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屬于重要的實體型勞動資料,也叫勞動工具。農業部門更傾向于把它認為是一個新農機、新農具。在我們推廣的過程中用這個概念確實能夠非常快速獲得一般農戶的認可。”
10月20日,鶴壁航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揚飏在“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者說活動——鄉村振興新力量創新創業沙龍分享時表示,無人機的出現普遍提高了植保作業的效率。

數據顯示,目前小型無人機作業成本在6塊錢/畝左右,作業能力是100—500畝每天,平均是300—400畝一天。中大型無人機大部分應用在林場的大規模作業,大概是4元/畝。拖拉機更便宜,大概是2.3元/畝。人工作業大概是10塊錢/畝,人工效率大致是10—30畝。
李揚飏表示,雖然大型地面農機和航空器的效率更高,但是一般用戶用不起、用不上。以中原地區為例,一般用戶用不起飛機或者直升機植保,中原地區的生產組織模式,也沒有辦法用拖拉機撒藥,因為每塊地撒藥時機、用藥方式、方案都不一樣,而且用戶的想法也存在差異化,很難統一。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國內植保無人機保有量超過6萬臺,服務面積超過11億畝/年,航空植保覆蓋率經過十年的發展從不足1%增長至10%左右,產業發展進入成長期,市場增值潛力開始爆發。
據悉,“科創中國”新時代創業者說系列活動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河南省科協承辦,青年創新創業聯盟、優客工場、創興動力執行,鄭州市科協、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創頭條、北航天匯孵化器等協辦。
本場鄉村振興新力量創新創業沙龍,是“科創中國” 新時代創業者說活動6場垂直沙龍的首場。沙龍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鄉村的下沉、轉化、應用,通過不同場景的創新應用帶來的成果、成效展示,激勵更多青年投身數字鄉村建設。(完)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