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云網12月21日報道(編譯:小白)
編者注:作者Benedict Evans是頂級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在下面的文章中,他對未來移動世界的發(fā)展提出了自己的分析預測,并進一步總結了當前形勢下的16個主題,并列舉了每個主題所存在的關鍵問題。文章由獵云網(微信:ilieyun
)精選編譯。
iPhone掀起智能手機革命到如今已經差不多有9年了,第一階段的改變已近尾聲——Apple和Google無疑皆為贏家,Facebook也不賴,現(xiàn)在我們可以確信移動將是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未來。然而在此之前,還有很多移動領域的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

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規(guī)模會是PC行業(yè)的10倍多,將成為科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新一代核心。幾乎所有技術、創(chuàng)新都將圍繞移動產生。

我們是時候該停止討論“移動”網絡和“電腦”網絡了——這就好比在討論“彩色”電視還是“黑白”電視一樣沒有意義。
我們總覺得“移動”指的是平時拿在手中的有限功能設備,但是實際上智能手機的使用遠不僅限于移動狀態(tài)下,即便坐在電腦前你還是會玩手機,而且智能手機比電腦提供了更好的互聯(lián)網平臺。相比之下,電腦倒更像是有限設備。

當我們說起“移動”時我們不是在說手機,正如我們提起“電腦”時也不全意味著“個人電腦”。“移動”與屏幕大小、鍵盤、地點以及用途無關,而是由ARM、iOS和Android等組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一個即將成為計算領域新核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這一切意味著“移動”設備將越來越廣泛地取代電腦的使用,屏幕也會隨之變大,鍵盤也會有,甚至搭載的軟件也會更強大。總之,在一個更寬泛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驅動下,一切投資和創(chuàng)新都將成為可能。

未來計算機運作和生產力將會再一次發(fā)生關鍵變化。大屏幕、鍵盤可能依然存在,但是所有的軟件將煥然一新,它們將基于云端、植入到移動設備,被重新設計改造。繼而,企業(yè)的結構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微軟錯過了向新平臺轉變的最佳時機。Xbox無關緊要,Windows Mobile勉強生存,Windows 10發(fā)展不錯但也難擋改變的大潮流,甚至Satya Nadella也指出Windows的大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盡管微軟不會因此終結,但想要繼續(xù)輝煌,恐怕必須得利用曾經積累的資本和市場地位來開辟新市場。

移動時代因為Apple和Google兩大風格迥異的贏家而尤顯特殊。Apple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擁有8億多活躍用戶;Google用戶量雖然更多,但Apple的用戶卻更“優(yōu)質”(這里的優(yōu)質用戶是指從開發(fā)者的角度來看)。
再有,Google在iOS和Android兩大系統(tǒng)都有涉獵,但是在iOS上受到不少限制;但Apple也有自身的弱點:云服務和人工智能將成為其主要戰(zhàn)略問題。

互聯(lián)網讓人們知道更多,也讓人們知道更少。盡管互聯(lián)網給予了所有人發(fā)聲的機會,但又有多少人聽到了你的聲音呢?我們從瀏覽網頁開始,然后又有了搜索引擎,但是搜索仍舊基于用戶自身的認知水平。
新時代的人們眼前一片迷茫。流量掌握在誰手中?他們又把信息送往何處?人工智能、搜索以及這些平臺本身又將如何融入其中?內容管理又如何解決?以及用戶從哪來?這都是問題。

技術圈里大家十分熱衷于對智能手機應用和網頁的討論——這兩者分別都有什么優(yōu)勢,如何運作又如何相互影響,Google對Chrome有什么期待,網頁是否會成為大勢所趨……
但是對于一個實際的品牌、開發(fā)者或者出版商來說,真正需要考慮的是他們應該設計一個應用還是網頁,最后的權衡也尤其簡單且毫無技術含量,那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人們是否愿意在手機上下載你的應用?”

15年來互聯(lián)網一直沒有太大的改變:網頁瀏覽器+鼠標+鍵盤,標準三件套。雖然還有其他選擇,但對于廣大普通用戶來說網頁和互聯(lián)網幾乎就是同一個事物。
智能手機的出現(xiàn)果斷將二者割裂,但我們仍未找到一個新的模型。各大公司之間的競爭和潛在的新媒介預示著移動交互模型的改變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事實上,我們正在尋找繼網頁和本地應用之后,一種建立服務的新方式。它可能是Siri,也可能是Now。無論是什么方式,根本目的都在于構建一種新的搜索與發(fā)現(xiàn)模型——以更快的方式獲取用戶。

信息交流是未來移動發(fā)展的另一個嶄新層面。Facebook在桌面上建立了信息交流,微信在中國已經成功地把信息交流植入移動設備。
通過把信息交流嵌入到開發(fā)環(huán)境中,你可以在網頁或者應用商店之外創(chuàng)造另一種新方式。
Facebook和其他一些公司試圖在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實現(xiàn)這種模式,但至今未取得巨大進展,Apple和Google也正在試圖涉足這一領域。

除Apple之外,Android是手機市場的最大贏家,但是這依然說明不了什么。盡管由于缺少訪問Google的服務,許多Android之外的分支嘗試(比如Kindle Fire)皆以失敗告終,但并不是說所有嘗試都失敗了——小米已然在幾乎沒有Googe服務的基礎之上把系統(tǒng)做得順風順水,此外Cyanogen系統(tǒng)發(fā)展形勢也不錯。
這一點值得重視,因為操作系統(tǒng)將成為發(fā)現(xiàn)服務的有效途徑——如果你掌握了可以塑造人們移動行為的操作系統(tǒng),你能做的將遠比桌面網頁要多得多。

智能手機、傳感器和硬件設備將會使得物聯(lián)網無處不在——不久我們將忽略傳感器的存在,并對物聯(lián)網習以為常。
此外,未來會有更多不同的物聯(lián)網平臺和標準。更有甚者,特別是在企業(yè)中,大量的傳感器將會帶來數(shù)據(jù)爆炸。

從電動汽車再到自動駕駛汽車,這一系列變革改變了汽車本身的含義,也改變了整個汽車行業(yè)的關系鏈。電動改變了汽車的機械復雜性,從而影響了汽車制造業(yè)。自動化和按需服務則改變了汽車購買者的選擇標準。從另一方面來說,所有這一切也會帶來整個城市的改變——比如泊車不再必要時,大型購物商場或者餐廳會面臨怎樣一種新場景?

技術行業(yè)用了近25年的時間試圖讓電視機能夠上網——人們曾相信能夠上網的電視機一定會大賣。
時至今日技術似乎已經成熟,但能上網的電視機卻并不如想象的那般受歡迎——微軟不久前宣布Xbox不再是其戰(zhàn)略產品,電視機成了智能手機的附屬品,引導計算機革命并取代客廳計算機設備的不是電視機也不是電腦,而是一部小小的智能手機。

智能手表大概是智能手機系統(tǒng)中最令人困惑的一員了。理論上,他們應該無所不能,然而時至今日,智能手表的意義仍然是擺設多于功能。

未來正在發(fā)生,但我們還未完全意識到。在技術領域,我們對最新的發(fā)展習以為常,并且想當然地認為其他人也都是如此。但是實際上,正如大多數(shù)iPhone用戶不會使用Google Maps那樣,每個普通用戶對待這些服務與技術的態(tài)度往往取決于他們自身的需求。
這一點值得我們牢記于心。
Source:Techcrunch
1.如轉載,請在文章首部明顯處注明原出處轉自獵云網(www.lieyunwang.com)
2.不得修改文章及文章產品配圖,不得刪除文章中獵云網標識。
3.不得在違背文章本意情況下進行文章首圖標題修改。
尋求報道點這里;找項目點這里;找投資人點這里!
AD:入駐獵云投融資對接平臺,啟動高效融資!我要創(chuàng)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