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亟需脊柱手術治療病患大概有1000萬人,但是真正接受脊柱手術治療的病人卻不到10萬人。” 作為法國蒙彼利埃大學醫療健康管理博士,霖晏醫療CEO的劉洋在接受創頭條采訪時告訴記者。

限于脊柱手術價格高昂、醫療設備和醫生資源有限等多方因素,廣大脊柱患者并不能實現有效地就醫。
“在創辦霖晏醫療之前,我是做醫療研發的,實際上,中國脊柱手術在科研方面已經很先進了,可以媲美國際水準,但是在我國,這項手術的臨床普及度并不高。針對這個痛點,我們就在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夠輔助醫療市場,將實驗帶入臨床,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
隨著技術的逐步升級,AR廣泛應用在各行各業。2015年,劉洋和一批行業的科研人員以及醫學專家聯合創辦了AR導航平臺研發中心,立足打造一款國際領先的脊柱手術AR導航平臺,其將配準后的虛擬影像和真實病灶疊加,實時反饋,輔助醫生進行脊柱手術各類術式的操作。
“醫生尤其在臨床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它要求從業者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嚴謹性,同時需要個人的天賦和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但是醫生作為人的個體而存在,不可能24小時都保證自己像機器一樣去工作。為此,我們提供的AR脊椎手術導航平臺設備,可以針對每一個患者監測出全方位的真實病灶并實時反饋,可以極大程度解放醫生生產力。”
實際上,AR技術在要求精密性行業中已經廣泛使用。劉洋表示,“比如軍方,在國際市場中,軍方已經普遍使用AR技術。醫療行業,特別是脊柱手術領域也高度依賴數據的精準以及實時監測,這是一個年均價值超過1000億元的藍海市場。”
劉洋告訴記者,霖晏醫療通過長時間的研發在監測病情方面可以實現“亞毫米級的精度”,同時可以結合醫用場景的應用配準合理的算法,不依賴重度術中影像設備,使用起來非常輕巧并便捷,能有效降低就醫成本。
“通過醫療過程的可視化輔助設備,可以實現分級診療,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合理匹配醫生和患者的關系。這樣讓患者有其醫,讓更多的脊柱外科醫生可以做手術。”這也是霖晏醫療的目標和宗旨。
眾所周知,由于高壁壘帶來的高毛利率,醫療行業成為投資機構積極布局的投資賽道。
然而,伴隨著高壁壘,勢必帶來長時間的高度研發和強大的資金投入和支持。作為醫療行業創業公司,發展道路充滿挑戰。
劉洋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10年內必然會創造出一個很大的醫療設備研發公司。因為目前國內還是一個空白,且醫療行業的回報率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
記者了解到,一般醫療器械行業內的毛利率一般不會低于70%,而國家對于耗材性的醫療器械要求毛利率不能高于85%。
“2015年前后醫療行業創業開始興起,前后有很多項目出來,做到今年,遇上資本寒冬,已經有很多項目都沒有聲音了。”劉洋說。
記者了解到,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關鍵在于技術問題,其次在于資金。“我覺得科研性創業項目非常特殊,它不是做貿易,你必須擁有真正的技術。但是有一個悖論就是,科研項目尤其是醫療方向無法更公允地證明企業的估值,這樣就在融資上吃虧。”
對于霖晏醫療的前期投入,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接近8000萬。“國藥、創新藥的投入可能會更多,甚至需要幾十億的研發投入。相對來說,醫療行業的前期投入要求是比較高的,但是一旦上市,其利潤也是別的行業無法比擬的。”
隨著產品的完善和研發的逐步到位,霖晏醫療開始逐步邁向市場舞臺尋求新的合作,此前,霖晏醫療參加了2019年智慧城市創業大賽并獲得大賽優秀獎。據了解,該大賽是由南京市建鄴區人民政府主辦,建鄴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阿里云創新中心協辦,創頭條承辦的全國性創新創業賽事。
“我們也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在專利和技術方面,2018年9月,霖晏醫療取得了國內AR手術導航第一張型式檢驗報告證書,這也是國內首家取得檢驗報告證書的該類企業。霖晏醫療的AR導航以及術中配準兩項核心專利,經查新證實在國際上具有創新性和新穎性。預計還有一年半時間,我們的產品能夠上市銷售,形成產品、耗材、服務三位一體的收入來源,在全國分區域同渠道商進行深度捆綁合作。”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