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阿里云專精特新直通北交所城市私享會(北京專場)上,阿里云聯合創興動力面向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出“百城萬企專精特新企業扶持計劃”,該計劃旨在為100個城市的10000家中小企業提供專精特新省級及國家級小巨人扶持服務。

本次活動由阿里云和創興動力集團聯合主辦;阿里云創新中心、阿里云客戶成長與大網站、直通北交所承辦;創頭條、雙創云、鋒云資本、東北證券、惠企易點通等提供支持。當天,多名專家大咖圍繞專精特新政策解讀、企業創新實踐、資本市場機遇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多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及北京市專精特新企業創始人、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負責人等50余業內人士參加了活動。
搭建專業化服務平臺 ?助力百城萬企“專精特新”云上創新
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已經成為中央和各地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之一,北交所設立的戰略目的也是為了服務創興型中小企業。北交所的設立給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百城萬企專精特新企業扶持計劃”是阿里云和創興動力集團在中小企業賦能和生態共創方面的一次重要聚焦。該計劃依托阿里巴巴生態資源以及創興動力集團創新創業的專業能力,面向擬申報專精特新資質及各層級專精特新企業,推出包括企業數字化、政策輔導、融資對接、上市輔導、品牌推廣、生態圈層等一系列賦能產品和服務,涵蓋專精特新多個發展階段、十多個運營場景,構建專注、專業的新型服務平臺,支持更多科技類企業高質量發展。

阿里云智能創業孵化事業部總經理李中雨在致辭中表示:“在阿里云上,我們已經服務了65%的全國“專精特新”企業,有50%的“專精特新”小巨人業務成長在釘釘上。”
李中雨介紹,阿里雙創示范基地在過去五年當中,跟各地的政府、監管機構以及市場上各個大企業建立了多項合作,阿里將利用從這些行業當中積攢下的經驗,以及一些通用的可以快速使用的技術、解決方案,為“專精特新”企業做服務。

創興動力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志剛也在致辭中表示:“我們認為專精特新代表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它代表著在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們國家面向未來踐行創新驅動戰略和實現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企業組織所追求的一種更適應時代的發展形態。”
“作為長期堅持聚焦于創新創業的服務機構,我們已經在近半年前就快速響應,在原有產品和服務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面向專精特新企業群體進行了結構化升級。”陳志剛還表示,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以前期探索和實踐為基礎,與阿里云一起正式開始打陣地戰,共同服務好專精特新企業,助力他們成長,直至沖刺北交所。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認為這是順應大勢、兼具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有益探索。”
發布專精特新專項扶持計劃? 與伙伴攜手完善“辦實事清單”

現場,阿里云創新中心專精特新項目總監陳夢捷和直通北交所合伙人王鵬飛全面解讀了“專精特新百城萬企直通北交所扶持計劃1.0”。(立即申請:https://chuangke.aliyun.com/startup-program/zjtx)
陳夢捷介紹,“專精特新百城萬企直通北交所扶持計劃”是阿里云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的“”辦實事清單”。這個計劃分為三個包:一是針對正在申請“專精特新”企業的普惠包,二是針對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的加速包,三是針對國家級“專精特新”的企業小巨人包,分別針對不同階段的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聚焦、實在的服務。扶持權益未來還會不斷更新升級。她希望,有更多的機構、合作伙伴跟阿里云一起完善這份服務清單。

據介紹,阿里云與創興動力此次發布的“扶持計劃1.0”涵蓋多項務實的資源,如2億元阿里云代金券、“專精特新”申報寶典、北交所上市1V1輔導、阿里資本路演、走進“阿里巴巴”融通實訓游學、“看見專精特新小巨人”期刊案例報道等,扶持包里的權益均免費提供。同時,阿里云還將利用自身優勢,連通區域政府及合作伙伴,共同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打造圈層活動,未來一年將布局超百場“專精特新城市私享會”,走進創新高地、走到中小企業身邊。

直通北交所合伙人王鵬飛在闡述扶持計劃時,對路演對接、數據地圖、培訓、新三板掛牌和北交所上市的一對一輔導、品牌宣傳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做了詳細介紹。
王鵬飛表示,創興動力在創新領域、科技服務方面積累了很多資源,接下來會把這些資源全部轉入“專精特新”企業服務方面,包括政策、政府端資源、高端智庫、產業資源、科研機構、投融資資源等,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是一個組合式的服務。
擁抱時代紅利 ?專家解讀專精特新機遇
在隨后的主題分享環節,來自政策服務、證券、律所、企服等領域的專家,圍繞數字化時代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發展,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展開探討,并與現場專精特新企業展開深入討論。
阿里云解決方案專家艾國華(雨天),科技部創新創業導師、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政策專家于智超、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何宇分別圍繞“專精特新企業數字化實踐”、“促進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政策解讀”、“北交所帶給專精特新企業的新機遇”進行了主題分享。

對大多數中小創企來說,要走上“專精特新”之路,產業數字化是必須的主攻方向之一。如何進行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
阿里云解決方案專家艾國華介紹,企業數字化首先要從企業內部用的一些軟件、辦公逐步數字化;第二是形成智能化,面向產銷協同,面向決策優化與AI層面,包括工業互聯網整體打通,形成智能化發展;第三是產業化,涉及到企業之間供應鏈的協同,從政府、國家、產業領域進行賦能。
這是一個由簡單到難的過程,也是阿里云客戶成長與大網站要陪伴中小企業客戶啃下的一塊硬骨頭,從企業上云第一站到企業成長全鏈路,“數字科技陪伴企業成長”是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
艾國華介紹,國家已進入數字新基建時期,包括專精特新企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以應對市場的多變性挑戰。他建議,企業在數字化過程中要遵循自上而下,逐步往下滲入到業務做數字化轉化。

如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更高質量發展?科技部創新創業導師、北京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政策專家于智超對相關政策進行了解讀。于智超認為,北交所不僅是北京的北交所,也是全國的北交所。北交所的設立能夠促進南北方經濟發展差異進一步縮小。
她表示,北交所的定位是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北京作為北方經濟發展中心,作為北交所的落地城市,在這方面出臺了很多政策,例如北京市經信局、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
“未來如果企業沒有創新,不走‘專精特新’之路,基本上就沒有機會了。”于智超認為,精細化發展將是企業未來的主流。

專精特新企業如何擁抱北交所?東北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何宇圍繞北交所帶給專精特新企業新機遇做了分享。她認為,北交所的設立帶動了市場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視,也燃爆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那么專精特新企業成長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和資本市場對接?如何對接?
何宇從北交所設立背景、設計方案、市場情況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她認為北交所的設立打通了多層次資本市場,讓一些中小企業可以更早實現資本化。
“我們預判,北交所以后會成為中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最多的一個市場。”何宇認為,北交所未來會是專精特新企業的聚集地。北交所上市要求的財務指標非常人性化,也更符合中小企業。

在主題分享之后,阿里云智能創業孵化事業部總經理李中雨、創興動力集團董事長兼CEO陳志剛、阿里云客戶成長部新賽道孵化中心負責人許恒、星河動力聯合創始人夏東坤、暢捷通助理總裁李曉等人圍繞“專精特新小巨人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圓桌討論。

在圓桌討論之后,專精特新企業代表還與現場嘉賓和專家進行了分組交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大企業大平臺間的“被集成”落地路徑成了討論的焦點。企業代表普遍認為,“專精特新”企業市場潛力巨大,細分領域眾多,需要針對不同領域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阿里云客戶成長部新賽道孵化中心負責人許恒也表示,未來,對于專精特新企業,阿里云會做好專業化、定制化、靈活化的解決方案體系,用數字科技陪伴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阿里云創新中心是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阿里巴巴集團基于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孵化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阿里云創新中心已在全國34個城市落地60多個孵化園區,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致力于成為科技中小企業首選創新平臺,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超過200萬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阿里云創新中心作為阿里云“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與服務的平臺入口,將整合阿里巴巴集團內外資源,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精細化的產品與服務。
“直通北交所”是創興動力集團在多年服務小微企業基礎上的一次重要聚焦,并在北交所開市前后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推出專精特新企業地圖以及落地了專精特新孵化基地。作為一家專注于創新創業服務的新型機構,創興動力在創新創業方向形成了包括創新創業資訊和企服平臺——創頭條、創新型孵化載體——蜂巢孵化、數字賦能平臺——雙創云、投融資服務平臺——鋒云資本等品牌。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鄭州、大連、金華、石家莊等十余城市布局,構建起了從線上服務、線下孵化、數字賦能、企業加速到投融資等服務鏈條。
阿里云專精特新扶持計劃專題頁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