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果樹、茅臺酒,以后可能還要加上大數據。
全國大數據中心,已經成為貴陽乃至于貴州的新名片。
2017年8月18日,創響中國貴州站如期舉行,作為創響中國宣傳行媒體報道團成員,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映入腦海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數據。可以想見,大數據對于貴陽乃至貴州是多么的重要。
今年上半年,貴州GDP為5732億元,僅高于青海、西藏、新疆、甘肅、寧夏,整體的經濟發展在全國偏低。大數據的發展給了貴州彎道超車的機會。在這次大會上,創頭條記者也希望能找出貴陽雙創下一步發展的趨勢。
大數據,能給貴州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嗎?
幾年前,貴州在科技領域還默默無聞。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貴州貴安新區的批復》(國函〔2014〕3號)同意設立國家級新區——貴州貴安新區。
2015年4月14日,全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正式掛牌運營并完成首批大數據交易。
2016年5月,貴州貴安新區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區域示范基地””。
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貴州終于抓住了時代的脈搏,一下子站到了科技前沿。
如今,身為貴陽雙創發展的橋頭堡,貴安新區已有眾多光環:南方數據中心核心區、全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大數據雙創示范基地、全國大數據應用與創新示范區、大數據與服務貿易融合發展示范區、大數據人才教育培訓基地。
貴安新區取得的成績,是貴陽崛起的有力表現,而貴陽能夠短短幾年在大數據雙創上嶄露頭角,離不開背后3大因素的推動。
1、政策
貴陽的改變,緣起于政策。
2012年1月,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推動貴州的信息網絡設施建設,培育發展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技術研發,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
政策的引導作用可謂立竿見影。2013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團決定在貴安新區投資建設第四代產業園。隨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相繼落戶貴安新區。
此后,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接連出臺。2014年2月,《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面世。一個月后,《貴州省信息基礎設施條例》出臺,這是國內第一部信息基礎設施地方性法規。
確立了大數據在貴陽的位置之后,以大數據為引領的一系列雙創政策接連面世。
《貴安新區關于推進以大數據為引領的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四眾””發展新模式實施方案》已印發實施。建設以大數據、高端智能制造、大健康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現代服務業為核心的眾創孵化平臺;發展生活服務眾包、研發創意眾包、制造運維眾包;鼓勵企業分享眾扶、大眾互助眾扶、全面小康眾扶;開展特色實物眾籌、股權眾籌,完善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
目前《貴安新區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試行)》及相關實施細則正在修訂將印發實施,累計投入兌現雙創專項資金超600530萬元。此外,在全國率先探索““六個一批””、““證照分離”改革新模式,建立寬進嚴出的市場準入和監管制度,切實簡化行政審批程序。
2、資源
貴州地處北緯24度到29度之間,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氣溫14℃到16℃,夏季平均氣溫22.5℃,冬季平均氣溫6℃到8℃。
“富士康選擇貴州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說。
2014年6月底,總投資2.2億元的富士康綠色隧道數據中心完工。處于埡口之間的數據中心,四季風速為每秒2至3米,全年采用自然冷卻,每年可節約900萬度電。
電力資源是保障大數據時代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作為“西電東送”的主戰場,貴州電力水火互濟,穩定可靠,電力價格更具有優勢。涼爽的氣候與充足的電力,讓全國很多地區望其項背。
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考察了全國多個省市,最終決定將大數據中心落地貴州。貴州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與能源優勢,完全有望成為大數據產業的‘橋頭堡’。”
3、人才
貴陽有不錯的教育資源底子。
高校聚集區南區——貴陽花溪大學城由貴州師范大學、貴州財經大學、貴州醫科大學、貴陽中醫學院、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12所高校組成,北區由貴州大學和貴州民族大學組成。
在這樣的高校資源下,貴陽還在進一步吸引教育人才,目前《貴安新區直管區鼓勵促進師生落戶花溪大學城政策措施(試行)》及其《實施細則》已印發實施,一期兌現5000萬元用于鼓勵師生落戶大學城。
針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需求,貴陽設立大數據教育培訓基地。貴州大學成立了全國首家大數據與信息工程學院,建成國際一流的大數據實驗室,目前每年可以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超過400人。貴州財經大學設立大數據金融學院,每年將培養近400名專業人才。
除了高校培養大數據專業人才,為新區大數據創業提供支撐,貴陽的另一特色是校地企合作,在實訓實踐中培養創業人才。
與貴州師范大學合作共建的貴州校企聯合創新基地已于近期啟動建設。引進了百度、阿里巴巴、HTC、啟迪等12家國內優質孵化器,打造云創大學城。貴州師范大學等9所高校已建立18個眾創空間等平臺,孵化面積3萬余平方米,入駐企業100多19家。其中貴州師范大學思維眾創空間被認定為國家級眾創空間。
貴陽已是全國重要的大數據中心和大數據應用創新示范基地。
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富士康的數據中心已經悉數入駐,規劃250萬臺服務器存儲能力,已投入運營10萬臺服務器。此外微軟、IBM、浪潮、東軟、泰豪、航天科工等一批企業已落戶,信息產業規模突破130億元。大數據創業平臺——聚嘉大數據創業孵化器累計注冊企業及團隊15050余家,畢業企業130家,入駐企業知識產權36項。
面對喜人的成績,貴陽提出了新的目標:把貴安新區建成全國大數據創新創業首選地,該目標位列“三大三地”總體目標之首。貴陽有其大數據雙創的優勢因素,但若想實現新目標,尚需3劑助推劑。
1、吸引風投機構
資金支持是大數據雙創的強心針,貴陽意識到了這點,出臺了《貴州貴安創客投資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貴安新區創業擔保貸款實施細則》《貴安新區春蕾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降低創業成本和風險。并設立貴州銀行貴安創客銀行,協助財信擔保公司推薦“雙創貸”,依托貴安發展村鎮銀行,為大學城高校學生量身定制“大學生雙創貸”。
但在引入風投機構方面,則稍顯薄弱。目前引進投融資機構近20家,融資規模近80億元,其中創業投資基金規模超1億元,雙創重大項目投資超20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深圳的VC/PE機構累計近5萬家,注冊資本超過了2.7萬億元,機構數量和管理資本約占全國的1/3,是國內風險投資積極性最強、投資最活躍的城市。
金融資本是雙創必不可少的強力支撐,貴陽想要打造大數據雙創首選地,補強風投機構這塊短板迫在眉睫。
2、引入外部人才
貴陽對于內生人才培養做得風生水起,在外部人才引入方面則較為欠缺。創新創業能否蓬勃發展,歸根結底在于人才,而匯集一流的人才資源,一手要抓本地培養,一手要抓外部引入。在人才引入上,深圳的做法值得貴陽借鑒。
深圳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孔雀計劃”,深圳南山區于2016年啟動“領航2020人才發展計劃”,將國際化的高端人才作為最緊缺的“智力”資源。數據顯示,目前累計引進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31個、“孔雀計劃”創新團隊64個、“千人計劃”人才154名、“海歸”人才約6萬人。
3、完善雙創服務
貴安新區構建了“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服務”的孵化體系,現已累計設立超20家雙創孵化平臺,在孵企業近2000家。高端智造和源動力兩家眾創空間獲批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級眾創空間。并設立創業服務超市,現已累計引進包括人力資源、知識產權、項目包裝等服務機構。
貴安新區正在嘗試構建涵蓋政策、服務、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等全方位創業服務體系,提高創新創業服務質量。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于這個二線城市,看齊一線城市的雙創服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深圳的雙創排頭兵,南山區的雙創服務思路值得貴陽思考學習。南山區走大孵化器戰略:以有為的政府作為塔尖,專業服務機構作為塔身,服務型檢測機構作為塔底,形成金字塔的服務體系。此外構造4鏈融合:創新鏈、空間鏈、政策鏈和資金鏈。
從創業咖啡、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到總部基地,圍繞企業成長的生命周期,都有空間政策支撐。資本介入上,從天使、VC、PE到IPO全鏈條的資本對接體系。政策鏈條上,從初創型企業、成長型企業到總部企業也有針對性的政策支持。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