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在烏鎮的全球互聯網大會,多個國家的領導人也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次的互聯網大會有點像一個經貿論壇。我參加了兩岸四地跨境電商的論壇,談的也是如何實現跨境貿易的無障礙化。所以電商和全球化是密切相關的話題。
世界全球化的第一步,就是讓所有的商品流動沒有障礙。無論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居民,都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去買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最好的產品, 但是我們知道,制造業或者是實物產品,都只是消費的一小部分,現在服務業在經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那么電商能否讓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服務產品?
服務業各國的差異很大,最好的醫院很可能不在你的居住的城市,最好的學校也很可能不在你居住的城市,最好的投資機會也很可能不在你的城市。我覺得未來很大一部分的旅行消費實際上是讓人們到全世界各地享受最好的服務。比如開會,全世界的人都到這里來開會,因為烏鎮可能是個最好的開會的地方。當然購買異地的服務,要做到像購買異地的商品一樣方便,就需要像攜程這樣的服務電商提供優質的服務。
當然有人說,你為了去吃最好的香港菜或者臺灣菜,會旅行去香港或者臺灣去嗎?有可能。但是最好不需要,最好是讓全球最好的餐館把分店開到你身邊,這就需要全球化的進一步,就是要讓各種的投資、人員的流動,包括就業更加全球一體化,使得最好的服務產品能夠在全球的每個城市方便落地。比如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可能有全球最好的第三方支付系統,它就應該能無障礙落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這個就需要各國在經貿方面進一步的降低壁壘,促進投資、就業、金融等服務貿易方面一體化。
服務貿易和投資的一體化也會帶動人員的流動的增加。 有人問,如果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獲得全世界最好的服務和產品的話,那人們還需要旅行嗎?其實實際正相反,人員的交流也會更加頻繁。一方面旅游的需求會增加,比如說,當你在大陸吃到了美味的臺灣菜,你就會想到臺灣體驗一下當地最正宗的臺灣菜。當你會更多地了解了臺灣文化,就更想去臺灣旅游。另一方面,商務交流的相關旅行需求也會增加,如果京東要把它先進的物流系統到全球落地的話,就要和當地的政府和公司頻繁交流,甚至在當地雇人。
另外,服務貿易、投資和人員流動的加速, 也會加快相關地區的創新速度。我們知道創新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人才、信息,資金越開放,流動得越多,創新速度越快。因為創新就是把世界上其他人最好的想法(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重新組合。而且,隨著人才的交流和創新的加速,全球經濟的分工合作會更加密切,全球經濟就更像一個命運共同體,走向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