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是像Excel一樣的在線協同表格,卻能把文件、表格、圖片、視頻、填表單等變換出各種視圖,它能幫助你高效方便的管理各種零碎的信息和數據;也能根據你的想法DIY各種功能,5分鐘即可搭建一個適合自己的文檔管理系統,實現數據高效分析流通、信息整理跟蹤自動化……
其實,它的功能還遠不止于此。維格表將Excel、可視化數據庫、實時網絡協作、低代碼開發技術“四合一”,同時支持API與可視化看板。

維格表創始人陳霈霖表示:“維格表的核心特點在于,外表像電子表格,功能延展性又像數據庫那般強大。因為它既有低代碼的基礎,又具備SDK、API甚至在線編程等高代碼的能力。”
作為多維表格的首創者,維格表打造了一套可配置的新型數字化系統,提供1000種以上的系統模板,可滿足不同行業龐大繁復的數據管理需求,并且將復雜的SaaS軟件簡化得像Excel一樣靈活易用。
01
把SaaS軟件簡化得像Excel一樣簡單
互聯網的下半場,來到產業互聯網的主戰場。站在數字化轉型的風口上,各行各業都在涌入轉型大潮。市面上也充斥著各種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SaaS軟件。然而,無論是OA、ERP系統,還是CRM、PDS軟件,它們的流程往往非常固化,在不同的領域要買不同的軟件,還要不同的落地流程,價格還很貴。
2019年初,陳霈霖的親戚經營了一家服裝店,選擇了多款經營軟件系統都用不慣,最終還是用起了Excel。彼時,陳霈霖正擔任喜茶CTO,帶領著百人團隊一手打造出“喜茶GO”小程序,解決了用戶和公司常年頭疼的排隊難題。
這家服裝店的痛點引起了陳霈霖的注意。
陳霈霖發現,在傳統的業務中可操作的數據界面跟關系型數據庫是分離開的,企業為此需要采購大量可操作的數據界面。而市面上很多軟件并不能有效滿足企業復雜多樣的業務需求。甚至有的即使采購了新系統,仍然需要多個Excel表格來支撐工作。
陳霈霖在想,為什么不能把這兩部分進行整合,并且保留像Excel一樣簡單的操作,這樣業務人員都能簡單地上手。
于是,他萌生了打造一款全新數據協作工具的想法。
2019年底,陳霈霖裸辭創業,創立深圳維格云科技有限公司。把傳統的軟件技術變成一種可操作的數據界面,然后用關系型數據庫把它給串起來,這是vika維格表要做的事情。
幾個月之后,維格表便發布了核心產品“維格表vika.cn”。這款幫助企業進行數據管理的軟件,融合了數據庫與Excel電子表格功能,將復雜的SaaS軟件簡化到像Excel一樣簡單。
維格表支持圖片、視頻、文檔等數據存儲,可以將個人、工作碎片化的信息結構化地整理起來。
在使用維格表前,公司人手一份Excel,各種文件滿天飛,重要業務數據資料散落各處,無法實現共享。使用之后,不同部門的重要數據文件均可保存在云端工作站,部門內可實時協同在線編輯,打破傳統文件互傳和業務壁壘帶來的數據孤島效應。
作為多維表格的首創者,維格表成為很多軟件服務產品的連接器,以往這些產品的數據都來自Excel。另外,維格表還能幫助用戶輕松實現項目管理與團隊協作,不用寫代碼就可以做出適配業務發展需要的IT系統,即使不懂編程也能搭建自己的數據庫。
維格表給企業提供了一種關于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思路,即如何用關系型數據庫、一種可視化的SaaS思維去重新審視整個世界。
作為國內SaaS賽道中的全新品類,維格表也面臨諸多挑戰。其中之一便是外界對維格表的認知大相徑庭,有人將其稱為低代碼工具,有人認為是一種更先進的電子表格,還有人理解為協同辦公。如何從零開始進行市場教育,成了擺在維格表面前一道難題。
02
如同一把能解鎖數字化生產力寶藏的萬能鑰匙
陳霈霖談道:“維格表是一款可視化的數據庫,其核心特點在于外表像表格,功能的延展性又像數據庫。這基于維格表既有低代碼的基礎,又具備SDK、API甚至在線編程等高代碼的能力。”
在任意一張維格表上點擊右上角的API按鈕,一鍵彈出API窗口,用非常簡短的代碼,使用Python、JavaScript等編程語言的SDK,實時對數據進行讀取、批處理、回寫,連接其它業務系統,能生成插件,解鎖各種功能。
早在成立之初,陳霈霖就并未將其只定位為一款純工具產品,而是要從技術產品到解決方案的賦能者。
這主要體現在,維格表要與其它軟件進行連接,快速搭建輕量級的解決方案系統,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另外,支持API和嵌入,當企業需要基于軟件做各種擴展時,只需把維格表嵌入進去,無需大量工程師搞開發,從而降低研發和交付成本。
陳霈霖介紹:“不少大型科技公司用維格表做生產系統管理,還有客戶直接把維格表當成一個數據庫、API去調用,把多維表格嵌入到他們的軟件系統里,就可以幫助客戶做交付。”
在此過程中,維格表也實現了商業化從0到1的突破。
據陳霈霖介紹,維格表的第一個客戶就是購買API服務。還有客戶預算花100萬研發將后臺數據庫做出可操作的界面,嵌入維格表只需要花2萬多元。也有客戶在打印插件上嵌入維格表,只需把數據填入維格表中就能打印出100個不同的文檔。
“維格表讓企業過去100個程序員1年才能做成的系統,縮短到1個文員1天就能完成。維格表想要解決的終局行業問題,一是降低成本,產生真正的價值;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幫助公司早下班。”陳霈霖稱。
維格表產品剛上線三個月,就接觸到數千家企業客戶,并實現7位數營收,其中大多數為億元營收以上中大型企業客戶。2021年12月,維格表實現盈虧平衡。
維格表打造了一整套可配置的新型數字化系統,能提供1000種以上的系統模板,涉及項目管理、客戶管理、數據BI、市場活動、營銷中臺、企業數據庫、OKR等企業各個業務條線,能有效滿足互聯網、電商、教育、消費、制造、政務等全行業錯綜復雜的數據管理需求。
維格表就像一把能解鎖數字化生產力寶藏的萬能鑰匙,人人可以輕松上手。而支持API,可以幫助客戶定制個性化需求。作為數據中臺,維格表可連接萬物,讓數據協作起來真正實現驅動組織創新。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起國內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就呈穩步擴張趨勢,到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538億元,同比增長48.7%,預計到2023年將達到1304億元。
在陳霈霖看來,SaaS這個賽道在國內尚不樂觀。他舉例道,SaaS全稱是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然而國內經常將它稱為service-as-a-software(服務即軟件),前者側重software,后者側重service。因此,目前國內SaaS軟件公司不只承擔service的成本,還得負責software的研發費用。
陳霈霖說:“這只是翻譯層面上的一個縮影。其實真正的SaaS和企業服務大相徑庭,國內SaaS類產業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很可能對標上世紀70年代重服務的美國軟件業。”
此外,SaaS行業普遍面臨著人力成本高企、續費率大跌、現金流吃緊等難題……陳霈霖判斷,隨著錢袋子越來越緊,國內SaaS行業必將走向分化,未來強者恒強,弱者漸亡的“馬太效應”會愈加顯著。
03
成長在阿里云,云原生加速器助力SaaS企業打造全新交付模式
千行百業上云,讓云原生的概念變得“火熱”起來。然而,隨著云的生態和邊界不斷延展,其定義也是五花八門。
陳霈霖認為,云原生是一種以容器為基礎的運維方式,它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形成統一的標準,從而降低內部的運維成本、交付成本,增強客戶的穩定性。
從整個生態來說,云原生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軟件交付模式。它為商業軟件的App Store創造了可行性。
“過去我們需要軟件就必須跑去電腦城買光碟,現在只要在手機App Store點一下即可。消費級軟件早就實現了App Store化了,商用級軟件卻還遲遲未能實現。這主要是因為部署太復雜,云原生的出現為以后商業軟件APP Store創造了機會。”陳霈霖表示。
事實上,云原生擁有傳統IT無法比擬的優勢。它能從技術理念、核心架構、最佳實踐等方面,助力企業實現“云”落地,是幫助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短路徑。
2021年11月,阿里云發布云原生加速器。幫助企業以更“聰明”的方式去運營,節省不必要的時間花費,能夠專注地聚焦業務價值創造以及創新。
阿里云擁有國內最豐富的云原生產品家族和最廣泛的云原生客戶群體,覆蓋各行各業,80%以上的中國科技公司都是跑在阿里云上。
在與阿里云的深入合作中,陳霈霖最大的感觸是阿里云“以客戶為中心,務實不自嗨”。
阿里云非常重視落地。陳霈霖深有感觸:“之前參加過云原生加速器的活動,大家集思廣益,一起討論怎么為客戶創造價值,如何把產品銷售出去,維格表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國內云廠商云集,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諸多便利。陳霈霖坦言,“創業型公司缺乏資源和資金,希望與云廠商合作共享基礎設施和流量,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