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農業部新聞發布會上,農業部農村創業創新工作推進協調機制辦公室主任宗錦耀表示,據最新統計,各類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人員已達700萬人,創辦的經濟實體平均可吸納7至8人就業;其中返鄉農民工比例為68.5%,涉農創業占比為60.0%;農村雙創人員平均年齡44.3歲,91.4%為男性,學歷為高中、職高或者大專的比例為40.7%。這是一支龐大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口紅利和發展紅利。

宗錦耀表示,農村雙創人數越來越多,涌現出特征明顯的三大群體,既有具有農村戶籍的農民工、中高等院校畢業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人員,也有具有城鎮戶籍的科技人員、中高等院校畢業生、有意愿有能力的城鎮居民等下鄉人員,還有農村能人和農村青年等本鄉人員,形成蔚為壯觀的雙創主體。
雙創領域越來越寬。農村雙創人員82%以上創辦的都是農村產業融合類項目,廣泛涵蓋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特色工藝產業等農村一二三產業,并呈現交叉融合、競相迸發的態勢。他們創辦的經營主體包括家庭農場、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農村各類中小微企業。目前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辦領辦人員中70%以上都有外出務工經商、求學、服兵役等經歷。
雙創起點越來越高。返鄉下鄉創業創新主體素質更高,抱團創業更多,管理方式更新,廣泛采用了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現代要素投入明顯增加,并且融入到當地的現代農業和特色經濟中。據調查,54.3%使用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獲得信息和營銷產品,89.3%的農村創業創新經營主體是多人聯合創業、合作創業、抱團創業,廣泛采用了個人獨資制、合伙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
據悉,為搞好創業創新公共服務,農業部積極推動市場準入、金融服務、財政支持、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信息技術、創業園區等這八個政策大禮包的落地生根;把優化服務作為著力點,加大培訓,把返鄉下鄉農民工列入培訓計劃,每年培訓一百萬人。同時參與組織返鄉下鄉人員實施五年培訓行動計劃,公布了1096個創業創新園區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