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5高新技術論壇創新創業峰會在會展中心召開,與會者圍繞“雙創”時代的高新技術行業發展機遇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記者從論壇獲悉,全國各地眾創空間“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1.6萬家,但仍沒有世界級的園區,與會者認為要打造“升級版”的眾創空間,從資金、信息、人才等多個維度不斷提升眾創空間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的綜合實力。
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杜平表示,要避免單純地把“雙創”變成一個為在校大學生或者剛畢業的大學生服務的事情,“雙創”有更廣泛的含義,要使得各類企業有核心創新能力的員工也參與進來。眾創空間也需要“升級”,政府與企業共建,并為創業者提供綜合信息服務,讓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形成一個完整生態鏈。同時,他認為政府需要有新作為,在簡政放權上要扎實地打通“最后一公里”,降低實體經濟的運行成本,要建立相應知識產權及投資者權益的法律保護,要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低成本且便捷地為創業者提供資金。
“創業者的數量將井噴式地爆發,就像有人口紅利一樣,未來也將有創業紅利。”博濟科技園總裁、創客邦董事長孫蘭蘭表示,眾創空間沒有固定的盈利模式,從最早“房東”時代到服務時代,在只提供服務的階段,眾創空間最多只有15%的盈利率。而未來將是眾創空間的互聯時代,如果能將眾創空間都聚集在網絡的同一個平臺,將實現資源最低成本的自由流通,為創業者提供最佳環境。
?
(責任編輯:亞文輝)
?