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領域創業,收益慢,卻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本,如何破解?
近日,在“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者說活動——鄉村振興新力量創新創業沙龍上,由北京市創業孵化導師沈陽博主持,星猿(河北雄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劉彬、原鄉映客(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李燕寧、鶴壁航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揚飏圍繞《新風口:鄉村振興的科創力量》展開了一場圓桌對話。

劉彬表示,農業項目找投資得有真東西。創業者對接資本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明白賺誰的錢,怎么賺,有什么產品。其次要懂得運營。星猿農業之所以拿到資本是把自己的事情真正展示給一些產業上的人,他看懂了。資金給你,歸根結底給的是人,會對人做盡調,看這個人靠不靠譜。
李燕寧說,錢的來源無非兩種。一個是投資人的錢,投資人的錢只能用來日常運營,不能做重資產。另一個是在做數字游民基地的時候,是打造一種新形態的地產模式。
原鄉映客跟B端合作,現在都跟大企業合作,因為獲客是最難的,跟蒙牛、保利、金茂合作,他們一方面投資自己的項目,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作為數字游民實踐基地。
李揚飏表示,融資對于航田科技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話題。他們是創業者中新兵里的新兵,不管是從企業管理、市場運營還是資源整合方面,都是最新的一撥創業者。
雖然做公司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跟資本之間的對話、合作,始終處于劣勢或者下風狀態,還沒有真正達到大家坐在一張桌上對話的程度。需要在創業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據悉,“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者說系列活動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河南省科協承辦,青年創新創業聯盟、優客工場、創興動力執行,鄭州市科協、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創頭條、北航天匯孵化器等協辦。
本場鄉村振興新力量創新創業沙龍,是“科創中國” 新時代創業者說活動6場垂直沙龍的首場。沙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鄉村的下沉、轉化、應用,通過不同場景的創新應用帶來的成果、成效展示,激勵更多青年投身數字鄉村建設。(完)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