖然影視劇、電視劇、綜藝等數量超過四萬個,但2021年上新的劇集數量僅214部,雖然高于騰訊與優酷的165部與162部,但與奈飛相比還是有極大差距的,自制劇和部分買下獨播版權的劇集占上新劇集的43%,也低于奈飛。
在質量方面,2021年奈飛全球熱播劇top10中,豆瓣平分最高分9.4分最低6.7分,平均在8分以上,而愛奇藝2021熱播劇top10豆瓣平分最高是7.5分最低分是3.7分,平均分不到6分,質量方面魚龍混雜、兩極分化嚴重。
奈飛以《紙牌屋》這部劇風靡全球的自制劇迅速破圈以來,在72屆艾美獎中以160項提名領跑,在奧斯卡中也有優異的表現,2022年奧斯卡不僅拿到了27項提名成為最大贏家,更是連續三年入圍并獲得最多提名。
去年又以一部《魷魚游戲》在全球瘋狂吸金,直接助推奈飛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6%,全球付費用戶數新增438萬,奈飛以優質的內容輸出,讓訂閱用戶“物有所值”。
反觀愛奇藝,在2020年迷霧劇場推出《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無罪之證》高分懸疑三部曲后,2021年同題材作品,《誰是兇手》、《暴風眼》的口碑則直線下滑,在獎項方面,除了代表網劇《破冰行動》在2020年獲得白玉蘭獎外,只有《河神》、《無罪之證》等少數作品獲得國際上的認可。
這樣的內容下還要不斷漲價,反而流失了訂閱的會員,當然,國內長視頻平臺漲價遭噴也有客觀原因在。
奈飛是DVD租賃起家的,美國人早就在有限電視家庭觀影時代就培養了為內容付費的習慣,奈飛后續搞DVD租賃、流媒體平臺,很好承接了有限電視用戶的遷移。
用戶認為為更龐大的內容庫付費是理所當然的,而我國有線電視時代,只要買個電視就能隨意觀看各個頻道,在DVD租賃時代,盜版光盤猖獗,價格低廉,后期的視頻網站萌芽階段,各家平臺紛紛靠免費視頻來吸引流量。
用戶早已被慣成了白嫖的習慣,隨著長視頻網站進入正版的PGC時代,要向會員收入訂閱費時,又有那么多不要錢的網站可以隨便觀看劇集,那么付費的意愿就更弱了。
此外,國內影視劇出海難也限制了長視頻平臺的盈利,相比奈飛已覆蓋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化擴張速度,國內長視頻平臺受文化、語言等因素的影響,只能深耕于國內,而國內的互聯網用戶又接近于天花板。
雖然2019年開始愛奇藝開始“出海”計劃但道路還是艱難險阻,國內長視頻平臺若想走向連續虧損的困境,從短期來看,更大規模的投入內容的制作是長視頻平臺發展的當務之急,奈飛在轉型自制劇后,現金流也一度非常緊張,只能長期通過債權融資,來補充高額的成本缺口。
因此資本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我國的長視頻平臺在還沒形成內投入和用戶增長的正向增長之前,還是要加大內容的投入以孵化出更多優質的內容,低成本的融資還要繼續。
長期來看,長視頻出海是突破用戶天花板的必經之路,雖然目前還面臨著文化背景、語言傳播等障礙,但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已明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長遠目標,假以時日隨著我國經濟實力與國家話語權的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也將越來越具有國際影響力,而這些內容平臺也將隨著國家軟實力的提升打開一片新的世界。
(完)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