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蝶變需要強大算力支撐。?
近年來,伴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作為其基礎設施的算力,也愈發得到各界重視。如果說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沉淀的大數據是沉睡資源,那么算力便是喚醒它們的關鍵手段。強大的算力不僅將幫企業挖掘出沉睡數據背后的新價值,也將提升他們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不過,目前來看市場中的通用算力并不能滿足企業轉型的需求。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其催生的智能算力需求也顯示出超越前者的勢頭。數據顯示,智能算力目前在我國融合算力中的占比已達40%。

不同于市場流行當前的通用算力,人工智能發展所催生的智能算力,不僅需要有超大規模的算力池做后盾,還要具備超越通用算力的超高計算效率。可以預見,今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智能算力也將取代通用算力成為市場主流。
為了適應市場智能算力快速增長的速度,8月30日,阿里云不僅對外發布全棧智能計算解決方案——飛天智算平臺,還啟動了位于烏蘭察布和張北的兩座智算中心。從服務能力層面看,全新發布的飛天智算平臺,不僅具備超大規模的算力池支撐,還依托兩座智算中心和CIPU,形成了提供超高效率算力的穩定能力。
淵源深厚的智算平臺

站在技術架構角度看,飛天智算平臺之所以能滿足智能算力的需求,是因為它建立在阿里云扎實的技術基礎之上。如果沒有阿里云扎實的技術基礎,便不會有如今的飛天智算平臺。回顧阿里云技術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從中找到許多與飛天智算平臺存在淵源的基礎技術。
2008年9月,面對自身電商業務帶來的數據困擾,阿里在從市場尋求解決辦法無果后,果斷實施了“大數據”和“云計算”戰略。或許是背水一戰的緣故,戰略實施不滿半年,阿里便推出了超大規模通用計算操作系統——飛天。
與傳統的計算機操作系統類似,異化的飛天也具備計算、存儲、數據庫以及網絡四大核心能力。不過,后者擁有的服務能力卻要遠超前者。彼時,全新的飛天不僅成為阿里云技術的起點,也是如今飛天智算平臺的源頭。
2011年,阿里云順利完成公測后,飛天也正式走向了市場。從協助央視轉播2012年歐洲杯,到余額寶全部核心系統遷至阿里云,飛天所展現的技術能力也漸漸被市場認可。2014年,出于打造多元化的云生態系統的目的,阿里云又發起了一項云合計劃,宣布招募一萬家云服務商。而后,隨著不同領域的伙伴陸續進駐,飛天平臺的云服務也拓展到了不同的產業領域。
對于那些加入云生態的伙伴企業而言,飛天不僅賦予了他們分析海量數據的能力,也推動了他們的數字化轉型。對于阿里云而言,多元化的云生態系統則為飛天持續進化創造了條件。通過和不同領域伙伴的交流合作,飛天通過博采眾長不僅形成了泛華的技術能力,也依托沉淀的構筑了一個超大規模算力池。這些蛻變對于如今推出飛天智算平臺也提供了極大幫助。
今年6月,阿里云發布了面向云數據中心的CIPU。它所具備的“一云多芯”優勢也幫助飛天再度進化,令其成功在X86、GPU、ARM等不同芯片類型服務器上運行。對于飛天智算平臺而言,CIPU帶來的算力提升同樣可圈可點。據介紹,阿里云通過統一調度和管理,成功使異構芯片的算力融入了飛天智算平臺,提升了近1倍以上的整體性能。
站在商業化的角度看,集合阿里云多項技術的飛天智算平臺,以解決智能算力的需求痛點為目標,其顯然有著明確的商業化訴求。結合當前市場智能算力的供需情況,如今已具備提供高效標準智能算力服務的飛天智算平臺無疑也牢牢掌握著市場主動權。
賦能百業的多元價值
作為建立在技術能力基礎上的商業解決方案,飛天智算平臺在正式發布前已經被阿里內部廣泛應用。具體來看,飛天智算平臺在阿里內部的應用場景,除了物流配送和機器人巡檢等線下場景外,還包括虛擬主播和圖像搜索識別等線上場景。
以阿里打造的物流機器人小蠻驢為例,它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運營有三年之久,覆蓋了全國147個城市。即便是身處人流密集的校園,小蠻驢也能順利完成配送。值得一提的是,小蠻驢每一次成功送貨的背后,都離不開阿里智算能力的加持。從送貨路線的選擇,到遭遇險情后的避險,阿里智算能力賦予了小蠻驢足夠多的智慧和敏銳。據介紹,小蠻驢的反應速度約是人類大腦的7倍,僅需0.01秒便能預測近百個人或物的運動軌跡。
誠然,阿里的探索已證明飛天智算平臺的智算能力可以覆蓋多元場景,但是為了進一步降低用戶付出的代價,阿里達摩院還專門研發了一款具備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訓練模型M6。作為全球最大的AI預訓練模式,M6目前已成功應用于電商、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AI場景。用戶可利用M6提供通用模型基礎,再結合相關領域小數據的做法,提升其AI技術落地的速度,節約其AI研發的投入。
比如說,小鵬汽車不久前與阿里云達成的合作。前者決定將依托阿里云的烏蘭察布智算中心,建設全國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智算中心扶搖。按照相關預測,阿里云提供的智算幫助將使小鵬汽車自動駕駛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近170倍。
![[s]靈駿.png](https://img2.ctoutiao.com/images/grey.gif?2)
再比如說,阿里云曾運用智能算力幫助德州電力預測清潔電力負荷。后者在其智能算力的幫助下,不僅把負荷預測的時長由幾小時縮短至幾分鐘,還把負荷預測的準確率提升到了98%。伴隨著清潔電力負荷預測能力的提升,德州電力對清潔電力的消納水平亦有提升。
上述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阿里云的智算能力卻能分別帶來效率提升。這些積極變化的背后,顯然并不僅僅只有智能算力的功勞。
可以預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其應用場景也將愈發多元。對于研發人員而言,他們除了要面臨算力的限制外,還會遭遇無所適從的尷尬。從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角度看,飛天智算平臺和M6模型顯然是省時省力的選擇。一方面,飛天智算平臺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算力需求,另一方面,M6模型則能降低其研究的重復投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在推動智算能力提升的同時,也積極適應產業綠色發展的新趨勢。正如阿里云智能全球銷售總裁蔡英華所言,智算不僅在于規模大,更是需要綠色、高效并且具備產業實踐。目前來看,阿里云啟動兩大智算中心,不僅形成了強算力,也實現了低能耗。
以阿里云位于張北的智算中心為例,該智算中心的算力規模達12 EFLOPS,是全球最大的智算中心。它通過單向浸沒式液冷的功耗解決方案,以及當地生產的清潔能源,成功將整個中心的PUE也降低到了1.09。一定程度上講,阿里云打造的張北智算中心,在智算賦能創造的產業價值的同時,也貢獻了綠色低碳的生態價值。
從AI的長遠發展看,阿里云推出的飛天智算平臺和兩大智算中心,無疑已經給人工智能爆發增長做好了技術準備。未來隨著市場智能算力的需求的提升,智能算力也將取代通用算力成為驅動AI等數字經濟的源動力。在這個動能轉換的過程中,目前已具備智算服務能力的阿里云也將逐漸被市場了解和運用。
(完)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