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重慶作為中國板塊的中心很辛苦。
為什么這么說?
地理位置上,重慶上有西安,對中西部“雙創第二位置”虎視眈眈;下有貴陽,大數據雙創首選地;左靠成都,中西部雙創城市之首;右挨長沙,中國“雙創”金融指數排名可與重慶相較。
那么,在西南地區群雄爭霸之地,重慶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
1.創新企業愛扎推
在重慶,這點尤其明顯。據不完全統計,重慶創業公司共計4516個,投資機構169個,雙創載體37個。而兩江新區的創業公司就有1441個,占了重慶所有公司四分之一還多。并且,其中最有名的豬八戒,就在兩江新區。(統計數據來源創頭條雙創地圖)
兩江新區所有創業公司(來源創頭條)
在2016年5月,就可以預見兩江新區未來大好的形勢。
2016年5月,國務院批準確立了全國首批28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重慶兩江新區位列其中。
2016年9月,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公布《重慶兩江新區建設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工作方案》。力爭到2018年,兩江新區基本完成創業創新體系構建,在雙創生態、科技金融、雙創人才和內陸開放等方面取得成效,成為區域創業創新引領區。
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往往由政府的規劃決定。因為被重點規劃的區域將被投放更多的資金,區域內包括基礎設施、商業配套、交通、教育條件等都會得到改善,整個區域的地段價值都會提高。
這也就是兩江新區的創業公司,占據重慶所有公司近一半的原因。那么,重慶若要建設創新中心,兩江新區是重點。
在2016年,兩江新區就已形成兩個創新企業密集落戶的重點區域。一是照母山科技創新城,國內最大在線服務電子交易中心豬八戒網就是其中的“本土明星”,2016年其交易額將突破200億元;一個是水土高新園,華數機器人、富碩節能控制芯片、中科院華鵲手術機器人等項目相繼在這里落戶,其中中科云叢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臉識別技術已在重慶部分金融機構上線應用,目前正試水應用于安防、公交、市政等領域。
這些企業共同織成一張創新大網,推動重慶的創新向前走。
2.政府部門不拖沓
小微企業是創新最活躍的群體,但讓很多小微企業頭疼的事就是辦稅,除此之外,創業剛起步時,也還會遇到其他許多“繁瑣”事兒。但在兩江新區移動互聯網企業孵化園,小微企業就很少為辦稅發愁。
為何這么多企業都選擇落戶兩江新區?
豬八戒網常務副總裁劉勇利的回答是:“這里的干部對創業創新有強烈的渴望。這里還有開發區的‘血統’,體制機制運行、政策落實都足夠快,該有的都有了。”
微標科技的段文彬則感嘆:“鐵路部門招標時,我們甚至沒湊夠招標保證金。全靠著‘科技金融信用貸款’政策,我們才有現在的成績。”
除了辦事不拖沓,重慶政府還遵循市場規律。
要知道,在兩江新區成立時,其最早的定位是面向世界500強制造業巨頭引資,打造西南地區制造業中心,而后來,由于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政府進行了策略調整,調節產業,不再簡單地只關注制造業,而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金融、旅游等。
按照發展遵循市場規律,重慶政府對于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還是把握的很好的。
全國雙創熱力圖(來源創頭條)
2017年5月11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中國‘雙創’金融指數”(IEFI)在深圳和成都兩個會場同時發布。排名結果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廣州、成都、蘇州、南京、天津、重慶、武漢、無錫、青島、長沙、寧波、鄭州、合肥、昆明、西安、福州、廈門、濟南、大連、沈陽、溫州、石家莊、南寧、哈爾濱、長春、南昌和烏魯木齊。
結合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發現,重慶雙創局面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有的小伙伴可能要問了,小編你剛才夸了半天重慶的兩江新區,是不是在逗我們啊?那么,重慶作為全國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前有成都,后有貴陽,問題到底出在哪?
1.“無人”
“無人”,指的是人才不夠。我們來看一下熱力圖,重慶的創業公司總計不超過5000,處于全國雙創中下層的位置。眾所周知,重慶有一個“本土創業明星”豬八戒,但也只有這一個比較出名。而雙創的基礎是什么?是人才。
在今年5月份,BOSS直聘發布的《成都市人才趨勢報告》顯示,2017年成都人才招聘需求活躍指數為13.72,位列全國前三,超過北京、上海和杭州。請大家不要關注boss直聘這個點,大家要關注的是,成都作為重慶的近鄰“小伙伴”,可能把人才都吸引走了!
若說人才來源方面,重慶完全可以從本地人才“下手”。
教育部數據顯示,四川省高校數量為109家,其中5家為重點大學。而大學信息網公布重慶大學信息,總共有72所教育部承認學歷的全日制大學,其中一本(211工程)大學有2所,二本大學有22所,三本大學有7所,高職專科(大專)有41所。所以說,重慶在這方面是很有競爭力的,提高本地高學歷人才的吸引力和存留能力,這將會成為重慶競爭力的一大特點。
2.“無有錢人”
“無有錢人”,指的是投資機構比較少。據不完全統計,重慶的投資機構共計169個,而成都的投資機構共計343個。
2017年5月11日,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中國‘雙創’金融指數”報告(IEFI)》。報告指出,國內外發展經驗表明,金融業是創新創業最大的“生態”,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和創新的金融服務手段是創新創業迅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這就是說,企業的成長需要大量的資金。但很顯然,重慶的“有錢人”不夠多。
近日,重慶市兩江新區正式發布了《重慶兩江新區產業促進局、財政局關于申報2017年兩江新區產業發展資金項目的通知》。通知將對兩江新區直管區內的各類科技創新型企業(機構),在創業扶持、創新扶持、平臺扶持三方面出臺利好政策。轄區內企業獲得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第一、二、三等獎的項目,新區將一次性分別給予獲獎企業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獲得重慶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和科技創投領軍人才稱號的三類領軍人才,將給予30萬元的個人獎勵等。
看來重慶開始大手筆支持創新創業了,雖然重慶政府如此給力,但是,關鍵還是得拿出東西來吸引投資機構。
解決這兩個問題,重慶就可以與成都一較高下了!
本文首發創頭條(Ctoutiao.com),作者:丸子,轉載請標明來源和原文鏈接;創頭條歡迎創投達人來稿,投稿郵箱:tougao@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