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楨

繼上市計劃擱淺三個月之后,網易云音樂再次啟動IPO,將于12月2日登陸港交所上市。
根據最新招股書,網易云音樂計劃在全球公開發行1600萬股普通股,發售價區間定為每股190-220港元,擬募資30.4-35.2億港幣(約合24.9億-28.9億元人民幣)。若按發行區間計算,其上市后估值將在394.7億港元至457.1億港元之間(約合324億元-375億元人民幣)。
從招股書來看,網易云音樂已引入網易公司、索尼音樂娛樂、奧比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Orbis任基石投資者,總計認購3.5億美元。三家機構合計認購的股份占總發行股份的83.15%。
基石投資者的認購比例超八成,可以看成是對網易云音樂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肯定。而從招股書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最新一期的營收成績單似乎也能帶給市場信心。
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總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52%;毛利率大幅提升并轉正為0.4%;月活用戶達到1.84億,同比增長2.6%;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2752萬,同比增長超93%;在線音樂付費率達14.9%。?
不過,網易云音樂當前正處于虧損狀態也是不可回避的現實。2021年前三季度,其經營虧損為11億元。而此前三年,其在營收連續翻倍的情況下,已累計虧損近70億元。
營收凈利冰火兩重天,血虧之下謀求上市,無論是著急“自救”,還是圖發展,想要打動資本,都得有個好故事。招股書中,“云村”以及“版權”被頻繁提及。但這能讓進擊的網易云音樂給資本市場講出個好故事嗎?
圍繞“云村”編織的社區版圖
前段時間,網易云音樂因發行云村村民證掀起了刷屏熱。用戶在App上搜索“村民證”,選擇個人形象后,平臺會根據聽歌習慣、風格、喜愛的歌手等生成個性化的村民證。此證仿照身份證樣式,且根據用戶聽歌年限生成普通卡、黑金卡,甚至實體卡,引來用戶刷屏,不禁讓人感嘆“真會玩”。
其實,網易云音樂可是音樂社區內容生態建設上的老手。早在“云村”上線之前,其就由單純的音樂播放平臺升級成音樂垂類內容社區,提供版權音樂、原創音樂內容,以及用戶UGC內容。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應該就是它的樂評。網友奉上“十年老文案,不及網易云樂評”贊譽。借助杭州地鐵專列、鄭州暴雨疫情后七夕節等事件營銷,更是讓其樂評火爆出圈。
從App功能來看,網易云音樂逐步完善社區生態。用戶不僅可以創建歌單并發布到音樂朋友圈,還可以基于多個主題、話題、興趣及需求創建“云圈”。“云村社區”里有以瀑布流形式呈現內容的廣場頁面,還有歌房、云村熱門、情感故事、二次元、音樂現場等UGC內容。
為拓展音樂衍生的社交體驗,網易云音樂還發展出播客、K歌、直播、M?log(音樂日志),LOOK直播等多種新業態。
反映到數據上,目前網易云音樂上有28億條用戶生產內容歌單,27%的月活用戶主動生產UGC內容,用戶日均聽歌時長76.9分鐘。
從收入來看,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5.2億元增至26.7億元,占總營收的52.3%,已經超過占比47.7%的在線音樂板塊24.4億元的收入。
招股書還顯示,由于業務經營規模擴大,直播等在線娛樂業務初見成效,網易云音樂的虧損在收窄,毛虧率也由2019年的45.6%收窄至2020年的12.2%,并進一步轉正至今年上半年的0.4%。
從上述數據來看,內容社區似乎為網易云音樂帶來強勁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潛力。
其實,近兩年來,內容社區日漸受資本追捧??焓?、B站、知乎等接連上市,而且快手上市之初就市值萬億,B站也一度飆出500億美元市值。近日也有消息傳出小紅書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200億美元。
資本對內容社區賽道的看好,也讓網易云音樂借了“東風”,駛入上市的快車道。
未來,網易云音樂也更加重視音樂社區的打造。關于對募集資金用途的布局上,其中的40%用于繼續優化音樂社區。另有40%募集資金用于加強技術能力,優化個性化內容推薦、探索更多的商業模式實現收入多元化等。?
但從另一面來看,網易云音樂社區的故事延續多年,依然面臨增收不增利的“囧”境。
預計上市之后仍會虧損
在2021年前三季度,網易云音樂雖營收51億元,同比增長52%。但同期的經營虧損達11億元。?
將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年-2020年,網易云音樂的營收分別為11.48億元、23.18億元和48.95億元。同期,對應凈虧損分別為20.06億元、20.16億元和29.51億元。雖然營收連續兩年翻倍,但三年累計虧損卻達70億元。
網易云音樂的業績增速勢頭不錯,但何時能實現盈利仍不明朗。再看看隔壁的騰訊音樂。
如今國內在線音樂市場只有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兩強爭霸。但就目前來看,二者實力懸殊。按2020年的收入計算,兩者的市場份額分別為72.8%和20.5%。
騰訊音樂于2018年12月在美股上市。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的營收78.1億元,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7.4億元,已實現連續盈利。而網易云音樂則稱“預計虧損將持續到2023年”。?
從核心數據來看,截至2021年6月30日,網易云音樂的月活用戶達到1.84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2752萬;在線音樂付費率15%。
2021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的月活用戶達6.44億;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7120萬,在線音樂付費率為11.2%。
對比來看,目前網易云音樂僅在線音樂付費率這一指標超過騰訊音樂。
從估值來看,截至美東時間11月29日收盤,騰訊音樂市值117.89億美元(約751億元人民幣)。而網易云音樂發行市值在上市后達到400億元左右,約為騰訊音樂的一半。
就目前而言,,網易云音樂雖有內容社區打造的護城河,但想要與騰訊平分秋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版權令”加持是利是弊?
版權是在線音樂平臺的命脈所在。曾經的在線音樂江湖,被版權大戰搞得血雨腥風。
騰訊通過“買買買”,奠定了騰訊音樂“江湖一哥”的地位。而酷我音樂、酷狗音樂因版權不足騰訊音樂被收購,蝦米音樂則被版權掣肘加入阿里,最終高開低走,被淘汰出局。
網易云音樂避免“硬剛”,另辟蹊徑,走上小眾路線,聚攏了一批獨立音樂人,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版權音樂不足的劣勢。
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6月,網易云音樂注冊的獨立音樂人超過30萬名,相關創作曲目140萬首,占網易云音樂所有流媒體播放量的47%。
如今隨著國家版權局介入,版權費用過高現象迎來轉機。
今年7月,騰訊及關聯公司被責令解除獨家音樂版權等不利于市場正當競爭的行為。8月底,騰訊稱“已經最大限度尋求與相關上游版權方盡快解除獨家協議”。
這對網易云音樂來說,是重大利好。版權開放后,其內容成本會大為降低。
為了縮短與騰訊音樂的版權差距,加速追回因版權不足而流失的用戶,網易云音樂瘋狂買入版權。不僅已成功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達成合作,近期還在與摩登天空、英皇娛樂、中國唱片集團等達成音樂版權方面的合作。
不過,獨家版權的放開,也為短視頻入局音樂市場提供了機會。字節跳動、快手等平臺也在音樂領域早有動作。
今年上半年,字節跳動成立音樂事業部,隨后抖音上線音樂播放器增加聽全曲功能,還投資了不要音樂、樂華音樂等。
而快手早在2018年就成立獨立音樂部門,并啟動音樂人計劃。今年還上線音樂App小森唱,并推出雙擊音樂計劃。
其實,不少網紅歌曲都是通過短視頻平臺爆火,也有專業平臺對用戶發現新歌的渠道調研,通過短視頻平臺發現新歌的用戶已經達到16%。
當用戶可以從短視頻直接跳轉到站內聽全曲,將減少音樂平臺此前從短視頻端獲得的流量。?
對在線音樂平臺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的威脅。特別是對尚未盈利的網易云音樂來說。即便進入資本市場,仍需尋找不斷鞏固護城河。
本文作者:苑楨,郵箱:shihuifang@ctoutiao.com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