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莫韶華
4月26日,鄭州市宣布將再發1.6億元購物、餐飲兩類社會消費券,繼續鼓勵本地消費,為線下實體商家與餐飲企業的消費回暖再加一把火。
鄭州市第二期社會消費券(購物、餐飲類)將于4月28日上午10:00通過支付寶和“鄭好辦”App準時發放,所有在鄭人員(包括外地來鄭人員)均可申領,先到先得,領完為止。

鄭州第二期購物、餐飲類社會消費券發放金額總計1.6億元。其中,購物消費券1.1億元,餐飲消費券5000萬元。
區別于首期消費券以卡包的形式發放,第二期消費券是單張發放,共計148.4萬張。每人限領1張購物消費券或餐飲消費券。
購物消費券將發放75.9萬張,其中:100元券55萬張、200元券16.5萬張、500元券4.4萬張;餐飲消費券將發放72.5萬張,其中:50元券50萬張、100元券20萬張、200元券2.5萬張。

購物消費券限在鄭州市域內的線下實體商家(不含餐飲、汽車、圖書、旅游類商家)支付寶支付時使用,享受購物消費“滿600元減100元、滿1000元減200元、滿3000元減500元”其中一項優惠;餐飲消費券限在鄭州市域內的線下餐飲類實體商家支付寶支付時使用,享受餐飲消費“滿300元減50元、滿600元減100元、滿1000元減200元” 其中一項優惠。
同時,鄭州的部分大型綜合體、百貨購物中心、餐飲商家等同期給出讓利促銷優惠活動,商家優惠可與消費券疊加使用。

鄭州市政府于4月3日發放了第一期5000萬元普惠型消費券,150秒被搶光。截至4月16日零時,鄭州首期消費券圓滿收官,共核銷金額3925萬元,帶動消費5.52億元,杠桿比例達到1:14.1,拉動比穩居全國前列。無論從發券規模還是拉動能力,鄭州已然成為全國消費券發放熱潮中的一匹“黑馬”。
來自口碑餓了么的數據顯示,在政府發放首期消費券后, “阿利茄汁面”3天核銷消費券突破3000筆;“醉巴鮮烤魚”10天總營收增長了20%,桌均客單價從150元提升到180元;而作為24年的河南本土特色餐飲的“解家河南菜”受疫情影響無法從信陽運輸南灣魚,從而研發新招牌菜“解家灌湯脆皮鴨”,在清明小長假被賣成爆款,達 1200多只。
第一期消費券對鄭州的消費刺激非常顯著,消費交易筆數靠前的分別是零售業和餐飲業,超過九成消費流入快消零售、百貨商超和餐飲行業,喚起了鄭州疫情后生活服務業快速復蘇的“煙火氣”。眾多商家都在翹首以待鄭州第二期消費券的發放,結合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鄭州的數字化消費必將再掀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