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和“再生俠”相連的,是中國基于移動互聯網的APP“再生活”,日均上門回收廢品近10噸,提供“廢品定期回收”與“日用品周期宅配”的服務。它還是一家在國內提供社區O2O標準化上門服務,提倡“廢紙換手紙”的變廢為寶生活方式的科技公司,通過微信服務號與APP,可實現“廢品回收-商品宅配”的專業社區生活便利服務。

3、幫到家(北京)
回收類別:塑料、紙張、舊家電、玻璃、家電、廢金屬等,逐步擴大到全品類再生資源。
幫到家由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創回收)開發。此前,盈創回收機已經借助物聯網技術和反向物流技術研發出中國首個飲料瓶智能回收機(RVM)。自2012年年底在北京各個公共場所免費鋪設以來,已經被人們廣泛熟知。此次推出的上門回收新業務“幫到家”,是該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改造回收行業的新嘗試。
用戶微信關注訂閱號“幫到家”,注冊后點擊“上門收”,填寫地點和品類之后,即可下單。下單成功后,離用戶最近的回收人員將通過電話與用戶溝通,協商上門收廢品的時間。佩戴有?
“幫到家”標志的回收人員,會按照市場價格向用戶支付費用。
目前幫到家覆蓋的區域望京、芍藥居、北沙灘、小營等等小區,目前服務主要集中于朝陽區,今后將逐步擴展到北京4000個社區。除了及時上門回收之外,“幫到家”后續還將提供預約收服務。屆時,用戶可選擇回收人員上門的時間,更加便捷和親民。


4、回收哥(深圳)
回收類別:大家電、小電器、手機、廢舊電池、廢燈管、廢紙、廢塑料、廢銅爛鐵等。
2015年07月22日上午,由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國內首個全方位O2O分類回收平臺——“回收哥”在靜海縣正式啟動。該平臺以“回收哥”為形象主體,采用O2O方式,利用手機APP、微信和網站實現居民、回收哥、政府、企業共享共用的循環生活方式,建設國內最先進、最接地氣的“互聯網+分類回收”的城市廢物分類回收體系。
格林美公司原本是一家傳統的線下資源回收服務商,這次以“回收哥”為形象主體,開展“互聯網+分類回收”業務,采用O2O(online to?
offline)方式,利用手機APP、微信和網站實現居民、回收哥、政府、企業的共享共用的循環生活方式,建設國內最先進、最接地氣的“互聯網+分類回收”的城市廢物分類回收體系,打造資源聚集、資源交易、資源收益的O2O電子商務模式,突破性解決城市垃圾分類回收難題。

5、收廢品啦(浙江)
浙江人武曉飛做了一款基于LBS?
的收廢品應用“收廢品啦”,讓大家能夠線上通過APP尋找最近的廢品回收員。武曉飛說,收廢品的應用主要針對兩部分人群,一是有廢品且愿意賣廢品的普通居民,二是在同地區收廢品的廢品回收員,目的就是“省事”。比如,居民不用打電話,不用跑回收站,只要發布信息,廢品回收員可在指定時間上門。同樣,廢品回收員也省事,可在家里等消息,優化回收次序和時間,挨個上門回收,不用舉著大喇叭到處喊了。

環境集團清潔直運發展中心事業部研發。市民或機構可通過APP預約上門服務,著統一制服的垃圾“快遞員”將上門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
起因:該做法源自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法學院三年級學生沈碧溪的一個點子——11月8日,她遞交的《垃圾“快遞員”,拾荒者的另一種職業選擇》獲得第五屆西湖城市學金獎,她設想將拾荒者培訓為垃圾“快遞員”,借助相關APP,預約上門回收垃圾,幫助市民完成垃圾分類后,再按種類將已分類好的垃圾上交給垃圾公司。“
8、藍天APP(成都)
來自江西師范大學代表隊的參賽作品“藍天APP”,利用APP實現垃圾收集網絡化,獲得了2015年(第8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數字媒體設計普通組決賽的一等獎。在決賽的展示現場,江西師范大學的王建程介紹說,居民只需要打開這款APP,發送垃圾回收需求信息,然后公司回收員工直接上門回收,就完成了一個垃圾回收過程。
該款產品在接收到信息后,系統自動獲取交易地點,給出合理路線,擺脫傳統走街串巷,大聲吆喝,尋找生意的弊端;同時,還可能逐漸占取小型回收商的市場,減少路邊無證經營的回收站點,將來可形成“總站-區域分站-連鎖收購點”的城鄉廢品回收網絡,改善目前回收商小、散、雜的局面;同時,根據交易額大小,系統會附贈居民積分以兌換生活用品,這樣可以提高用戶節約資源的意識,減少廢品轉賣環節,避免第三方謀取差價。“目前,已經有3-4家公司對這個產品感興趣,其中的一個江西的互聯網公司十分青睞。”APP雖然出來了,但要市場化,還要結合投資公司具體的要求來進一步完善功能。

奇葩創業二:幫人“送終”的
“躺著都能掙錢的除了色情業,就是墓地開發商。”作為亞洲最大的殯葬 “地產” 公司,福壽園依靠高端墓地開發與銷售,創造著每年6 億多的營收以及?
80%的高毛利神話。
去年國內可統計的殯葬業產值約 500 億。而按照民政部的數據計算,中國每年去世人口近 1000 萬,人均殯儀花費估測 3000 元(已經是很保守的估計),僅殯儀一項就有 300 億市場。算上墓地及骨灰存放,以及無法納入統計的部分,整個市場潛力據估在 1000 億以上。如果將現有的殯葬產業鏈延伸,涵蓋法律服務、臨終關懷、餐飲等連帶消費,則市場體量更加可觀。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已過兩億,老齡化比率近 15%,而且呈加速增長趨勢,相關行業將從中國的老齡化大潮中受益。
1、彼岸服務范圍:壽衣、骨灰盒、祭祀隨葬、陵園墓地、文化服務、殯儀服務等
彼岸,殯葬電商,是一家提供殯葬服務的互聯網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10號。
北京西二環西北角,積水潭醫院南門,“彼岸”三層的旗艦店夾在四周鮮花水果小店和壽衣花圈店中間,因為裝潢風格別致,常常有顧客以為是古玩店就推門進來。這個有點后現代和美式風格建筑的設計師,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美工,由真格天使投資基金(下稱“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力薦的。2013年,在彼岸成立的第二年,真格基金以150萬投資進入了這家當時只有10個人的小公司。彼岸聯合創始人徐毅至今還清晰地記得徐小平對他們說的第一句話,“他說,我終于等到你們了。”
將極度不對稱的信息透明化,讓逝者“死得起”,讓家屬在最悲痛的時候能夠安心緬懷親人不再“被宰”——“彼岸”的線上想法開始逐漸成熟,經過數次測試調整,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的O2O模式正式定型。
今年2月,一條中國正式授權開展太空葬禮的新聞將彼岸第一次大規模地推上了臺前。這種葬禮是將逝者的骨灰裝入唇膏大小的容器,每份裝7克左右由火箭搭載投放到星空中,最便宜的服務900多美元(約合人民幣5600元),能讓骨灰在近地軌道環球飛行30到50圈,最后墜入大氣層;而花12000美元(約合人民幣7.5萬元)就可讓骨灰成為太空中永不墜落的一顆“恒星”。在得到太空葬禮發明方美國Celestis公司正式授權后,彼岸已經成為其在中國的唯一合作公司。
與此同時,包括逝者3D油畫打印,骨灰鉆石戒指、生命日記、個性化追思會和生前告別會等等衍生產品和服務,正在成為彼岸區別于傳統電商最鮮明的個性和招牌。(資料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支付寶,實現了線上洽談與支付,線下通過電話憑驗證碼的方式進行消費。主要目地是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提高用戶體驗、降低商家運行成本和方便結算,通過這些更容易獲得用戶和消費者的信賴,進一步迎合未來的O2O互聯網與線下實體客戶群。

奇葩創業三:幫人懷孕的

1、貝貝殼(國內):
融資:百萬天使
投資機構:經緯
貝貝殼APP是一款移動輔助生殖醫療平臺,是專家工具型助孕APP,搭建鏈接患者和醫生的平臺,幫患者完成線上導診、線下轉診。目前,不孕不育比例逐年增加,后天病理變化為主因。患者平均需要花費3-5年的時間備孕,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但不同于糖尿病、腫瘤等終身相伴,不孕不育是有終極解決方案的,比如通過試管嬰兒、人工受精來解決的。貝貝殼App能為患者提供在線咨詢、專家診療、科學備孕等輔助生殖服務。具體功能如下:
1.工具:在醫生端,由于醫生的水平不等,對患者的治療方案也不同,貝貝殼通過收集案例的方式把病例輸錄到數據庫中,生成治療診斷決策系統,為醫生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治療方案。石磊告訴獵云網,方案更多的是為醫生提供參考,還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治療。同時為醫生提供行業新聞、學術會議、醫學研究等相關資訊。在用戶端:助孕任務治療系統,做病人任務式治療系統,解決患者的盲點。
2.管家服務:女性在備孕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貝貝殼平臺現在收錄了全國數千名醫生,在用戶備孕或治療的過程中,在平臺上找到適合的醫生,將其作為私人顧問進行免費咨詢。
3.備孕中心業務:幫助遠行就醫的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他們提供掛號、陪診、約醫生等一系列服務。目前,貝貝殼整合了北醫三院整合了近千張床位,為遠行就醫的患者提供床位。

2、Glow(硅谷)
融資:600萬美元
PayPal聯合創始人Max Levchin推出這款應用的目的,就是要幫助美國人在不接受人工受孕或醫學治療的情況下自然懷孕。至于Glow的工作原理,當然是數據分析來預測女性的最佳受孕時段,將懷孕的幾率最大化。
這些數據是通過問答來采集的。每一個使用Glow的女性,都需要回答幾個問題以便讓Glow了解用戶的基本狀況。這些問題并不是精確的科學題目,而只是對用戶的受孕情況做個大致的了解。
打開Glow后,需要先注冊,也可以通過社交賬號登錄。然后進入了歡迎界面,我們就會看到3個問題。
比如第一個問題是:你是第一次要孩子嗎?然后可以選擇具體是第幾次。第二個問題是“你們已經試了多久了”,然后可以選擇以周、月或年為單位的不同時段。第三個問題是讓用戶提供三組數據來衡量經期的循環情況。
在美國,因為治療不孕不育的手術屬于非必須手術,是不受醫療保險保障的。因此如果美國人要做相關的手術,就要自己承擔巨額的手術費和后續治療費用。Max Levchin想要人們通過Glow這樣一款免費的移動應用來幫助自己自然懷孕,而無需訴諸于醫療。
不僅如此,Max Levchin還設立了一個Glow基金會。這是一個眾籌性的非盈利組織,它幫助那些付不起治療費的人抵消一部分費用。(資料來源:pingwest)

奇葩創業四:治理牛皮癬廣告的
1、呼死你
“呼死你”又名網絡電話自動追呼系統或者手機轟炸,是利用通訊費用低廉的網絡電話作為呼叫平臺,采用國際先進網絡電話通訊技術,可以方便設置追呼的任何一部、任何區域的固定電話及手機號碼。但時下,這種“呼死你”軟件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并被許多普通網民采用。不過律師指出,“呼死你”使用不當也有可能構成違法。
新聞事件:2015年11月16日,德州武城的一名私營企業老板張先生,手機遭陌生電話騷擾 3天時間7000多未接電話。并被訛詐950元,德州武城市民張先生說,“走到快到家了的時候,他打過電話給我說,你要不給我打那950元就算了,我現在改口要一萬,少一萬,你不給我打上,我連著你公司所有的電話,都給你騷擾。”張先生報警也未能解決,只能被迫換號。
據悉,這款軟件本來是某地城管部門為治理牛皮癬廣告而開發的,誰知反被不法人士用來訛詐。
勇士捐贈了3390加元。不過不知出于何種原因,該項目后來被暫停了。(資料來源:新浪數碼)
圖說
與國外的腦洞項目相比起來,國內的這些創業雖然奇葩,但還靠譜,也有商業價值可言。以下這些腦洞就開得太大,僅供大家消遣:

(注:圖片來自內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